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樱桃种植视频_樱桃种植技术规程_樱桃种植技术视频春季管理

山东省栖霞市庙后镇丰卓联合社农民正在分选打包大樱桃。刘文文供图

4月下旬,山东烟台栖霞市庙后镇漫山的樱桃树已经开始挂果,当地农民期待着今年将是一个大樱桃的丰收之年。庙后镇位于栖霞市东部,四面环山,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辖区内的村庄都是山区村,多年来村庄发展较为滞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如何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是摆在庙后镇面前的重大课题。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提档升级

2017年,烟台市提出全域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化起来、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抱团发展、规模经营。但庙后镇的村庄大多不具备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上什么项目、立什么产业、如何促进集体和群众双增收,这些现实问题仅靠各村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经过研究,庙后镇最终做出大胆决定,跳出就村抓村的惯性思维,结合大樱桃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65%以上的产业发展现状,成立镇级联合社,把各村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展、整体提升。

2019年5月,镇党委通过“群众入股、村集体筹股、党委政府配股”的方式,创新“镇党委+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公司”模式,成立了栖霞市首家镇级联合社——丰卓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各村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加入联合社,以土地、苗木、机械、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按股分红、按劳计酬。联合社针对庙后镇大樱桃产业“人老”“树老”“品种老”“技术老”等现实问题,先期筹资2000余万元,在前罗坡村建设占地150亩的高品质智慧化樱桃示范园。在各村党支部的大力号召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联合社很快打开局面,村集体、群众入社热情高涨,全镇有28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入联合社,入社社员占全镇总人口的1/4。

丰卓联合社坚持高位谋划、高效组织、高标建设,设立办公、科研、观光采摘、冷藏加工、矮化培育管理等6大区域,主要聚焦品种培育、苗木种养、技术培训、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等一体化、全链条环节。同时,创新采取了“六统一”发展模式,即统一农资采购,以数量优势采购质优价廉农资,每年可为全镇社员降低生产成本300万元以上;统一技术推广,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了研学教育示范基地,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甜樱桃脱毒矮化砧木实验室及甜樱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基地,聘请山东省果品产业体系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泰山学者、著名樱桃专家等高端人才为指导团队,免除了樱桃种植的后顾之忧;统一质量标准,注册“富贵大樱桃”品牌,申请绿色有机认证,建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统一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评选及推广活动,先后获得“中国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镇”“中国优质大樱桃生产示范基地”“中国樱桃产业榜样一百品牌”等荣誉;统一销售渠道,成立大樱桃预处理中心,为“线上线下”大樱桃销售提供选、装、存、寄等服务,完整了大樱桃供应链体系。

目前,丰卓联合社已建成8个高标准乔化樱桃大棚、4个高端矮化樱桃大棚、1处先进苗木组培实验室、1个科技日光玻璃棚、6个现代育苗棚,年可培育优质矮化脱毒樱桃砧木100万株,优质新品种樱桃苗木50万株,产值达5000万元。丰产期后,各村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实现整建制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2020年、2021年,联合社两次召开年度分红大会,累计发放分红102万元,让广大干部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

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更新换代

一家富不算富,家家富才是富。联合社稳步发展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全域范围内大樱桃品质,让“靠天吃饭”的果农稳定增收?如何扩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影响力,让丰卓联合社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庙后镇再次面临新的发展考验。

庙后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试验种植大樱桃,目前露天果园面积仍占70%,大部分大樱桃依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石灰岩的地质条件使庙后镇大樱桃花期较早,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中旬,但此时气温不稳定,大樱桃极易遭受倒春寒危害,导致坐果率不高。到了5、6月份,降雨量又远超过大樱桃生长所需,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易使树体新梢生长量过大、营养消耗过多、花芽分化不充分,最终导致只开花不结果或产生畸形果,甚至影响下年产量。露天大樱桃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因自然条件造成的产量减少、商品性降低甚至绝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果品质量和果农收益难以保证。2021年春季,庙后镇升温快,樱桃花期早、成熟早,然而5月下旬的接连降雨,尤其是大樱桃成熟期得降雨,致使露天果园裂果率超过95%,果实大面积遭受病菌感染,缩短了樱桃的货架期,严重影响了果农收益。这次受挫让庙后镇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坚决破解大樱桃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想方设法为增收创立路子。

经过全国走访调研、聘请专家研讨,庙后镇因地制宜、优选项目,决定进一步扩大已在丰卓联合社实地试验两年的防雨棚设施栽培技术。这种简易设施栽培技术不仅可阻挡寒潮,预防冻害,缓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对大樱桃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降低大樱桃因气候原因产生的损耗,而且相较于一次性投入费用高昂的樱桃大棚,防雨棚这种简易设施成本相对低,群众可接受。推广防雨棚技术,符合庙后镇数十年来种植大樱桃的产业条件,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能够成为庙后镇大樱桃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经过三个多月的筹措,今年年初,庙后镇采取“镇党委+丰卓联合社+村”的模式开展防雨棚设施栽培项目试点推广。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大樱桃高质量发展办公室,出资从丰卓联合社购买“超级纺锤型”苗木,按每亩450棵、7个品种的配比,发放给10个先行试点村,由丰卓联合社提供搭建技术和管理指导,建立起10个防雨棚设施栽培示范园。“一年生苗木每棵10元左右,每亩450棵就是4500元,加之防雨棚建设成本1.5万元,每亩不到2万元就可以建起新果园。苗木第3年就挂果,第4年丰产,见效快、收益期长,丰产期单株“超级纺锤型”苗木产量在5-10斤,按照亩产4000-4500斤、每斤大樱桃15-20元的水平来看,每亩能挣5-6万,收入十分可观。”首批示范园的果农给我们算了一笔收益帐。

示范园的建设把最成熟的种植模式送到了群众地头,既让果农在本村就能亲身感受到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效益,又能直观认识到自家大樱桃更新换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每家每户都学会防雨棚栽培技术,我们以后可以建起50个、100个防雨棚,每家每户收入都多了,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啊!”丰卓联合社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

通过多年探索,庙后镇形成了“丰卓联合社提供苗木、技术、服务→政府从丰卓联合社购买苗木→村庄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带动群众购买丰卓联合社的苗木和防雨棚材料→丰卓联合社盈利后分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社效益扩大、影响扩大”的大樱桃产业闭环发展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全镇大樱桃更新换代。

深耕大樱桃传统农业,联动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庙后镇切实以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努力把产业做精、把品牌做响、把市场做大,让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蹚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