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温棚里忙碌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张金河的香菇温棚无人不知,2011年开始,他选择移民村发展香菇产业,从无到有,逐渐成为银川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带领着欣荣村100多户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从无到有荒滩拓荒践初心
2011年之前,张金河还在内蒙古工作,一次偶然机会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贺兰县参观,看到眼前百业待兴的情景,他选择留下来,从此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
初到欣荣村,没有办公室,没有落脚点,温室都需重新建设,如遇狂风,棚顶被掀翻的场景也时常发生。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三年的大胆实践摸索,张金河及其创办的合作社,从零起步,在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他的创业扶贫初心,也赢得了当地移民群众的称赞。
当地移民跟着张金河,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务工就业,同时还学到了蔬菜种植技术,很多人也成为当地的第一批产业工人。为了让欣荣村建档立卡户能独立经营,获得更大收益,张金河还选择王芳贤、伏百胜两户建档立卡户进行试点,尝试将已经种好的香芹进行托管,经过短短40天共同努力,两户建档立卡户各收益了9800元。
但受制于市场行情波动,在种植了几年瓜果蔬菜后,张金河开始考虑产业转型升级和增收方式突破,带动当地移民共同致富,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食用菌产业。
从零出发打造“香菇王国”
2014年11月底,张金河率先在全区生态移民地区引进第一家菌菇工厂化生产线,建成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菌菇种植示范基地。但由于技术难题,第一次尝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益,首批试种的20万棒香菇产量只有正常菌棒的三分之一,一时间张金河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他犯难之际,宁夏科协帮其牵线搭桥联系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鸣雷,这一次有了专家指导,张金河改良了配方和品种,终于在第二年培育出适应欣荣村水土和气候的菌棒,而改良后的菌棒产量比正常的产量还要高,这一科研成果也获得了“温室大棚香菇高产技术”发明专利。
在张金河的带动下,如今的欣荣村已建起40余栋香菇大棚,产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产出5000多公斤的香菇。为了联农致富,张金河还提出自愿认领菌棒的新模式,带领欣荣村村民一起致富。
“实干为先、变字为要”是张金河的人生创业信条。为了实现三产融合发展,2019年,他又在兴庆区月牙湖乡生态移民安置点建设了一个面积300亩的食用菌产销一体化综合园区,完成高标准大跨度拱棚建设55栋,引进菌棒生产线两套,建设食用菌食品深加工车间2200平方米,力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吸纳更多的建档立卡户就业致富。
苏海明是欣荣村建档立卡户,自2012年移民搬迁过来后一直跟着张金河干,脱了贫。而像这样的建档立卡户还有20多户,他们既是基地建设者和守护者,更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张金河说:“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就想着既要发展企业,也要带着百姓一起致富,真正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
科技示范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种植食用菌多年,张金河有很多“金点子”。从木屑的选择、成分的配比,到温度的控制、淌水的方式,再到引种、扩繁的技术,他都引领着银川香菇产业创新发展。
在其基地接种室里,他出人意料地为菌棒搭建了专属房间,高大宽阔的温室里,无数张透光、保热的精品PO膜将空间分割成一间又一间的小房间,每间房间中能放置6000棒菌棒。
张金河解释:“用这么贵的膜来分隔小房间,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但我就看中它透光、保热的性能,在我们之前的实验中,这种方式的接种成活率达到了99%,以前这个数据是在60%至90%之间浮动的,很不稳定。”
在2017年至2019年间,他逐步提升了园区设施装备、智能化管控、生产能力硬件水平,同时借助银川市科协搭建的福建专家宁夏行活动平台机遇,聘请福建古田县为民食用菌研究所教授陈为平,在欣荣园区进行设施拱棚赤松茸栽培技术试验,2019年又积极开展赤松茸技术研究,在赤松茸关键技术体系上实现突破,为菌菇大田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技术探索和尝试,赤松茸设施栽培取得成功,亩均产值达3万元。而此项技术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园区废弃菌棒及周边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为基地菌菇蔬菜有机循环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
多年来,张金河依托“田间学校”大力开展农业培训,重点培训瓜菜、菌菇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拥有多项科技成果和国家专利,而这些种植技术的突破,也是院校专家和移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