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汝阳县围绕品牌打造、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和产业服务体系的思路,高标准建设香菇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伏牛山区花菇第一县,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史卡芳: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的香菇种植基地,这里是一个出菇大棚,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棒上生长着像小伞一样的香菇,正等待着菇农前来采摘。像这样的一个菌棒,每半年可以采摘五茬,达到一公斤香菇,仅仅在东保村,这样的出菇大棚就达到了120个。

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 张轶群:每天组织十几个工人,到我们基地来采摘香菇。像我手上拿的菌棒,在我们大棚里有两万五千个。我们的香菇个头大、肉厚,还都是花菇。今年的香菇市场行情,比往年的香菇行情都要好,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季。

作为全县最大的食用菌基地,近年来,东保村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积极引导群众种植香菇,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香菇基地、菌棒厂及冷库的配套设施,形成菌棒生产、香菇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村民 徐晓丽:在这管理大棚,离家挺近的,一个月收入2500左右,老板也给俺交着养老金。娃也带了,钱也挣了。香菇迎丰收,采摘正当时。眼下,位于刘店镇的汝香源香菇种植基地的香菇迎来出菇旺季,朵朵花菇紧实挺拔,长势喜人,如同盛开的花朵绽放在菌棒上。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花菇因表面呈现花纹形态而得名,因其肉质滑嫩、营养丰富被誉为香菇中的贵族。但相比普通香菇,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和更加复杂的生长环境。汝阳县刘店镇红里村香菇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王一志:现在是冬季早晚温差比较大,现在是培育花菇的最好时候,只要棚里勤通风,基本就能変成満棚的花菇。

长期以来,受限于品种单一、种植分散和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山区群众只能守着“聚宝盆”却过着苦日子。为破解难题,汝阳县按照差异化、品牌化的目标,开启发展壮大地方公用品牌的战略,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改良香菇种植模式,最大程度提高种植大户的种植水平和农户收益能力。汝香源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张颜召:一天包装量差不多一天五六千包,做活动时能达到一万多包。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到两年时间,我们会把整个50多亩地,58个大棚全部装满,带动10到15户菇农,通过种植高品质汝阳花菇来增收致富。

香菇质量好不好,菌棒生产是关键。原料粉碎、拌料装袋、消毒灭菌、转运发酵.在城关镇的一家菌棒生产车间,随着自动化流水线缓缓前行,一袋袋整齐码放的菌棒新鲜“出炉”。与此同时,在深加工车间,新鲜采摘的香菇可以直接在这里被加工成诸如香菇粉、香菇酱在内的各式产品。

汝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东升:围绕“南菇菌、中薯烟、北种养”产业格局,构建香菇产业即品牌打造、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产业服务体系,实现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打造伏牛山花菇核心产业区,引领洛阳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汝阳已成功创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打造了涵盖菌种研发、菌棒加工、香菇种植、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拥有9家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香菇企业,175家专业合作社和组织,带动7800多户香菇种植农户,年种植香菇1.5亿袋,鲜菇产量15万吨,户均增收2.8万元,综合经济效益超过47亿元。一朵朵小香菇正在串珠成链,不仅释放出乡村振兴的大“蘑”力,更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洛阳食用菌协会会长 朱国权:未来,我们协会将会在品种培育、种植经验、技术销售等方面加强引导,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推动香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叫响“汝阳花菇”战略品牌,助力汝阳打造伏牛山区花菇第一县。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