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它都有自己的体会。
拿我采访过的老师们举例子,对于合作学习积极的体会有“团队帮助我思考得更全面”“战胜拖延”“同伴互学使得效率提升”等。
偏消极的体会也有不少,比如说“总有人会在合作中偷懒,有‘搭便车’的行为”“团队沟通成本过高,意见总是难以达成统一”“评估学习结果特别困难,不知道如何打分”……
因此,面对合作学习,我非常能理解老师们常常用半开玩笑似的口吻讲道,“合作学习就像一盒巧克力,谁也不知道打开之后,里边的口味究竟是怎样的。“
的确,优质的合作学习行为不会凭空发生。
本文将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如何落实合作学习?以此来系统地介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实施策略和操作指南。
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
我认为,一线教师至少应该理解合作学习的三点价值。
合作学习提供了培养学生合作素养的机会。而合作素养,早在1996年OECD(经合组织)提出的报告中就表明——“在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里,能够跟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合作。合作,是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之一。”
所以,从人的长期发展角度,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不断地调用合作的技能,如果能够在学校中就培养出扎实的合作素养,那么将有助于他们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
例如大学生找工作,面试时有一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让应聘者组建小组展开合作,以观察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可见,合作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
其次,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合作学习也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心理体验。相较于独立学习者容易在复杂的学习任务中放弃,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者则更可能完成,因为他们从同伴的身上获取了心理能量(Psychological Power)。
拿减肥来说,一个人减肥非常难,如果和朋友们一起减肥,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就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合作学习的学习者也更容易积极投注(PositiveCathexis),去鼓励、激发他人的积极学习的行为。如果是自我学习,可以不用同他人互动,但如果在小组里,遇到困难,就会自然而然地鼓励别人。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合作学习的学习者也更倾向于开启替代性心态(Substitutability),去思考如何替代他人完成相应的任务部分。
当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后,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会站在不同组员的视角思考问题:“他的任务如何完成得更好?”从而开启学生心理或认知上的收获。
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者还容易建设一个可塑性的心态(Inducibility),他们被他人影响和影响他人的开放程度显著地提高了。
在小组学习的场景下,易营造安全、平等、舒适的氛围,彼此间的信任感将有所增加。这正是学生开展学习、学到知识、改变自身的前提。
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组队以达成共同的目标的学习方式。常见的合作学习的类型有三种:正式的合作学习(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非正式的合作学习(InformalCoope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小组(Cooperative Base Group)。
在教师的求学或从教生涯中,一定亲身体验过这三种类型的合作学习,我尝试用一个新闻写作的例子来说明:
正式的合作学习
“在新闻写作课上,老师布置了四个采访主题。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认领一个主题,并完成最终的采访报告。”
这个例子中,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任务是经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们不管分得哪个主题,完成哪个的任务,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完成最终的采访报告,是典型的正式的合作学习例子。
非正式的合作学习
“在新闻写作课上,为了让学生集思广益,思考好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特点,老师让学生临时结成小组,进行头脑风暴。”
这个例子中,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任务是由老师临时发起的,任务也相对较轻量,是典型的非正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一般会出现在开课时的思考、课中对重点问题的讨论、课末时的小组总结。
合作学习小组
“在写作课上,老师让4~5个学生组成长期的写作共学小组。每周小组成员之间都要互评写作作品,取长补短,以促进彼此的写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这个例子中,学生们基于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而组成长期的学习小组,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活动,是典型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五个元素
要让合作学习真的有效,老师们不妨从合作学习的五个元素入手,因为不论哪种合作学习,都应该具备这些元素:积极互依(Positive Interdependence)、个人责任(IndividualAccountability)、互动(Interaction)、团队合作技能(Collaborative Skills)、团队进度(Group Processing)。
积极互依
“积极互依”有下述几层意思:首先,团队任务(目标)的达成,需要团队成员彼此的互相支持。其次,团队成员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将有助于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最后,任何成员如果未能履行团队责任,那么全队都将承受苦果。
来看一个例子,判断该情景是否符合“积极互依”。
“在新闻写作课上,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采访报告。在评价设计上,老师只评价小组成员的个人工作,例如文案撰写,但是不把小组的整体产出划在评价范围内。”
上述情景不符合“积极互依”,因为缺乏一个团队的整体目标,学生们只需要完成自己的部分,不必为整体产出进行努力(整体的产出不评价),那么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即使没能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也不会得到来自团队层面的敦促、鼓励、催促。
可以看到,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不存在积极互依,合作学习的很多美好结果也就无法产生,而小组内部也不会对学生个体的学习与成长发挥促进作用。
个人责任
“个人责任"是指每位小组成员都需要对自己承担的团队任务的相应部分来负责,具体包括(且不限于)掌握相应学习材料、保质保量地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产出、必要的时候与团队同步进度等。
还是来看一个例子,判断该情景是否符合“个人责任”。
“在新闻写作课上,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采访报告。在评价设计上,老师只根据小组的整体产出给所有的成员评出一个同样的分数,不考虑小组成员个人的表现。”
该情景也不符合“个人责任”。学生的个人表现(包括学术水平、贡献度等)在本情景中均没有被教师所关注,那么学生就很可能单纯地“对付”完成团队的整体产出,而个体行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不受约束,也没有被激励到。
由此,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搭顺风车”“摸鱼”的情况,顺便“混”到一个整体的分数,学生完全没有学到知识。
也有可能出现强势的学生,出于高质量完成任务的目的,大包大揽地完成任务,这也并不是教师希望看到的情形,合作并没有真正发生。还可能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忽略了个人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互动
“互动"指的是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到成员之间协作完成的内容,在进行这部分协作时,成员们将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给出反馈和意见等等。在互动中,学生将亲身体验到人与人之间构建关系、展开合作、体察同理究竟为何。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进行“互动”的合作学习时有发生。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老师把一张试卷的内容分成了5个部分,交由一个小组的5名学生,使其分别负责其中一个部分,独立完成。”
该例子中,虽然涉及到了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但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分别承担部分工作,且独立完成。这就造成了看起来很热闹的合作学习,实际上缺乏有效的互动元素的结果。
团队合作技能
究竟怎样的人会合作?具备团队技能,拥有团队素养的人。所以,“团队合作技能”指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该适当地运用团队合作技能以推动团队目标的实现。
相关技能有:设立团队目标、角色分配、团队规则、解决冲突、给出反馈和使用反馈。正是这些非常明确且具体的行为技能,使相关学习者具备团队合作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