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集群,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素有“中国秀珍菇之乡”美誉的罗源,走出了一条科技化、合作化、园区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一朵朵小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伞”,千千万万个菇棚和厂房,拼出乡村振兴的“最美版图”。
工厂化出菇棚升级改造 秀珍菇搭上“科技快车”
罗源县起步镇创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菇棚里,一朵朵肥嫩的秀珍菇“探头探脑”,公司负责人钟则銮带领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采菇、包装、发运,公司平均每天可产秀珍菇2000千克。“以往十月份的时候,基本是要采摘最后一拨秀珍菇了,现在采用液体菌种和智能化工厂生产,一年四季都有菇可采。”钟则銮高兴地说。
从单双季出菇到四季采收,可喜的变化得益于菇棚的升级改造。近年来,罗源县大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科技化,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扶持,以龙头企业为示范,推广带动食用菌企业建设智能化菇棚,实现全年生产。
“传统菇棚受气候和季节影响较大,产出的秀珍菇质量不稳定。菇棚升级改造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走进秀珍菇标准化种植菇房,温暖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宽敞整齐的菇床上,秀珍菇如雨后春笋般竞相从培养料中冒出。据介绍,基于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菇房具备远程智能控制、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功能,可实现对菇房内的湿度、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等远程自动化控制,通过精密监测与数据化管理,实现食用菌生产的工厂化和周年化。
对工厂化出菇棚的升级改造,成效显著。实现了工厂化、周年化生产。对生长参数的控制结束了菇农靠天吃饭的时代,降低了菌包的感染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菌菇品质。秀珍菇的品质得到大大提升,菌盖圆小厚实、更具弹性、颜色更深,外观更符合大众的要求,A级菇的比例由原来的40%-50%提高到80%;增加产量。单袋单潮产量由原来的2两提高到4两,年总产量提高15%。
“手机种菇”更轻松 海鲜菇置身智慧菇棚
“技术人员通过一部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远程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实现‘手机种菇’。”在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谷农业)的物联网控制中心,总经理于艳轻点鼠标,40多间养菌房和菇棚的监控信息、数据信息及自动报警信息在大屏上一目了然。
2019年,随着智慧园项目的完成,百谷农业的物联网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升。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搭载互联网通信技术,将生产车间的摄像、传感器、控制器、机器等与员工联系在一起,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远程管理控制,让员工实时监控生产车间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实现高效快捷的生产经营。
“得益于精细化管理,一袋菇从往年的0.8斤长到现在的1.2斤,预计今年产量可增加30%-50%。”于艳介绍道,目前,百谷农业日产菌包2万袋,日产海鲜菇鲜品达12吨,年产值40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温州、台州等国内各大城市,同时出口东南亚各国。
此外,百谷农业与福建农林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胡开辉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组建了百谷团队,通过“研发中心+专家技术团队+研究生+企业+技术员”的示范推广模式,公司不断引进培育新品种,栽培技术水平及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专家技术成果在企业的就地转化与应用。
攻坚克难敢于尝试 绣球菌落户起步镇
在罗源县起步镇“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的出菇房内,晶莹剔透的绣球菌宛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色绣球花被整齐地码在架子上,惹人喜爱。
绣球菌是世界上唯一的阳光蘑菇,每天需要10个小时以上照射时间,生存环境要保持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和菇农们以往的种植习惯完全不同,培育难度很大。
2020年7月,福建珍菌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400万元,启动建设“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采取工厂化栽培技术,选购优质专业制冷设备、雾化系统及装袋系统等生产相关设备,通过智能控温、控湿、光照等全方位“哺育”,为绣球菌打造“新家”。经过一年的频繁试错,不懈努力,素有“万菇之王”美誉的绣球菌在罗源县栽培成功。目前实现日产1万袋目标,热销省内外。
“万菇之王”在罗源县起步镇“安家落户”,亩产值较传统的秀珍菇品种翻了两番,一期项目产值一年达到3000多万元,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种菇企业积极准备转型,改建智慧化工厂,投身绣球菌种植行列。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点燃发展“主引擎”
在罗源县,为了加强产业技改升级,有的企业延伸加工产业链条,从台湾引进“低温脱水即食产品”加工生产线,通过精深加工方式,将秀珍菇制成即食休闲食品或菇类罐头等原料,提高产品附加值。有的企业借力现代化技术,建成配备自动化装袋生产线、无菌净化车间等在内的设施化栽培现代农业园区,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增添新的活力。
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升级步履不停。
建立食用菌品牌培育计划。罗源县发挥3家市级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罗源秀珍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运用推广工作。在罗源县重要路口、区域,规范设立宣传标语。携“罗源秀珍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福建)食用菌产业博览会,提高品牌知名度。
搭建“线上+线下”联合宣传平台。罗源县在“线上”参与“县长带你买好货”活动,并开设“菌之路”直播间,持续带旺罗源特色农产品。“线下”联合县域连锁餐饮机构开发“十大食用菌菜肴”,并打造成品菇、鉴菇、制菇体验中心。
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入。争取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用于补齐产业短板。在金融服务方面,依托“政银担”“菌菇贷”金融服务,已推荐农业企业白名单11家,切实帮扶农户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扩产增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罗源县在抓牢秀珍菇产业的同时,科学谋划,积极探索,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更多适合栽培种植的食用菌品种。越来越多的智慧菇房正在代替传统大棚,越来越好的食用菌品种落地生花,越来越响的特色品牌为人熟知,罗源交出了一张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满分答卷”,而更多科技兴菌、品牌强菌的故事将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