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今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丰收”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又饱含着哪些期待?稻花香里,我们倾听他们的丰收故事。

躬耕数十载,孜孜以求江苏“好味稻”

今年,江苏首次聘请“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研究员是三位大使之一。

18日,记者联系上王才林时,他正在赶往基地的路上。“最近一直在各地跑,现在水稻正值灌浆期,要指导种植户管好水,而且台风刚过,要注意稻飞虱随风刮来。”王才林说,作为“推广大使”,自己和团队将承担起更多农业科普宣传的公益责任。

搞农业,没点公益心可能还真坚持不下来。王才林孜孜以求的,就是让更多人吃上好大米。在江苏的种粮大户和粮食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江苏“好味稻”与王才林密不可分——他潜心十多年培育出的第一个优良品种“南粳46”,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为国内最好吃的大米;目前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用的是王才林团队研发培育的品种。最近,王才林团队培育的“南粳5718”“南粳39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至此,省农科院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有4个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王才林。

王才林最爱做的事就是到田地里转悠,一天不下地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他常常流连、沉浸到忘记吃饭。“30年前在日本留学时,导师请客吃便当,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米饭可以这么好吃,不用菜就能吃好几碗!我就想,如果日本的品种能在我们江苏种,就能让更多人吃上这么好吃的大米了。”王才林说,想要在江苏种上好吃又高产的“顶配”大米,只能自己培育新品种。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是一场持久战。两个水稻品种杂交,至少要繁衍到第八代子孙,一年两代,也要到第五年才有可能将我们想要的优良特性稳定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跟时间赛跑。”

十年耕耘换来回报,王才林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可以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农民纷纷打电话咨询,想要种“最好吃的大米”,其中很多电话来自苏中和苏北地区。这深深触动了王才林,“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品种,一定要推出适合更多地区种植的品种。”王才林和同事又相继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南粳505”和“南粳2728”,从此,江苏从南到北都能种植口感绝佳的大米。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目前,南粳系列品种成了江苏地区优良食味粳稻的代名词,年种植面积近1200万亩,为打造苏米品牌,提升江苏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市的数百家稻米加工企业都以南粳系列稻谷为原粮,打造优质大米品牌,每公斤稻谷价格比其他粳稻高0.3元以上。

“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王才林团队不但培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不同稻区种植的好吃品种,还教老百姓怎么种出好大米。他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和正规种子,减少氮肥用量,少施化学氮肥、多施有机肥,通过控氮控水、增钾补硅等健康栽培手段,提高植株抗性,适时收获、低温烘干、低温储藏、精细加工、适度包装等措施,提高大米食味品质,打造优质大米品种品牌,增加大米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迈上致富快车,丰收硕果累累

村集体经济实现长效增收,困难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普通村民兴业致富干劲越来越足......赵勇程是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现任淮安区苏嘴镇吴码村“第一书记”,今年的丰收节,他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奔跑在一方有希望的田野上”。

最近一段时间,悬在赵勇程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经过9个多月的施工,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验收通过,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出栏生猪1.68万头。这意味着,该基地将带动16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吴码村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

“今年的丰收节,对我们村来说,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的上马,无疑是最大的丰收喜事。”赵勇程感慨,作为江苏12个省级层面重点帮扶、帮促县区内的一个典型经济薄弱村,一直以来,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积少、村集体资源匮乏、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等不利因素极大制约了吴码村的发展。

去年3月,赵勇程和村“两委”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得出结论:村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过于薄弱,依靠做土地文章很难摆脱落后局面,必须另辟蹊径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结合当地优势和可能获得的资源支持,逐一研究发展水产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可能性后,他们将目光最终锁定在生猪养殖上。

确定发展路子后,吴码村选择了生猪养殖龙头上市公司温氏股份在淮机构作为合作方,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洽谈协商,最终达成由村里参与投建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温氏股份在淮机构租赁基地并负责运营的合作模式。“我们共整合资金约480万元,按照出资额比例对应持有养殖基地产权约30%,建成后的养殖基地租赁给温氏股份在淮机构使用,租赁期18年。”赵勇程说,该项目能让吴码村连续18年获得每年近20万元的租金收益,自我造血能力显著提升,为后续实现滚动式发展、低收入村出列打下坚实基础。

收到租金收益后,在赵勇程带领下,村“两委”梳理出一批为民服务实事:清淤疏浚部分农田水渠,保障周边500多亩农田的灌溉和排涝需求;村里南环路一带铺设水泥路;添置一批太阳能路灯......“村集体经济充实了,群众分享到发展红利,丰收既属于村子也属于咱们老百姓。”村民尹林笑着说。

丰收节后,按照以往惯例,省委帮扶工作队驻扎一线的队员将陆续开启收尾工作。在即将返回之际,赵勇程直言,这个丰收节,他获得了“双丰收”:“富口袋”——推动实现每年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富脑袋”——组织村民学习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做法,成功实现村子有发展、村民能致富;在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深厚情谊的同时也为自身基层工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稻虾菊综合种养,树立生态农业新标杆

9月19日上午11时,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轩轩农场负责人张明轩站在水稻田里已捕了几个小时的虾。阳光明晃晃地打下来,映得他的皮肤越发黝黑。他用力从水中拉出虾网,将网口一抖,大堆活蹦乱跳的澳洲龙虾便掉到桶中。“这几天是销售旺季,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催货电话。”他说。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张明轩。

得益于稻虾菊综合种养,张明轩的龙虾个头大、肉质紧,已出口至新加坡等地。这种生态高效农业模式让丁泾村里约三分之一的村民亩均增收1.2万元左右,也让他成为当地懂技术、爱钻研的新农人代表。

张明轩是太仓沙溪镇人,学校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从军,复员后于2017年尝试农业创业。万事开头难,张明轩从未学习过农业课程,起步并不顺利。“第一年误听销售人员忽悠,小龙虾苗产量很低,辛苦一季收获没多少,购买的生物制剂也收效甚微。不过这激励我加强学习,反而让我成长。”

由于综合种养模式在当地并无先例,他只得一步步自己摸索。在张明轩努力下,次年稻虾生长良好。但他发现,小龙虾养殖户多,市场竞争大,便引入澳洲龙虾,以图差异化竞争,且在稻田环形沟内加上竹排,扩充虾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增加产量。“小龙虾只能长到一两多重,澳龙能长到四两,亩产更高,且澳龙销售市场更高端,收益更好。”张明轩说,澳龙5月上旬开始投放苗种,8月下旬开始捕捞,最晚可捕至11月底。销售时间刚好与小龙虾错开,供不应求。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张明轩。

同年6月,他了解到金丝皇菊不需打药、不易生虫,适宜生态种植,便从江西九江引入种苗栽种在稻田边的闲散地块。至此,轩轩农场的稻虾菊综合种养模式正式形成。

可观的收益映证着模式的可行。张明轩说,水稻采用南粳46品种,亩产600到800斤。龙虾亩产450斤,市场批发价约55元,多销至高端餐饮业。金丝皇菊每年可收获1万株,每株约80朵花。三类产品均销往全国多地,如今农场年产值超60万元,一支小团队也逐渐形成。

团队加强与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不断创新,开发多个浅水位稻田立体综合种养与养殖种类,目前成功的新品有水稻昂刺鱼、水稻鸭嘴鱼、水稻罗氏沼虾等。张明轩还对周边农户给予免费的综合种养技术指导,分发菊花种苗让村民种到堂前屋后,花开时节他上门收购、统一销售。目前,丁泾村三分之一、200多户农民接受过他的技术指导,亩均收益从之前单纯种植水稻的1000元增加至综合种养的4000到12000元,合作规模也扩大至600亩。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张明轩团队获得的荣誉。

“发展农业好似钻研一项独门绝技,自己也随之成长。”张明轩说,“看到土地上长出大米和鲜花,养出鱼虾,带着乡亲增收,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我也发现身边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变多了,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农人在增加,这坚定了我从事农业的信心。”

脱贫摘帽,稻花香里说丰年

“再过一个月,这片水稻就可以收割了。看这长势,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站在田垄上,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种植大户杨勇望着一片片挂着沉甸甸稻穗的水稻喜不自禁。一阵风吹过,稻香拂来,也为金秋时节的条河村增添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年初,家里种的小麦就获得了大丰收。现在看这一季水稻的长势,我估摸着,亩产平均可以达到1400斤,好的话没准还能实现1500斤。今年指定又是个丰收年!”摸着一把稻穗,杨勇又算起了另一笔丰收账:一年种植一麦一稻两季庄稼,收成近40万斤,年收入七八万元不成问题,这样不仅解决了全家人的吃饭问题,还一下子就能跨过低收入农户的门槛。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杨勇在检查水稻长势。

说起自家的脱贫致富路,丰收节前夕,杨勇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身为家里的顶梁柱,几年前,杨勇不幸患上肝炎,几乎丧失了劳动力,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开始一落千丈。“自己看病、两个孩子上学要花钱,房子破旧了修补也要花钱。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到了妻子身上。”说话间,杨勇的眼角有些湿润。

“十三五”期间,经过当地扶贫干部和帮扶队员的走访了解,杨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县镇扶贫部门和帮扶工作队先后为杨勇争取到多项帮扶政策:“兜底+慈善”结合,帮助他就医治病;县里建立起五级医疗保障体系,杨勇享受医保缴费全额补助,县内住院自付费用超过10%部分由县财政兜底;在村民医疗互助新模式下,杨勇生病住院医疗费用自费部分可进行按病种补助。

看病费用得到有效解决,在进行规范化治疗后,杨勇身体渐渐好起来,也有了脱贫致富的动力。

“我不能就这样一辈子穷下去!”杨勇暗下决心、说干就干,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利用家前屋后林地尝试散养土鸡、鸽子和猪,取得了不错收益。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大力发展家禽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峰时他养过3000多只鸡鸭,全家凭养殖一年就可以收入三四万元。2019年,杨勇家人均收入超过省定标准,一举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后来因为环保设施投入大、跟不上,我就响应环境保护号召,把养殖场给关了。”尽管有些许不舍,但杨勇的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是“一定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

就在不少人认为杨勇没了生计又得返贫时,他却做起了土地流转的文章——从去年起,租下村里流转的160亩连片土地,种上小麦和水稻。没有本钱,扶贫干部为他上门办理了小额免息贷款;人手不够,帮扶队员帮他购置农机,联系无人机飞播和机械化收割。“有了本钱和农机设备,信心更足了。”

如今,杨勇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最近,他得知家里老房子符合农房改善的政策,便通过以房换房的形式在条河村新型社区选定了一套独门独院二层楼的新居。“对于我来说,今年真是一个大大的丰收年!”走在田埂上,杨勇一边查看水稻长势,一边满怀希望地说。

他脚下的路,通往群众心坎

初秋时节,走进淮安市淮阴区高堰村,路旁的鲜花让人心旷神怡,洪泽湖大堤上的水铁牛、乾隆御碑与高堰古村落交相辉映,一派闲适的乡村休闲风光,不时引得行人驻足拍照。

近两年,高家堰通过讲好文化故事、打造旅游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千年古堰焕发新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些变化,离不开省水利厅驻村干部、淮阴区高家堰镇党委副书记、高堰村第一书记蒋咏。

2020年3月,蒋咏被省委选派至高堰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快速摸清镇情村情,他连续两月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调研走访。他发现,高堰村与洪泽湖和二河相依,资源得天独厚,村民除了农渔业外却没有别的营生,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只剩老弱病残。村里基础设施差、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自我发展也意识不够……他意识到,这可能与高堰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路不开阔有关。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蒋咏走访慰问低收入户。

对症方能下药。蒋咏提出把建强党支部作为脱贫攻坚的“原动力”,选拔引进一名返乡大学生、一名本地退伍军人充实村“两委”班子,同时制定完善高堰村“两委”党员干部坐班值班、结对帮扶等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为农村党员讲党课,筑牢乡村发展的思想根基。在他引导下,高家堰村的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率先带头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变得越来越强。

组织建好了,扶贫怎么扶?蒋咏发现,高堰村位于生态红线、蓄滞洪区内,尽管工农产业发展受限,却拥有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洪泽湖古堰等独特文旅资源,适宜走乡村旅游这一发展路子。他鼓励村内受疫情影响停运的动力滑翔伞、卡丁车、马术、稻虾养殖园等文旅项目复工,组织一批抖音短视频创作爱好者,拍摄制作宣传视频,展现特色乡土乡情。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蒋咏研究帮扶项目生产情况。

很快,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农事节庆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人气旺了,他还积极推动村里发展夜市经济。如今,高堰村已形成日摊位350个以上、人流上万的古街夜市,带动餐饮、小吃、住宿、小商品等200余户经营户增收致富。

增收也要补短板。高堰村水源条件好,但农田需要灌溉时却灌不上水。蒋咏到处联系,求教专家,寻找资金。专家们设计在高堰村改造两座灌溉泵站、建设3000余米的防渗灌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和3000亩高标准农田,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为村民增收百万元以上。村里又将九成耕地集中流转,发展花椰菜、紫甘蓝、稻虾共养等规模化特色种养。

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蒋咏争取了50万元在村里建设村民水文化广场,安装多件体育健身器材,既解决村民健身娱乐休闲场地问题,又彰显高家堰特色水文化。他发动党员张贴悬挂村规民约、横幅标语,散发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资料,还协调多部门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记来了后,村子更热闹了,生活也增添了许多乐趣。”村民郭文杰说。

守护一朵菌,大棚里开出“花”来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市场价值极高,多长于四川、云南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人工种植难度大。徐州“90后”农民刘欢欢却攻克了这道难题,首次在徐州铜山区成功种植羊肚菌,如今带领乡亲种植了约300亩羊肚菌,年产值超1000万元。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刘欢欢种植的羊肚菌。

9月16日,记者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菌尚棠溪羊肚菌种植基地,刘欢欢正指挥着挖掘机在基地里挖一座小鱼塘,琢磨着改善基地样貌。这个时节不是羊肚菌的生长收获季,却是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奇高的季节。“最近是中秋国庆假期,很多人会购买羊肚菌礼盒作为节礼送人,我们仓库里的货供不应求。”刘欢欢笑着说。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刘欢欢。

刘欢欢2015年从江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曾到上海从事互联网和金融相关工作。由于厌倦千篇一律的工作,加之向往田园生活,他在2017年毅然返回家乡从事农业。通过半年四处调研,他决定种植羊肚菌。他解释,这种菌可与棠张镇的蔬菜产业融合,进入门槛低,不耗体力,且销售市场好对农户有一定带动性,适合村里的老年人种植。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家人正为他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而惋惜,听闻他打算种地更是不解。顶着压力,他尝试用家里的一亩地种植羊肚菌,第一年收获了380斤,卖了近4万元。看到他的菌卖得好,第二年亲戚们拿出土地跟他一起种植,结果因为刘欢欢对土壤湿度、大棚温度等因素掌控不够,加上流转土地土质差,20亩土地收获量大减,亏损了20多万元。

但刘欢欢没有就此退缩。他主动到其他地区向种植户和专家求教,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出本地化的种植管理流程。2019年开始,刘欢欢的种植情况开始好转,羊肚菌的产量大幅提升,亩产达到600斤,销售情况也很可观,还成立了徐州琅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开始带领村民种植,为大伙免费分发菌种、做技术培训。“我小时候受过伤,花了很多医药费,周边村民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所以很想报答大家。种羊肚菌能赚钱的话也想带领大家增收。”刘欢欢说。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刘欢欢说,羊肚菌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种植,来年2月初开始催菇,几天后长出原基,慢慢分化出菇帽和菌杆,2月下旬开始采收,3月底基本采收结束。三四月份的鲜菇批发价在80至120元/斤,干菇的批发价约650元/斤,如今他带领村民共种植300亩羊肚菌,亩均产出600多斤,亩均利润超2万元。羊肚菌采收完还可以种植两茬蔬菜,进一步增加百姓收入。

虽然收效不错,但刘欢欢的思考并未止步。他表示,未来计划引进自动化设备工厂化种植羊肚菌,同时进一步研究羊肚菌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还将加强电商销售,打造属于棠张的羊肚菌品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颜颖 吴琼

受访者供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