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我们成功试种绣球菌,目前实现日产1万袋目标,福州、郑州、台州等省内外地区的订单非常多!”6日,在位于罗源县起步镇的福建珍菌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于艳捧着一簇簇颜色洁白、朵形完整的绣球菌高兴地说。据悉,这是被誉为“万菇之王”、经济价值较高的绣球菌首次在罗源县种植成功,为该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和菇农增收致富增添了新动力。

罗源县是食用菌大县,但菌种主要以秀珍菇为主,“罗源秀珍菇”是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然而,秀珍菇种植技术门槛不高,菇农们打破长期单一种植品种瓶颈的愿望十分强烈。

绣球菌是引进的新目标——这一菌种因形如巨大的绣球而得名,是世界珍稀名贵的药食两用食用菌,市场售价高,有的地方甚至按朵卖。在药用方面,已经被一些上市药企看好是在抗癌、激活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的“种子选手”。

不过,绣球菌的引种可不容易。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阳光蘑菇,它每天需要10个小时以上照射时间,这与菇农们常年种植秀珍菇的经验完全不同,而且生存环境要保持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培育难度很大。

龙头企业“打头阵”。2020年7月,福建珍菌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400万元,启动建设“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采取工厂化栽培技术,选购优质专业制冷设备、雾化系统及装袋系统等生产相关设备,通过智能控温、控湿、光照等全方位“哺育”,为绣球菌打造“新家”。

科技专家来助力。于艳介绍,绣球菌种植初期,出现了菌包大范围不出菇或不正常出菇等问题,罗源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立即与福建农林大学胡开辉专家团队取得联系,第一时间邀请专家团队实地察看,找到了菌种老化及感染等问题的原因。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种,“万菇之王”在起步镇“安家落户”,亩产值较传统的秀珍菇品种翻了两番,一期项目产值一年能达到3000多万元,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有7家种菇企业纷纷产生了加入绣球菌种植行列的意向,开始改建智慧化工厂,积极准备转型。

党委政府及时送来了金融“及时雨”。起步镇党委书记肖用良介绍,镇里用好用活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的1000万元资金,积极争取60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资金,结合“菌菇贷”等金融服务,争取“整镇授信”2.7亿元,帮助菇农扩产增资,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升级,为当地乡村振兴打造产业支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