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期的受访嘉宾为杜雨洁(知乎ID: @杜雨洁 )。杜雨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法学院,目前在国内从事娱乐法相关业务,因所在团队主要客户是电影公司,其核心业务为围绕电影产业相关的电影制作发行、版权保护等。同时,杜雨洁也是知乎活跃用户,在知乎收获近47,000名关注者,并在影视领域有多个千赞优质回答。
1. 请简要介绍您的背景。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某211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我先工作了几年,其中便涉及传媒类工作(电视编导)。后来,我去墨尔本大学读JD,JD毕业之后进入国内一家内资所娱乐法团队工作。
2. 您在JD毕业后为何选择专注于娱乐法业务?
在JD第二年的时候,我便开始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想要从事的工作。当时我也思考过做别的领域,但是后面结合自身经历和喜好,我觉得专注于娱乐法可能更适合我。之前提到,我曾经做过电视编导,对传媒行业有一定了解。其次,我个人也比较关注传媒、电影、电视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便开始探索毕业后从事娱乐法的可能性。
我首先和澳洲及国内的一些娱乐法律师聊了一下,其中包括已经拿到工作机会或者已经实习过的学长学姐,刚刚工作一两年的律师,工作了好几年的律师,以及合伙人。通过这些交流,我大致了解了娱乐法律师的工作内容,也了解了每个娱乐法律师从初年级律师到合伙人阶段的成长路径。
另外,我也给自己争取了三段实习,分别在澳洲某娱乐法团队、国内某娱乐法团队、某互联网大厂法务团队。遗憾的是,第三段实习因为疫情原因没能推进,但是在澳洲、国内的娱乐法团队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从事娱乐法的想法。
3. 娱乐法业务大概涉及哪些内容?
首先,娱乐法不是法学分类,而是行业分类。娱乐法律师其实是“为娱乐行业服务的法律工作者”。在具体涉及的部门法方面,最相关是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公司法也会涉及。在普通法国家,可能还会涉及衡平法内容。因此,民商法的基础非常重要。
其次,娱乐法是一个很广泛的业务,每个团队或每个律师可能会有自己的专长。一些大的门类如下:
目前,据我了解,澳洲可能有做的比较细的娱乐法团队,比如只做电影相关的团队。但是国内还没有那么细的划分,娱乐法团队可能各项业务都有涉及。
4. 您认为娱乐法业务的挑战或者业务难点在哪?
首先,澳洲和国内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对于娱乐法服务需求小,因此不好找工作。澳洲业务量小的原因主要是娱乐产业规模不大。澳洲人口少,娱乐公司的数量少,每年出品的电影数量也不多,连澳洲演员都是去好莱坞找机会的。而就国内市场而言,国内娱乐产业要大很多,但国内(起码在当下这个阶段)对于法律服务并不重视。比如,在国外,一些影视项目,会有一部分的预算是专门给律师的,但是在国内,一些小的项目,可能根本不需要律师参与。国内的娱乐法应该也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因此市场上的团队也不多。
此外,每个细分领域必定有其独特的规则。细分领域的律师既要懂法律,又要懂行业。如果对行业的具体操作不了解的话,也会很影响客户对你的信任。
5. 年轻法律人如果想要进入娱乐法领域,有哪些途径?各个途径目前的招聘要求及市场需求如何?
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娱乐法这个行业的需求和声势是不符合的。娱乐法看似是一个时髦的领域,这几年的讨论也很多,甚至有在知乎开课讲授娱乐法的律师。但据我所知,国内专注娱乐法的团队不多,每个团队的规模也不大,因为这个行业的体量其实并不大。并且,娱乐法团队主要还是处理很多影视公司的常法业务,如果客户出现一些大型的收购并购,或者复杂诉讼,那他们还是会找专门的收购并购或者诉讼团队解决。因此,如果是要去律所工作的话,其实相关机会是比较少的。
而娱乐公司或者艺人工作室的法务,可能相对于律所而言,招人需求会更多一些。我在澳洲实习的时候,合伙人就建议我去娱乐公司做一下法务,再出来做律师。而在国内,我也有见过在娱乐公司做法务,再出来做律师的同行。
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想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一定要多做市场调研,搞清楚这个细分领域的工作内容和市场需求。
6. 您在读JD之前便开始经营自己的知乎账号,并且也在娱乐领域有过多个千赞回答,目前知乎已有46,000多名关注者。经营知乎账号是否对您的法律业务有帮助?
我倒没有从知乎上收获到客户资源,但很幸运通过知乎认识了很多勤奋专业的同行。比如说我认识一个知乎的律师,每天坚持在自媒体发布文章和视频,包括微信公众号、知乎、b站这些平台,他这样持续输出的律师是有一定的客户通过他的文章和视频主动联系他的。但是好好经营知乎还是有一些额外的小福利的,比如说会收到知乎的电影赠票、知乎纪念品等小礼物。
7. 对于想从事娱乐法的年轻法律人,您有哪些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