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公布。南岸区、梁平区、永川区获得“先行示范类”优秀等次,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巫山县获得“重点帮扶类”优秀等次,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江北区、江津区、垫江县获得“积极推进类”优秀等次。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三农”工作总抓手。一年来,重庆各区县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跑出新重庆“三农”工作加速度,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出重庆力量。
华龙网今日摘登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江北区、江津区、垫江县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沙坪坝区
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沙坪坝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大都市区位、大市场依托、大生态格局实际,坚持以研学统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农民为主体、增收为目标,深化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综合改革,不断促进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全区9个涉农镇街4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1亿元,村均220万元。
沙坪坝区中粱镇一景。
一、夯实“三个基础”,巩固发展根基。
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加强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领导,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按照法定程序“一肩挑”。二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从1998年开始,全区探索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抓好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组建集体经济组织等重点环节任务,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夯实基础、创造条件。三是合理布局发展空间。根据都市乡村区域特点,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布局中梁山智慧田园板块、缙云山文创产业板块和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统筹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二、强化“三项保障”,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引导农业产业项目、社会化服务项目、示范镇村建设等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鼓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承接各类小微工程,增加集体收入。同时建立“一村一策一队伍”和“一月一走访”帮扶机制,区级层面组建15个红岩攻坚队每月下沉指导,帮助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卡点、难点、堵点问题。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引导各级财政项目补助资金与村集体、农户建立利益联结,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00万元支持集体经济相关项目。优先推荐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集体经济相关项目进入衔接资金项目库。建立涉农贷款风险和担保资金池,支持集体经济项目贷款融资。三是加强人才支撑。建好“年轻人”“带头人”两支队伍,集体经济管理人员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本土人才等占40%,全覆盖选派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员,向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懂经营、善管理的区级部门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三、盘活“三类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盘活教育资源。全区29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与82所中小学校签订“校村共育”项目协议,打造5条精品研学线路,串联起“诗意田园”农耕研学、文创研学基地,常态化开展“寻根·行走山乡”乡村研学实践活动,2023年上半年,研学师生20万人次,增长200%。二是盘活自然资源。挖掘“两山一带”山水资源,龙泉村、庆丰山村挖掘天然溶洞资源,打造“一洞天藏”窖藏酒、“溶洞泉水豆芽”等生态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石院村围绕灿若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建设耕读研学休闲基地,呈现出一幅推窗见绿、四季有花的乡村图景。三是盘活土地房屋资源。整治提升2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小田变大田”,让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建成开心农场、太寺垭森林公园等20余个休闲农业及农耕研学基地。通过收储托管等多种方式,将闲置农房、厂房、校舍等集中到村集体手中,统一管理、统一策划、统一招商,导入四川美术学院等,建立村集体、农户与艺术家的合作机制,培育文创项目30余个。
四、聚焦“三种模式”,提升发展质效。
一是集体自主经营。在农业生产、村集体公共服务建设等过程中,开展农民生产托管服务、闲置房屋入股合作经营等社会化服务活动实现集体增收,由村集体发起领办果蔬、民宿、农机等专业合作社11个,年服务面积5万余亩。打造“中梁好物”等4个集体公共品牌。二是深化股份合作。加强集体经济组织与各类市场主体合股联营,构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国有平台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保底收益+效益分红”分配方式。三是“飞地”抱团发展。打破地域界限,有效匹配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童家桥村集体经济组织跨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物业经济,中梁镇茅山峡村投资丰文街道三河村共建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大渡口区
“小切口”推动“大产业” 做足重庆小面“土特产”文章
近年来,大渡口区坚决扛起“重庆小面重庆造”发展大旗,以“小切口”推动“大产业”,建立以“重庆小面”加工为主、兼具调味品和浇头加工为辅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2023年,以重庆小面为主的麦制品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大渡口区小面产业园。
一、导向把方向,变“街边生意”为“主导产业”。
一是组建一套专班。组建由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百亿级小面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组,统筹推进重庆小面园区建设、企业引育、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工作。二是建设一批载体。按照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建设重庆市小面产业园,配套建设中央工厂、检测中心、营销中心、体验中心以及小面博览馆等载体。目前,首批10万㎡标准化工业厂房、电商产业园、小面博览馆等载体相继建成投用。三是引育一批企业。围绕重庆小面全产业链,累计签约项目42个,成功引进“辣来主义”“金牌干溜”等品牌类企业18家、生产类企业15家、服务类企业7家,已投入资金44亿元,2022年全产业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47.3%。
二、量变促质变,变“传统手艺”为“行业标准”。
一是制定行业标准。陆续制定发布《重庆小面》团体标准、《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重庆小面面条用小麦粉》团体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小面)》等一系列行业标准,颁发首张重庆小面食品生产许可证。二是统一经营服务。制定出台《重庆小面烹饪技术指南》《重庆小面门店经营服务规范》,在全市8.4万余个小面门店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规范重庆小面经营服务行为。三是规范企业竞争。制定出台重庆小面专项奖励扶持政策,从投资强度奖励、厂房租金减免、品牌建设扶持等方面着手,鼓励小面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原料、佐料、浇头等企业标准,引导企业“一企一味”差异化发展,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行业内耗。
三、品牌塑招牌,变“口碑评价”为“知名商标”。
一是培育区域品牌。构建重庆小面“产业品牌”带动“个体品牌”、“个体品牌”反哺“产业品牌”的良性发展格局,制作重庆小面品牌形象“渝面侠”,成功注册重庆小面区域品牌商标12件。二是加强品牌管理。制定出台《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成功构建全行业步调一致的品牌管理体系,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业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强化宣传推广。抢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契机,积极参加“百团千企”马来西亚经贸活动等国际国内展会,2家小面品牌企业在东南亚市场打开局面。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开展“巴渝工匠杯·重庆小面技能大赛”“重庆小面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在核心商圈、网红景点、轻轨站台等场景投放广告,辐射人流量突破1亿人次,“重庆小面”已成为大渡口新名片。
四、扩能转赋能,变“手工作坊”为“数字车间”。
一是升级生产方式。成功争取中央、市级专项资金实施数字化装备普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全力打造重庆小面工业化智能化生产标杆,现有入园企业已全面实行智能化生产方式。二是提高研发水平。联合江南大学、西南大学及其他科研院所组建“重庆小面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焦国际国内方便速食领域,开展风味还原、产品保质期等工业化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引导小面企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群开发多元化产品,拓展重庆小面受众面。三是开拓网销渠道。打造重庆小面电商产业园,已入驻电商企业11家。与阿里、京东、快手、腾讯、抖音等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官方旗舰店、大宗采购专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9个品牌、73款重庆小面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架,今年以来重庆小面电商销售额增长率达10%以上。
巴南区
迭代升级“四大”领域 都市农业实现“双高”发展
近年来,巴南区抢抓重庆中心城区唯一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大力挖掘“土特产”,着力打好“都市牌”,走出一条都市现代农业高品质高附加值发展“双高”之路,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起到强力助推作用。
巴南区鱼洞街道大中村村民正在进行蔬菜种植。
一、聚焦“精”字,打造都市品牌农业。
一是做靓“精品花木”名片。在金澜众创、盘龙花间、界石新玉、“双石”田园观光旅游带、巴县老院子等地布局“花卉+”全产业链,依托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做靓定心茶园、沱茶产业园、月儿弯弯、原乡艺术园等旅游景点,成为周边地区休闲度假最佳选择地。二是打造“精品粮油”基地。开展水稻、玉米、油菜、甘薯等“百亩方技术集成大比拼”,打造40个技术集成示范点。实施贡米产业计划,依托“石滩大米”品牌,打造优质水稻生产基地5万亩、黑稻0.5万亩。三是唱响“精品果蔬茶”品牌。全面优化替换品种,以中坝岛为核心打造设施蔬菜基地1万亩。引进麦麦科技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全市规模最大工厂化设施蔬菜基地。做响“食黑姜家”“二圣梨”“巴南银针”“沱茶”“香又香泡菜”等品牌,打造中坝番茄、麦麦食用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绿茶多酚(EGCG)等爆品。一品草莓、接龙蜜柚、鱼洞乌皮樱桃成为近城采摘网红打卡地。
二、面向“数”字,打造都市智慧农业。
一是形成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底座。打造“耘间·农业产业互联网”,集合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大宗农资数字化调度、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猪周期”数字保险、农机智能调度、社会化服务等于一体,实现农事技术服务、基地与企业、农户与消费者线上对接。二是创新推出“我有+”数字认养农业。利用数字平台搭建起“市民下乡,产品进城”云渠道,以“我有一亩田”为牵引,打造“耘农·我有+”认养农业品牌,实现消费产业链由“产供销”变成“销供产”。当前,已发展认养地块1.4万亩、畜禽2万头(只),产值达3000万元。三是打造6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智慧梨园、智慧茶园、智慧水产、智慧粮油等6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平均产值提升15%,为农业数字化推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数字乡村试点终期评估中,巴南排名全国第8位。
三、紧盯“融”字,打造都市集群农业。
一是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区。正在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园、东盟农产品集散中心、南彭(国家)公路物流基地、生物医药城,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产加销运”一体化一流服务。引进新发地、植恩中药等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中药材“产加销”一体化。二是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谋划布局“一区五城”建设和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实施“强镇带村”“强村富民”工程和“一镇街一辨识度”“一村一品”项目,创建国家级、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4个。有序推进“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建成4A级景区8个、居全市第2名。三是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围绕都市采摘、近城游玩等布局民宿采摘、石斛、盆栽等庭院经济,助力农户快速致富。例如,姜家镇蔡家寺村发展“黑”产业,形成“吃住游”一条龙,产值达190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圣灯山滩子口村铁皮石斛庭院产业已发展300亩,带动167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四、彰显“绿”字,打造都市生态农业。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畜牧”。推动打造ESG山地现代零碳农业园,建成标准化猪场16家,达到零排放。建成全市首个唯一国家级“两病”无疫小区,为全市动物疫病净化树立了示范样本。二是加快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积极推广稻经轮作、稻渔共生、稻禽协同为主的“稻+N”模式,稳定水产品产量2.3万吨左右。在17个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探索“畜禽粪污+土著微生物+秸秆”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解决秸秆利用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问题。三是开启化肥农业减量模式。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通过数字化防控监测、精准施肥施药、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有效降低化肥、农药、兽药等使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3%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
江北区
全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最优区 绘就和美乡村实景图
近年来,江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打造农村环境最优区,坚持高标准谋划、全覆盖实施、一体化推进,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面貌整体跃升,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新图景。目前,全区10个村已成功创建重庆市“宜居村庄”8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4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个。
江北区五宝镇王家湾居民村落。
一、高标准谋划,明确具体任务。
一是规划先行。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最优区打造实施方案,提出农房改造、环境整治、设施完善、三个革命“四大行动”,制定技术规范和导则5项22条,明确总体要求、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做到打表推进、挂图作战。二是标准提档。以农房改造为牵引,多方筹措资金、整合资源推进,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2亿元,制定示范片区补助最高16万元/户、一般片区最高补助8万元/户、三类人员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13万元/户的补贴标准。三是保障有力。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抓总协调、镇党委牵头实施、村党支部具体落实”工作机制,抽干农业、住建、卫健、财政部门精干力量近10人组建工作专班,项目完成随即开展镇级初验和区级综合验收,做到整治一处,验收一处,销号一处。
二、全覆盖实施,提升人居环境。
一是全覆盖改造农村住房。坚持“应改尽改、愿改则改”原则,根据全区10个村庄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实行一村一策,设计巴渝民居风格,严格按照农户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持续4年全覆盖改造辖区农村住房1834栋,改造率达96%,全面消除农村住房安全隐患。二是全覆盖推进“三个革命”。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大力推进厕所改造、垃圾治理、生活污水“三个革命”,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处,卫生厕所达标率达97%,无害化厕所改造率90%以上,新建农村公厕15座,垃圾治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以上,农村环境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华丽蝶变。三是全覆盖实施“五网”工程。全面升级农村“路网”“物流网”,新改(扩)建农村公路53公里,建立快递物流点13个,“四好农村路”镇、公共交通覆盖率均达100%。协调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营运商和铁塔公司在农村区域,新增规划25个站点,新建成开通10个4G通信基站,扩容22个小区,优化调整4G基站35个。全力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
三、一体化推进,建设和美乡村。
一是观光农业特色明显。打好都市牌,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主动融入五宝生态运动小镇建设,将外围10个村整体打造为都市观光农业园,“一村一策”差异化打造农文体旅综合体,今年以来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二是致富增收作用突出。大力推进党建统领新型集体经济壮大助力致富增收,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合”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户运用土地、资金、技术等入股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强村富民。2022年全区1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到197万元,4个村实现分红近50万元。三是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常态化开展金融、医疗、文化服务“三下乡”活动。开展重庆十八中学、新村实验小学教育品牌集团化办学,提升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教学水平。围绕传统节日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等品牌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做好农村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日常慰问、临时救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让辖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江津区
推行“院落制” 探索山区“四治融合”新路径
近年来,江津区聚焦“把农民组织起来”这个关键,针对山区乡村治理“村大面广难治、户散人少难管”的堵点难点,深化推行“院落制”,大力实施经济庭院、文化书院、服务大院、美丽宅院“四院共建”,探索出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新路径。
江津区龙山村村民正在交流。
一、主要做法
全面推行乡村治理“院落制”模式,聚焦“产业”“文化”“服务”“环境”等共建共享要素,拓展院落功能和内涵,构建特色鲜明的利益共同体。一是划小治理单元,强化群众参与。在村民小组之下,按照“地域相近、文化相连、利益相关、群众自愿、规模适度”原则划分“院落制”示范院落124个。每个院落民主推选新乡贤能人担任院落长,负责发展庭院经济、维护环境卫生、开展邻里互助、培育院落文化等工作,同时,根据院情增设监督员、建设员、产业员、宣传员、服务员等,为院内退休干部、返乡人才等提供共同参与的契机,形成“院落事院落说,院落纠纷院落解,院落活动院落办”有序氛围。二是聚焦产业带动,打造“经济庭院”。以“小种养、小加工、小民宿”为导向,在条件成熟的院落推广庭院经济模式,让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夯实治理的重要基础。如先锋镇依托花椒产业,鼓励椒农在院落配置花椒烘烤干制设备,通过就地加工既提升了干花椒品质,又为每亩花椒降低加工成本1500元。三是聚焦文明乡风,营造“文化书院”。在拥有历史文化传统的院落,坚持保护传承与挖掘培育并重的理念,通过在院内开展主题文体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实现“文化立院”。如珞璜镇合解村整村推进文化大院建设,建成书画、家风、善廉等主题文化大院13个,年均接待村民5万余人次。四是聚焦一老一小,塑造“服务大院”。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较多的院落,积极利用院落内部资源,建设服务大院。如珞璜合解村家风文化大院,聚焦农村老人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大院创办“幸福食堂”,组织老人自助互助,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转变。五是聚焦环境提质,建造“美丽宅院”。通过“院落治理+政策激励”的方式,引导院民利用“旧砖老石”打造微田园、微景观,指导院民规范发展生产,让畜禽蔬果“进栏入格”,变“院景”为“风景”。如先锋镇保坪村,充分发动院民自筹资金、自出劳力,实施院落环境整治,形成各美其美的“九院九景”。
二、经验成效
通过发挥院落载体优势,深入挖掘“院落制+”潜能力,优化“院落制+”表达式,推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在院落中得以落实。一是党建聚力,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健全“村党委(总支)—党支部—院落”“村书记(总院长)—入驻党员—院落长”治理框架,由院落所在村党委(总支)书记任总院落长、所在村党支部派驻党员1名,指导、协助院落长开展治理,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边界得以进一步拓展。二是协商共参,广泛自治。将“院坝会”“村民说事”等有效的协商民主形式植入院落,院民在家门口就能开展议事协商,群众参与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显著降低。院民依靠邻里亲情关系自发组建“夜间巡逻”“清洁志愿”服务队伍,为保障稳定安全、人居环境、志愿服务等节省了行政成本。三是综合施策,保障法治。开展“车载法庭,庭审进院”活动,将公开庭审延伸至村民家门口,提升村民法律意识,破除法律盲区。积极发挥各院落乡贤作用,组建由老教师、老党员组成的调解小组,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节,有效减少邻里纠纷,基本实现了“矛盾不出院,纠纷不出村”。四是搭建平台,推进德治。在各院落创新将乡村治理“积分制”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联动推进,支持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和互助服务,激发院民参与热情。鼓励各院落自主开展“村晚”“村歌”等“正能量”文体活动,自主评选孝德兼具的模范院民,逐渐形成良好的家风院风民风。五是数字加持,实现智治。建成乡村治理数字化管理平台,开发“云上家院”功能,让在外村民既可以了解本院落发展情况,又可以向院落建设建言献策,实现乡村治理和群众参与的精准化、在线化、实时化,同时提供智慧党建、阳光村务、数字积分等8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垫江县
靶向发力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近年来,垫江县聚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为抓手,多措并举培育丹乡劳务品牌,不断赋予鲜明地域标记、过硬技能特征、良好用户口碑,促进农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让农民群众的钱包鼓起来了、日子火起来了。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39元,同比增速7.5%,收入绝对额居渝东北第一名,高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
垫江县沙河乡干部正在宣讲劳务政策。
一、构建四梁八柱,精准画像品牌。
一是专班化推进。组建农民创业就业暨劳务品牌培育工作专班,县政府分管领导负总责,县农业农村委、县人社局、县住建委、县文旅委、县商务委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统筹推进,成立4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4个品牌培育打造。二是灵活化引导。紧抓春节、国庆、元旦等重要节庆关键时节,走村入户开展需求调查,引导缺技术、缺信息、缺岗位的农民1.5万人向品牌行业靠拢,外派工作小组赴云南昆明、湖北石堰等垫江籍农民工聚集地调查,推动供需有效对接。三是专业化培训。实施“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围绕4个劳务品牌,牵线做好企业与培训机构对接合作,将市场需要的建筑工人、餐饮服务人员、手工艺人、电商主播等纳入培训内容,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设立职业培训77个班期,培训人数3201人,其中脱贫人口374人。
二、分类挖潜提能,务实打造品牌。
一是打造“丹乡建工”品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砌筑工、架子工等高端技能培训,建立“共享工人”项目平台,招引入驻建筑劳务企业498家,集约调度“丹乡建工”30余万人次,带动150余万建筑工人就业,承接云南地区80%的建筑劳务工程,创造产值400亿元。二是打造“垫江豆匠”品牌。将垫江石磨豆花宴纳入“丹乡之星杯”职业技能大赛,加速石磨豆花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全国90%以上的石磨豆花市场主体,带动就业近4万人。“垫江豆匠”项目荣获“第六届渝创渝新大赛”重庆市劳务品牌奖。三是打造“大石竹编工”品牌。采用本地慈竹,严格刮皮、起篾、水煮、染色、清漂、阴干、蒸软等工序要求,发挥“非遗”传承人全国“能工巧匠”的作用,开发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3项、发明专利2项,推动大石竹编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工匠杯”银奖。依托市级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针对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技能培训1200余人次,带动创业280余户,竹编工艺品销量占全市同类市场的五分之二。四是打造“垫商播客”品牌。扶持电商直播定点培训机构,健全培训运作机制,建立明月山电商直播基地1个、镇村电商孵化服务中心8个,孵化渝东北地区40%的乡村振兴直播带货主播,带动本土特色产品销售额超5000万元。
三、优化服务环境,精心呵护品牌。
一是打造返乡创业平台。依托渝东人力资源公司建成“零工市场”1个,新建职业指导师工作室1个,开展创业导师进社区(村)等服务活动50次,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市级1个、县级2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市级3个、县级1个,县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19个,创业示范山村1个,对返乡农民工首次创业给予补贴。二是开展常态招聘服务。举办“春风行动”、垫江特色“丹乡人才周周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3场,入场企业1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三是搭建转移就业桥梁。按照“一村一人”的标准,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301名,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超龄农民工、返垫农民工等及时就业,推动工作环境差、收入低、不稳定的农民工向4个品牌行业转移就业创业2.1万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