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岳村位于清新区太平镇西南面,总面积约5.1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平原地区,其中耕地面积1441.8亩,辖内19个自然村小组,总户籍人口3971人,在册贫困户88户、197人, 由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办事处和清远市国税局精准帮扶。自2016年进驻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具体业务指导和单位领导多次调研指导下,我们创建了“奔跑吧马岳”微信平台,开展了“百份微心愿”网络募捐活动、帮扶病童小草行动、广东狮子会助医活动、阳光助学活动、就业奖补等系列帮扶措施,获得好评。

产业扶贫项目上,马岳在资金配套上和大多数村一样,没有大资金支持,没有大企业赞助。为此,我们遵循“三先三后”的方法,即规划项目时先长短结合,后形成品牌;选择项目时先调研试点,后分步实施;操作项目时先保底求稳,后增收盈利的方法开展产业项目,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探索思路和做法:

一、先长短结合,后形成品牌,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项目的发展,需要长短结合,既要有短期短平快项目,也要有可持续性的长期项目,更要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项目。一是因时间紧情况不熟悉,很可能需要先规划短期项目,降低项目风险。我们去年进行了散养家禽项目,先摸底贫困户种养技术、勤快与否,因人而异,因户施策。确实无愿意长期种养的贫困户,通过就业奖补项目,目前我村已有20户23人申请就业奖补,实现推荐就业、助学就业、自谋职业和创业。二是在熟悉情况的条件下,稳步推进长期项目,提升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我们早已在三年工作规划中把企业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列为长期可持续性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三是长短期项目结合形成品牌,把短期马岳花海项目和长期种植农作物结合起来,实施马岳田园综合种植项目。具体做法是通过以农综改“三个整合”中的土地整合为抓手,因地制宜将下花村、上花村等4条自然村小组分散的300多亩田地整合成一片,打造花海;长期租赁路边约85亩田地种植农产品,将“扶贫资金”用于“地租”,保障扶贫资金安全,再与企业合作,将“地租”变“股金”,首期共同出资种植,获利所得投入打造马岳花海品牌,计划投入二期近400亩花海项目,继续打造马岳花海品牌。项目预期收益包括:一是门票收入;二是租赁农闲田地租金约12万元;三是村小组临时停车增收;四是直接带动贫困户务工收入;五是免费提供20多个摊位给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六是间接带动周边餐饮等消费。通过长短期项目结合,打造马岳花海品牌项目,激发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

二、先调研试点,后分步实施,助力造血项目

一是先调研试点。经过单位领导、工作队和村致富带头人的考察调研,蟾蜍具有很好的药用市场和食用市场,蟾蜍养殖项目具有不错前景和推广效益。从2017年3月份开始,我们鼓励村中养殖户先行先试,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马岳村蟾蜍种养试验基地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基地种养模式为:农田种水果木瓜、地面补种南瓜、水塘孵化蟾蜍和养鱼、瓜地上放养蟾蜍。目前,马岳村蟾蜍养殖户已投入12亩种养立体结合的蟾蜍养殖试验基地,村集体和扶贫队暂不投入资金,通过技术入股,占股10%,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管理指导。二是后分步实施。该养殖基地已基本掌握了蟾蜍育种、蝌蚪变态和喂养、蟾蜍喂养等技术,并且首批试验基地的几千斤有机南瓜已经销售完,6亩有机水果木瓜也即将上市。基地带动有意愿养殖的贫困户,我们提供技术、种苗和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户脱贫。目前已有1户贫困户加入试验基地种养殖。

三、先保底求稳,后增收盈利,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红薯种植项目。与企业合作按各50%比例共同出资种植85亩红薯,利润按五五分成,签订每亩保底收益,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后按市场价格增收盈利。

(二)企业屋顶光伏项目。经太平镇扶贫办和多个驻村工作队历时4个月考察论证,选择与清远市某公司合作光伏项目。通过认购企业屋顶的光伏设备,采取售电给企业、余电上网的方式获取保底收益,售电和补贴的电价约为1.1元/度,相比在普通家庭屋顶光伏发电效益较高。学习考察阳山、连州等村的光伏项目,有试点在先,则少走弯路。由镇牵头多个扶贫队共同参与,马岳村分期投入项目资金为60万,合作期为25年,第1-5年固定保底收益为资金总额的16%,年收益约为9.6万元,第6-10年固定保底收益为资金总额的15%,第11-25年固定保底收益为资金总额的5%,预计6年3个月回本。收益先到镇政府共管账户,再到村联合社账户,层层把关。

我们通过屋顶光伏项目、田园综合种养项目、蟾蜍种养试验基地项目等打造马岳品牌价值,形成一村一品。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产业项目带动,促发村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内生动力,由“不想干、不敢干”到“愿意干、主动干”,为马岳村发展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越秀区华乐街办事处驻太平镇马岳村工作队供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