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八竹笋种植技术_致富笋竹种植技术与管理_竹笋种植前景如何

浙东大竹海

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张昊桦 徐璐琼

“这里拥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出土的‘黄泥拱’肉白如玉,口感嫩、脆、甜、鲜,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让我们一起在线观看其采挖过程并在线下单吧!”近日,在海曙区横街镇大雷村,随着“黄泥拱”大量出土,30个直播团队进行了为期5天的现场助农直销,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观看,成功售出1万公斤春笋。

受疫情影响,今年横街镇第四届“竹农下山”文旅节创新模式,采取“线上文旅推广、线下物流配送”等方式,为竹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实际上,拥有超过全市四分之一竹林面积的海曙区近年来正持续推动竹笋全产业链融合,为提升竹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兴旺积极谋篇布局。

致富经八竹笋种植技术_竹笋种植前景如何_致富笋竹种植技术与管理

宁波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竹席。

“大竹海”面临产业发展之困

地处宁绍平原的海曙区,境内山区、半山区和平原混合带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连绵成海的竹林。数据显示,全市竹林面积有45万亩,其中海曙区约12万亩,主要分布在横街镇、章水镇和龙观乡等乡镇,其中又以横街为“竹老大”,占该区竹林面积的一半,并被冠以“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今年,横街竹笋产量预计达到8000吨。

“海曙每年出产的竹笋中,‘黄泥拱’和初尖笋分别占10%,供不应求;拔节笋占20%,一般被制作成笋干出售,市场需求量较大,也不愁销路;出头笋占60%,这类笋整体品质相对较低,主要被制作成水煮笋出口。”海曙区农业农村局产业指导科科长朱慧娟介绍,在春笋出产旺季时,如果不将迅速生长的出头笋挖掘出土,其大量吸收营养,将严重影响竹林生长,因而旺季时出头笋销售压力巨大。

“2009年,宁波有49家水煮笋加工企业,产品90%以上销往日本市场,当时出头笋基本不愁销路。”朱慧娟分析,然而由于长期粗加工使水煮笋缺乏价格竞争优势,利润空间小;同时对其生产过程环保达标要求的提高,许多水煮笋加工厂或关闭或转产,目前,宁波只有6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水煮笋加工企业,一方面是源源不断产出的笋,另一方面是加工企业减少导致的市场困境,竹笋产业亟须突破。

在竹笋产业发展遭遇困难的同时,竹市场和加工同样面临发展瓶颈。在横街、龙观、章水等地老人的记忆里,竹工艺是老底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遍地的竹林曾经让竹艺和竹编产品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竹乡处处可见竹编匠人,人人几乎有竹编绝活。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减少,竹价格不见提高,而砍伐的人工成本在不断上升,这让竹制产品销售无利可图,竹农收益低。而竹林利润空间的不断被压缩,又使竹林荒废无人管理,出产的笋和竹品质下降。这样的不良循环,导致竹林的有序采伐和资源管理举步维艰,严重影响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竹笋产业如何找到发展的突破点?“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带动竹笋的生产发展,拉长竹笋产业链,提高竹笋的附加值,并让一二三产联动开发,只有产业强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相关专业人士分析。

致富经八竹笋种植技术_致富笋竹种植技术与管理_竹笋种植前景如何

直播团队在大雷村帮竹农销售。

产业转型升级谋出路

面对竹笋滞销的现状,大量引进水煮笋加工企业似乎是一条出路,然而受土地资源制约和环保要求限制,通过这一途径实现竹笋的销路突破可能性较低,而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竹林林下经济,海曙已经有了初步尝试。

在拥有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竹林的浙东大竹海景区,去年在竹林下试种了12亩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竹荪,每公斤售价最高达到360元,这让景区负责人汪宏良信心十足,今年打算扩种到120亩。“竹林茂密,为需避光生长的竹荪提供了完美的环境,同时竹林中的枯枝败叶等腐殖质为竹荪菌丝的生

长发育提供了充足而良好的营养源。”汪宏良介绍,发展竹荪等林下产业、控制毛竹产量,不仅提高了林地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实现了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渠道。

在二产方面,海曙区蔺草产业已有很好的基础,现有各类蔺草加工企业80余家,以蔺草产业带动毛竹产业,与竹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同样有成功的案例。

位于横街镇的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原本以出口蔺草榻榻米为主营业务,近年来依托浙东大竹海丰富的竹资源,传承传统竹编工艺,2018年已成功申报为区级“竹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该公司不断创新工艺,研发的竹草双面席深受市场欢迎,新工艺竹凉席去年单品销售量超过10万套,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公司竹产品拥有几十项国家专利,同时连续4年和宁波大学合作,开发了数十种居家生活类竹工艺品,甚至将竹元素融入现代装饰材料中,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竹制品注入了设计感和时代气息,让传统竹产业更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华业公司总经理陈向敏介绍。

三产上也不断创新。3A级景区浙东大竹海景区有5.6公里游步道、79亩花海,还有华东最长的1000米滑道和700多米长高空溜索。景区负责人汪宏良说,立足竹林竹海,不断创新“一根竹”的农旅融合模式,比如将景区与周边章水烈士陵园、毛岙古道、芝岭村古银杏群、洞山村南宋古桥、翠山寺等景点“串珠成链”,春摘笋、夏漂流、秋赏银杏、冬有雪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同时,还以浙东大竹海休闲农庄为窗口,通过休闲旅游带动竹笋产品销售,促进产业升级。

今年疫情之下,大雷村采用当下受市场追捧的在线直播营销方式,请来30个直播团队在浙东大竹海现场助农直销,此举不仅为家家种有竹林的大雷村1191户农户带来“真金白银”,为农旅结合促农增收提供了新思路。

竹笋种植前景如何_致富经八竹笋种植技术_致富笋竹种植技术与管理

农户在浙东大竹海竹林下种植白芨。

绘就竹笋全产业链“路线图”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去年底,《海曙区竹笋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为实现竹笋全产业链画出了一张“路线图”。规划中将竹笋产业作为新的农业核心产业进行规划布局,提出“一产升级、二产引入、三产带动”,打造竹笋全产业链,发展壮大竹笋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其中“一产升级”包括推动竹笋自身品质升级和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两条腿”走路,总体提升竹笋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区域内坡度25度以下、交通方便、黄泥厚度50厘米以上、集中连片的毛竹林进行集约经营、示范。规划在大雷村建立160亩竹、笋高产示范园,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竹笋生产,积极发展冬笋型、鞭笋型及“黄泥拱”型等竹林培育;推进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推广毛竹覆盖培育技术,采用毛竹和冬笋、春笋、鞭笋“三笋”高产高效培育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标准竹林经营管理技术;加强对竹笋栽培技术的研究,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依托市、区两级竹笋栽培专家定期对竹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竹农的科学栽培水平,促进竹园绿色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加强竹林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在有关镇乡设立1至2个示范点,重点发展中药材和种植大球盖菇、竹荪、灰树花、黑皮鸡枞等菌菇类植物,推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使其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二产引入”方面则在引进龙头企业,与高校、农科院、研究所、域外农业企业等合作,建设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下功夫。“大中型毛竹加工企业年生产率高、消耗产区毛竹量大,而各机构强大的研发能力也能推动竹笋新产品开发,丰富产品线,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朱慧娟分析,目前海曙乃至宁波竹和笋的品牌建设还较弱,下一步要加大对现有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并积极鼓励相关加工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商标和品牌,全面提升竹笋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三产带动”方面不仅要完善配套设施,关注景区自身建设,发展全域旅游,更跳出景区,创新销售模式,多途径开拓销售市场。“除了浙东大竹海景区,海曙还将植根‘中国竹笋之乡’文化底蕴资源,打造集绿色种植、休闲农业、农耕民俗和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综合体,并分区规划建设‘休闲娱乐核心区,竹海风情生态线,毛竹、毛笋加工基地’即‘一核一线两基地’。”朱慧娟介绍,政府层面也将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优化配置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引导各类投资基金、金融信贷基金投向竹产业,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挖掘生产潜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竹笋产业链拉长做足。

摄影:张昊桦 陈朝霞

竹笋种植前景如何_致富经八竹笋种植技术_致富笋竹种植技术与管理

韩立萍 制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