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村通过编制“五年计划”,改变村容村貌,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刘昌松摄
村名片
金山村位于大英县回马镇场镇西部,由原贫困村金竹村和非贫困村元山村合并而成。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原金竹村于2014年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17户254人。2017年底,原金竹村通过贫困村退出验收,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大事记
●2014年,原金竹村被评为省级贫困村
●2017年,创新建立五联机制构建农户、企业、村集体的利益链接机制
●2017年底,原金竹村成功通过贫困村退出验收
●2018年,在帮扶部门帮助下,村两委建立无核沃柑示范基地100亩
●2018年,大力发展乌骨鸡养殖产业
●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今年年底,村办公室后面的山坡即将大变样。”9月初,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第一书记钱礼和职业村支书彭俊松正在商量村里的下一步发展计划:利用后山的坡地资源栽种果树,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然而,金山村的发展计划可不止这一点。彭俊松告诉记者,这只是全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部分。据了解,立足金山村发展实际,全村划分为12个片区,以村两委班子五年一届为一个周期,重点发展一个片区。“我们要一届接着一届干,通过集中发展、片区发展的方式,让金山村真正大变样。”
目前,金山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有序推进中,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带领全村百姓将纸面上的规划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脱贫致富经
金山村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将全村划分为12个片区,以村两委班子五年一届为一个周期,重点发展一个片区
12个“五年计划”让金山村变“金山”
谋划
编制“五年计划”让金山村大变样
2017年,在省外打拼的彭俊松响应家乡号召回乡发展,他通过应聘的方式成为了遂宁市首批“职业村支书”,担任当时回马镇金竹村(后合并为金山村)的村支书。
他接手的首项大任务,就是要制定该村到2020年脱贫攻坚的规划,确保顺利脱贫摘帽。
原金竹村位于大英县回马镇场镇西部5公里处,曾经是“旱片死角”村——道路不通,产业发展无门。2015年以前,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17户254人。
面对原金竹村的发展困境,彭俊松从“零”开始,着手规划村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强基础、发展产业。
按照这个计划,2017年,全村紧盯目标发展起了瓜蒌、柑橘种植。当年年底,第一批瓜蒌产值达25万元,人均分红2700元。这一年,原金竹村顺利脱贫。
而后,原金竹村的发展规划一步一步变为现实,柑橘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发展乌骨鸡养殖,村上还推出了“金竹鲜”农产品品牌,让村里的农副产品走了出去。
随着原金竹村的良好发展势头,一个更大的规划正在酝酿。
2019年,回马镇的元山村、金竹村合并为金山村。全村的覆盖面积更广、群众更多,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更重了。
“在原有规划上,将发展规划做细,按照片区发展的思路,一步一个台阶将金山村发展得更好。”彭俊松告诉记者,两个村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可以依托各自的特点发展相应的产业。
根据这一思路,金山村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编制了金山村的12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金山村10、11、12、13、14组,依托原有的乌骨鸡、柑橘发展循环农业;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5、6、7组,利用良好的地理优势,承接龙凤峡漂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第三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1、2、3、4组,利用土地集中、田块大的基础条件,发展机械化、规模化农业……
成果
村集体经济已突破11万元
从2017年发展至今,金山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进入第四个年头,问及发展成效如何,钱礼用了两个数据来作答:3和11。
2017年,原金竹村村集体收入仅为3万元。而截至今年9月,金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1万元。
不仅如此,2017年至2019年三年期间,金山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都在增长,分别为3万余元、5万余元和8万余元。2014年,原金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元,2019年,金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60元。5年来,金山村民收入翻了4倍。
“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村上的发展并没有停步,我们明年还会越来越好。”钱礼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这都源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逐一落实。
2018年底,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增加致富门道,村里开始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路子,引导村民养殖乌骨鸡。
在摸索中前行,金山村攻克了没有经验以致小鸡大批死亡的“养殖关”,但是“销售关”却成为一件难事。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批面临上市的500多只乌骨鸡无处可销。
看着“五年计划”推进受限,500多只乌骨鸡没了销路,村民们眉头紧锁。这时,彭俊松想起了网络,并立即在网络社交平台注册名为“金山村大掌柜”的账号,主动出镜当网络主播。
这一策略让金山村的乌骨鸡火了,500多只乌骨鸡被销售一空。目前,金山村的乌骨鸡已经卖断货。
目前,随着疫情的控制,金山村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下一步实施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再发展100亩柑橘。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的金山村正沿着“五年计划”的路径奋力前行。彭俊松和钱礼也坚定地告诉记者:“只要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定能让金山村成为老百姓真正的‘金山’。”
(全媒体记者陈醒)
新村新事
金山村推行“农户信用积分制”
小积分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
陈延全喂养由积分换来的乌骨鸡。刘昌松摄
“咯咯咯……”今年9月上旬,大英县回马镇金山村村民陈延全一边忙着秋收,一边忙着照顾圈中的乌骨鸡。这些乌骨鸡是陈延全用“农户信用积分”从村上换回来的。
今年5月,为促进基层治理方式转变,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办法,与金山村乌骨鸡养殖、村集体运营项目承包权、村集体项目施工、村集体经济雇员、信用贷款等挂钩,从而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积分催生动力,立标激发争先。根据“农户信用积分制”,全体农户的基础积分为60分。
“基础分60分,村民就可以享受村集体产业乌骨鸡寄养权20只。”金山村第一书记钱礼告诉记者,不仅如此,高于60分每上浮10分,可在村集体跑山鸡圈舍认领鸡苗多领养10只;积分周期内低于60分不少于50分的属于黄灯告示,只能认领鸡苗10只;低于40分的属于灰灯预警,不享受乌骨鸡鸡苗认领权。
此外,为增加村民积极性,村民还可以通过日常和年度评议争取积分。村民通过参加村组织的各种活动、主动打扫环境卫生、积极参加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等方式赚取日常积分,年度评议积分则在每个积分周期结束时,由村民委员会组织金山村老干部、党员、村干部、社干部、小学生等开展农户民主评议确定得分。
“这个鸡存活率高。”陈延全高兴地告诉记者,要是自己再多积一点分,又可以去申请领养了。据了解,按照“农户信用积分制”管理办法,村民负责寄养,销路由村里负责,双方签订协议,乌骨鸡达到出栏标准后,村民可对领取数量的10%进行自行处理,剩余的由村集体统一购回并贴标销售。目前,金山村已向全村村民发放乌骨鸡3200余只。
(全媒体记者陈醒)
返乡创业记
村民陈志勇通过种植瓜蒌、黄精等
从因残致贫变脱贫榜样
提起陈志勇,回马镇金山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从因残致贫到脱贫致富榜样,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还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其他群众增收致富。
2012年,在外务工的陈志勇被破碎机夺去了右手,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志勇意志消沉。2014年,陈志勇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考虑到家里的妻儿,陈志勇重新振奋精神,主动寻找脱贫致富之路。
陈志勇发现,种植瓜蒌市场前景较好,于是他将自家的2亩地全部种上,当年就收获了2000多元。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让陈志勇看到了希望、找回了自信。
2017年,因为销售瓜蒌的原因,陈志勇无意中联系到四川柄泰农业有限公司,并与该公司合作,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陈志勇负责流转土地种植和管理瓜蒌、黄精等中药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销售。当年,陈志勇利用扶贫信用贷款流转土地200亩,扩大了瓜蒌种植面积并间种黄精,第一年就收入了约40万元,陈志勇也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9年,瓜蒌不仅遭遇病虫害,而且价格从2018年的2000-3000元/吨降至每吨800元左右。不过,陈志勇在地里间种了黄精和蔬菜,弥补了一定损失。“创业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陈志勇说,今年他种了100亩瓜蒌和黄精,另外还有100多亩枳壳和蔬菜。
2018年,陈志勇被大英县委组织部和县农业局推荐到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就读为期三年的农业农技专业,今年刚好毕业。陈志勇告诉记者,他将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发展产业,不仅实现自己致富,而且还要带动周边村民增收。他说:“一只手照样能够创造幸福生活!”
(全媒体记者杨树林)
人物访谈
“输血造血”并举增强致富内生动力
——访大英县回马镇党委书记张乐
截至2019年底,回马镇793户1893人全部实现如期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回马镇是如何做到的?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该镇党委书记张乐。
产业就业增收是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张乐说,回马镇按照“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并率先探索推进“产联式”合作社建设,从根本上破解工商资本下乡难、农户参与度不高、项目风险高等问题。该镇通过以点带面,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中药材和肉禽、水产等特色产业;通过整合财政专项扶贫、小型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交通运输等资金,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脱贫攻坚支撑力,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通过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同时,在缺乏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中,推广“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贫困户将所贷款项投入到农业合作社中入股,年底由合作社分红,从而实现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住房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回马镇坚持把底数摸清楚、把政策落实好、把服务配套建齐全的原则,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张乐介绍,回马镇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6处,集中安置55户147人,建设易地搬迁分散安置户133户361人,实施危房改造258户,消除土坯房251户。同时回马镇率先提出了可结合危房改造政策,将安身房建设作为易地搬迁的重要补充,为部分危房和无房贫困户修建安身房,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张乐表示,下一步,回马镇将进一步发挥农民夜校作用,把为贫困户输血与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结合,切实扶起贫困群众的“志”与“智”,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意志,并认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吸引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农村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拓宽脱贫路径。
(全媒体记者杨树林)
记者手记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时隔两年,记者再次来到金山村,虽然村名从原来的金竹村变成了金山村,但是全村脱贫奔康的坚定决心始终没有变。在采访中,记者看到金山村“五年计划”的一步一步推进、一点一点成为现实,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金山村做到了规划先行,清晰地规划出了全村脱贫奔康的实施路径,让全村的发展有方向、有目标。在规划推进过程中,全村人紧盯发展目标,从产业着手,大力发展柑橘、乌骨鸡养殖等农业产业,让全村有了持续的发展动能。
如今,金山村正在向“让村民出门有车子、兜里有票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而奋力前行。我们也相信,在“五年计划”的引领下,金山村会成为全村人真正的“金山”。
(陈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