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前面阅读者道个歉,因为个人原因迟迟没有和大家分享后续的中华蜜蜂养殖发展史
现在补上!
在上篇《中华蜜蜂养殖发展史》(三)讲到,由于近代西方活框养殖技术传入中国,虽然几经兴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蜜蜂养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中国利用活框蜂箱肇始于1913年福建闽侯县,在活框技术的影响下,上海、南京、温州等地相继兴办蜂场,20年代中后期蜂场增多,规模日益增大。南京1923年开始养蜂,全城不过20箱左右;到了1930年初,城乡内外已达2000箱以上,大小蜂场10余家。在江浙地区还创办有养蜂企业,这些企业还办有养蜂学校,并且制造蜂传,在长江下游的沿海地区实行转地养蜂。
养蜂的关键在于养王。大约在1920年前,出生于闽侯县青口镇傅筑村的张品南掌握了意蜂移虫育王技术,此后移虫育王技术在中蜂上也得到广泛应用,到了30年代初,育王技术逐步得到推广,且日臻先善,因而人工蜂王锐增,大大刺激了近代蜂业的发展。
中蜂活框养殖
20~30年代,在蜂具的发明和仿制上也取得了重要成就。1926年意蜂巢础机被成功仿制,1930年中蜂巢础机被创造;此外,根据中蜂习性改制的各种巢箱也在全国各地推广,各类养蜂协会、研究会、学校等应运而生,活框养蜂进入勃兴时期。
北伐胜利后,全国政治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北平一些旧官僚盲目附和养蜂“本微利博”的传说,纷纷养蜂,逐渐形成了以分蜂贩种为目的的畸形蜂业;1929年仅北平附近和保定一带就有1.6~1.7万箱蜂群,但是二战的爆发,使得中华蜜蜂养殖业濒临破产。
尽管遭受到战争的摧残,在30~40年代,蜂病防治和活框饲养中蜂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至1949年,中国蜂群达50万群(含中蜂、意蜂),年产蜂蜜8000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养蜂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引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农业出版社,1993)
到此《中华蜜蜂养殖发展史》就全部分享完了
接下来将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蜂业的其他咨询或动态
也会写一些自己文章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