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开发 宁波农业“遗产”的传承之道

古林镇仲一村草席经营户郑可平正在用传统方法编织草席。(孙吉晶 吴愉萍 摄)

眼下,2018年第二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正在公示中,全国共有73只,其中宁波两个地域性特色农产品——“余姚榨菜”和“宁海白枇杷”榜上有名。

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站长张松柏欣喜地说,今年我市还有“慈溪麦冬”和“余姚杨梅”正在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处于材料审核阶段。

地域特色农产品,是我们的先辈代代相传的物质遗产,是一个地方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而农产品地理标志,既是知名的农产品产地标志,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志,对保护和挖掘地域特色农产品价值意义重大。

相关部门曾对我市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和保护开发进行过调查。从总体来看,我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呈增长态势,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深思。

一步之遥境遇大不相同

每年5月下旬,在宁海县一市、越溪等乡镇,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上挂满累累果实。宁海枇杷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宁海县志》上已有相关记载。1994年,农技人员在一市村枇杷园内发现一株白沙枇杷树,品质特别好。此后几年,在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宁海白枇杷产业不断壮大。宁海成立了枇杷产业协会,每年举办枇杷节,不断扩大宁海白枇杷的品牌影响力。“宁海白”枇杷品种获得国家林木良种认定。

宁海白枇杷出了名,省内外许多地方都来引种,“宁海白”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5万多亩。这虽然是件好事,但当地政府和农技人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并产生了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来自前些年的青蟹产地之争。

位于宁海东部的三门湾,是我省第二大海湾,非常适合青蟹养殖,出产的青蟹色泽光亮、壳薄螯大、体壮饱满、肉质细嫩,为蟹中上品。环三门湾的宁海、象山和台州市三门县均有青蟹养殖,其中宁海县的养殖面积最大。但三门县捷足先登,率先把青蟹申报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中国青蟹之乡”的美誉也落在了三门。宁海、象山的青蟹在销售时,只能尴尬地借用“三门青蟹”品牌。

宁海相关部门认识到,品种是“留不住”的,但品牌不能流走,不能让种植户受到伤害。有了前车之鉴,宁海县农林局“未雨绸缪”,认真寻找文献记载、历史典故,精心准备答辩材料。县政府也大力支持,今年8月由一位副县长带队参加农业农村部主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答辩。本月底,公示期将结束,“宁海白枇杷”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指日可待。

2014年,宁波有14家企业赴沪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博览会上,奉化芋艿头成了“明星”,很多上海人在摊位前驻足不前。由于芋艿头带得不多,相关企业只好改展销为展示。尽管如此,观赏、拍照、问价格的人仍络绎不绝。参展人员对此感到好奇,交流中得知,原来“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这句宁波老话,不少上海人也耳熟能详。奉化芋艿头勾起了很多生活在上海的宁波人对过往的回忆。

这一幕,让组织参展的宁波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工作人员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一种农产品能让那么多人思念和牵挂。展会结束后,市绿办组织人员对我市传统名特优农产品进行了调查摸底,发现像奉化芋艿头这样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积淀的农产品还有不少,但一些传统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从此,我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申报工作驶入了一个快车道。

技术和人才产业传承的关键

象山柑橘产业近几年红红火火,这得益于该县对柑橘产业的长期科技投入。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象山红”到如今的“红美人”,象山以柑橘为主打品牌,在新品种选育开发、绿色精品栽培技术应用、品牌营销等方面做足了文章。

早在1991年,象山就开始实行赴外研修生制度,每年选派技术干部和橘农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与多个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入选国家现代柑橘产业体系试验基地。目前象山县建有柑橘种质资源保存选育圃3处、杂交育种筛选圃2处、新品种区域试验点10处,保存新品种资源150余个。作为象山柑橘新品种的“红美人”,市场价已达到每公斤40元,以占柑橘种植2%的面积,取得了20%的产值。

同样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奉化水蜜桃产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科技。奉化区有个桃子研究所,专业从事桃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桃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量外地桃子冲击本地市场,但奉化依靠雄厚的科技力量,确保桃子产业稳步发展。

科技人员是领头羊,种养殖大户则是产业壮大的实践者。

奉化区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社长虞如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与溪口雷笋结缘已有39年。他好学不倦,不断尝试奉化雷笋覆盖栽培技术。去年12月底,溪口雷笋顺利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但也有一些曾经辉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却走向了“没落”。草席是宁波的传统名特产品,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和编织历史。古林镇及周边地区是席草和草席的传统产地,在最兴旺的时期,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黄古林草席在国内外有很大的知名度。然而,如今的黄古林草席却“岌岌可危”,能制作草席的席草种植面积不足百亩。

古林镇仲一村草席经营户郑可平说,全村只有三四户人家还在做草席,能够用传统方法织席的人越来越少,且年龄大多已在60岁以上。如果不培养传承人,草席制作工艺将失传,传统席草品种也将濒临灭绝。

保护和开发 宁波农业“遗产”的传承之道

去年12月,溪口雷笋顺利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孙吉晶 吴愉萍 摄)

产业化开发让农业“遗产”获新生

每年3月底到4月初,余姚滨海地区总是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农民忙着采收榨菜,一辆辆满载新鲜榨菜头的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纷纷开进加工厂。

榨菜自上世纪60年代引入余姚以来,从最初的自种、自腌、自卖的传统家庭作坊逐步转化为现代化生产,目前已是我市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品牌竞争力最强、产业链最全、带动农户增收贡献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价值评估中,“余姚榨菜”品牌价值达到71.87亿元。

在余姚泗门、临山、小曹娥等榨菜种植地区,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当地村民说,能够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榨菜“功不可没”。

曾经与榨菜一样“老土”的传统农产品还有鄞州的雪菜。我市一直有种植雪菜的传统,明代的《野菜笺》里就有“四明有菜名雪里蕻,……诸菜冻欲死,此菜青青蕻尤美”的记载。它的传统产地在宁波鄞州邱隘一带。鄞州雪菜具有清香、脆嫩、微酸、爽口的独特风味。以前是农民自种、自腌、自销,由于卫生问题,名声不太响亮。

雪菜产业化加工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窘境。目前,全市已有大型加工企业10家,常年雪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产鲜菜6万吨,生产咸菜2.3万吨。雪菜的工厂化生产,不仅解决了菜农的销售问题,还使雪菜的形象大大改善。早在2010年11月,鄞州雪菜就已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

榨菜和雪菜的产业化开发,不仅促进了品牌保护,还加快了科技进步。生产技术及加工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新品种不断出现,为传统农产品注入了活力。

农业“遗产”传承还需多方合力

笔者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共有11个。而据调查,可登记的资源有40个。

对传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保护,慈溪走在全市前列。该市对名特优产品尽可能进行地理标志登记,慈溪葡萄、慈溪杨梅、慈溪蜜梨已经获得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证书。

张松柏表示,区域特色农产品不属于某个家庭、某家企业,而为当地百姓共有,具有公共品牌的特性,它的保护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地理标志获得国家登记只是一个手段,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地方特色农产品得到更好的保护,让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造福于当地百姓。地理标志登记后,还涉及品牌的管理、种质资源的保护、产品的研发、传承人的培育等内容,这些都需要稳定而持久的资金投入,需要有专人进行组织和管理。如奉化芋艿头,可通过创新和推广新型菜品,研究开发加工产品,扩大市场销售,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黄古林草席则要加强传统工艺传承人的培育,以新产品开发和休闲旅游业的结合,让更多人了解我市的这个古老产业,促进产品销售和价格提升。

此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完成后,还需要授权给经营主体使用,才能在市场上见到带标的产品,也才能真正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作用。公共品牌建立后,必须要培育几家企业品牌,才能让消费者更为便捷地选购地域特色农产品。因此,要强化品牌建设,鼓励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联合推广机制。利用地理标志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地方特色农产品是先辈留下来的遗产,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宁波市农业局负责人如是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