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追求,都奉献给这十分寻常的绿草,他的向往也就像这生生不息的绿草,蓬勃在这希望的田野上,盛开在他钟爱的热作事业上。他改写着我国南方草业发展的格局,把希望之草植入大江南北,植入万千农民的心田……他就是刘国道。本报记者徐善应
踏遍热区研究牧草
1981年,远在云南腾冲县的农家子弟刘国道,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这一年,刘国道十八岁。从选择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第一天起,刘国道就立志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
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过度放牧,没有新型的牧草代替,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所占比重的多少更是一个国家农业是否发达的标志。要想找到两者之间最佳的契合点,既有利于生态环境治理,改良土壤,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还能生产优质饲料,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这一基础瓶颈问题,就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优质牧草。
为了取得牧草研究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刘国道经常背着厚重的行囊深入到黎村苗寨,他的足迹踏遍了热区的山山水水,采集标本,搜集资料,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饮一口山泉;困了,支个帐蓬,和衣一躺,便匆匆一睡了之……就这样,刘国道在研究牧草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十几年,期间他曾3次获国外资助出国进修学习,16次获国外资助独立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放弃优越待遇回国创建基地
1991年,出国进修学习的刘国道毅然放弃国外资助方优越的工作条件,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回到华南热作两院。此次他带回的是100多公斤专业材料和一包优良的牧草种子种苗。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热带牧草活体保存圃和热带牧草试验基地,该基地2001年被国家外专局授予“热带牧草引智成果示范基地”称号,这是我国从事草业研究首次获此殊荣的基地。回国后组建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热带牧草研究中心(《中国引进时报》作了专题报道),成为我国从事热带牧草研究最强的科研队伍。
培育出牧草新品种“大家族”
1992年,为了解决文昌沿海地区土地严重沙化问题,刘国道和同事们在沙地上搭起草棚调查研究,在历经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他们在那片白沙地上成功种上豆科和禾本科两种牧草,在改良土壤的同时提高地力,终于第一次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的梦想。
一次次的努力后,终于迎来了热带牧草新品种的“大家族”,先后选育出热研1号银合欢、热研2号柱花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4号王草、热研5号柱花草等牧草新品种20多个。其中热研4号王草年亩产鲜草1.5~2.5万公斤,推广区域南至海南,北到新疆(石河子),是华南最重要的刈割型禾本科牧草,该品种也已在北方季节性栽培成功,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万亩,为我国发展舍饲畜牧业提供了最有价值的青饲料。柱花草已成为南方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并形成了我国“北有苜蓿,南有柱花草”的草业发展新格局。
携带科研成果助农民奔小康
刘国道不忘农民的艰苦。他携带科研成果,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示范点和试验站的建设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三农”服务。目前热带牧草的推广面积达500万亩,柱花草已被成功地建植于海南周边海淀沙地,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南方草业的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此外,刘国道经常到边远地区调研,克服山区农民对“草”的偏见认识等困难,自编教材,免费(利用国际资助经费)培训农民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他们调整传统的种植结构,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真正把“三农”问题落到实处。
刘国道,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63年6月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1985年7月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作栽培专业,同年分配到华南热带作物科学院从事热带牧草科教工作,1999年10月担任农牧研究所所长,2002年兼任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2003年被选海南省政协委员,并兼任海南省儋州市人大副主任。
现为国际固氮树种协会(INFA)会员,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原学会理事,中国草原学会育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热作学会理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10月经国内外公开招聘,担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2010年5月,被农业部任命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其间,分别赴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泰国孔敬进修。系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