蜈蚣养殖对温度度的要求:
温度的变化,对蜈蚣的活动影响很大。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虽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每当惊蛰一过,气温转暖,蜈蚣的冬眠开始苏醒,出土活动,一般它很喜欢栖居于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
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蜈蚣就逐渐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过炎热的白昼。那时的蜈蚣常躲伏在废弃的沟壕、荒芜的坟包或田坎、路旁的缝隙中。到了晚秋季节,则蜈蚣多栖居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下或树缘与树根附近比较温暖的地方。
总之,蜈蚣性畏日光,昼伏夜出,它要求和喜欢的环境是阴暗、潮湿、温暖、避雨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蜈蚣一般在夜间出来活动,大多互不合群。触角相撞即回避,就绕道而行。蜈蚣虽有8只眼,但视力退化,尤其在白昼视力更差,白天时两条蜈蚣相向而爬行,却互相不能发现对方而回避,直到灵敏的触角相撞时才避开。
当然,蜈蚣夜间的视力比白昼好。在晴朗无风的晚上,在20~23℃时是蜈蚣活动捕食的高峰时间。
蜈蚣的一般特点是:
白天活动少,夜间活跃;天气炎热、温度高于25℃以上时活动量大;20℃左右时活动一般,10~15℃时活动量也大;10℃以下时活动量更少,甚至不活动。
天气闷热、白天雷阵雨后的夜晚活动量大;晴天夜晚活动一般,天冷、气温低时活动量少;无风、微风情况下活动正常;风力在6级以上时活动量少;下雨时活动少,下雨过后则常出来活动。
所以,蜈蚣活动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都有一定的关系。
蜈蚣的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所以它对岩石、土块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后时要引起互相厮杀而致死亡。但人工饲养的蜈蚣随着环境和饵料条件的改变(),如能提供足够的新鲜食物和水源,在不经常惊扰的情况下,即使密度较大也可以合群相安,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卵团孵化的蜈蚣,因为它们从幼虫起就一直相处在一起,所以在长成成虫后仍然几十条地蜷伏在一堆,相安无事地共居。
蜈蚣的生存温度以25~32℃为宜。温度20℃以上均能捕捉食物。秋冬季节,气温低于15℃,活动缓慢逐渐进入冬眠,此时温度0~10℃、土壤湿度10%~20%能照常越冬,不吃不喝,不动地蛰伏在土、石下10~50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休眠。温度15℃以上,开始复苏活动,空气中相对湿度60%~70%。
人工养殖蜈蚣,冬眠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如在缸内盖稻草或枯枝;室外养殖法把蜈蚣都要取出,之后在池里挖40~60cm的坑,盖上瓦片碎石。放进蜈蚣,覆盖薄层细土和枯草枝条。土壤温度接近于1℃,空气湿度要求要大一些。土壤要干,早晚各洒一次水,冬季冷时,把缸搬到阳光下晒5~lOcm。夏天开窗通风。
蜈蚣养殖对湿度的要求:
蜈蚣在一定温度下,它的体内水分的散失与空气的湿度呈负相关的关系,即空气相对湿度越大,体内水分的散失速度相对地减少。这正为蜈蚣的地表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蜈蚣体内水分的散失可能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气门,这是无疑的;另一途径可能是通过表皮,通过蒸发散失的水分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无直接关系。同时,蜈蚣的体温不超过临界温度时,它的皮肤是不渗水的。因此,可以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蜈蚣的水分散失,可能只有通过气门一个途径。
蜈蚣属于蜈蚣科的蜈蚣亚科,它的气门有前庭和内盏之分,在两者之间并有裂成3片的瓣扉。一般地说,其构造比石蜈蚣科的石蜈蚣属复杂,它却能较有效地阻止水分的散失。但它比昆虫的气门要原始得多,因而它不能十分有效地控制体内水分的散失。
好在蜈蚣还有一种防止水分过快散失的方式:潜伏在地下与石块下的深洞中或较深的缝隙间。蜈蚣只有在温度适宜、空气湿度也适宜的时候,作为一个群体或在夜间移动到地面上来捕食,或在白天潜伏在地面的石块下、乱石堆中或树根间栖息,但又不潜入到深处。
作为药用蜈蚣的主要品种之一的少棘蜈蚣,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有月平均气温一般都在0℃以上。所以,蜈蚣越冬也较迟,通常在11月底才进入冬眠。处于冬眠期的蜈蚣不再活动,也不进食,躯体摆成“S”形或“L”形,触角由外向内蜷曲,尾足并拢。在冬季,倘若把蜈蚣挖掘出来,它也不能马上活动。经太阳晒暖后,它才能苏醒过来,但其行动呆滞而缓慢。
蜈蚣越冬潜伏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天气越冷,钻人土层越深,一般钻人土层深度在15~40cm处,最多不超过lOOcm。若土温升高,蜈蚣不仅可以推迟冬眠,而且只需在土层浅处或土层表面E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