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下午,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进行分组审议。省委书记王宁参加曲靖市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总结推广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党组织抓产业、促增收的做法,复制形成更多的“白雾村”。
白雾村,是一个充盈着历史文化韵味的古老村庄,岁月悠悠,历经千年沧桑,这里曾是繁华过往的代名词,却又一度尘封于岁月中鲜为人知。
如今,白雾村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分层分类实施增收措施,走进振兴发展的新时代,频频走上荧屏、见诸报端,成为关注的焦点。
万里京运第一站
白雾村,位于会泽县娜姑镇,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村,村落依山而建,溪水中流,因秋冬时节云雾缭绕,缥缈变化,掩映村舍,故得名——白雾村。
历史上的白雾村八方辐辏,商贾云集,人们在此垦农田、开山路、筑城墙、建寺观、办教育,可谓百业兴旺,欣欣向荣。明清时期,滇铜供给占全国总量的八成,而经过白雾村运出的东川府铜占滇铜的76%,白雾村作为南铜北运的首站,被称作“万里京运第一站”。一时之间,白雾村热闹非凡,客栈、会馆、丝绸铺、典当铺等应有尽有,文官武将、富商大贾、贩夫走卒、矿工匠人络绎不绝。
白雾村因铜运而繁盛,走在白雾街上,人们根本不用去资料典籍里追寻这个昔日重镇的历史,一字街上那些鳞次栉比的会馆、寺庙、马店、驿站,便是最好的见证。这些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建筑,让人瞬间回到驼铃声声、商贾络绎的马帮时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雾村昔日的繁华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地少人多矛盾加剧、村庄环境卫生每况愈下、古村保护与开发任重道远……2016年被确定为贫困村,这座“万里京运第一站”的历史文化名村戴上了“贫困帽子”。
一切为了群众增收
白雾村有村民2454户6626人,人多地少,村党总支在深入分析全村资源资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了“梁子能源坝子菜、农旅融合促振兴”的总体思路,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白雾村人地矛盾突出,如果全部依赖土地,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想致富。”村党总支书记方洪周说。
解决“人”的问题成为摆在这个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大难题,白雾村抓住沪滇劳务协作等机遇,盘清“人”资源,发展劳务产业,对全村劳动力开展就业对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一条龙”服务,提高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每年都有2200余人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务工,年均实现务工收入5800余万元,“白雾施工队”“白雾厨师”逐渐形成品牌。
同时,多方发力,确保留下的人能就业、有收入。白雾村积极盘清“山、水、地”等资源,发展光伏、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等,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与华电道成有限公司合作,流转荒山荒坡410亩,发展光伏产业15.26兆瓦,有效实现“荒坡生金”。争取沪滇协作资金1150万元,建设稻虾、稻蟹养殖基地1100亩,年均实现产值1600余万元,曾经荒废的冷浸田变成“聚宝盆”。发挥坝区水利条件好、土地平整优势,发展绿色蔬菜基地1100亩,年均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
白雾大葱,是娜姑镇独具地方特点的冬早蔬菜品种,种植历史久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种植大户王勇2011年返村创业,选择了祖祖辈辈都在种的大葱作为发展的产业,他一口气租下了10亩地,全身心扑在了大葱种植上。“白雾的大葱青脆甜,市场口碑好、销路好,每亩一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王勇说,在家乡做事,虽然钱挣得不多,但能照管家庭,还能带动一方产业和部分群众。在像王勇等大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尝试在自家有限的土地上多种一些大葱,增加一份可观的收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石松在调研中多次强调,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路子。
白雾村是如何把利益最大程度留给群众的?
白雾村建立了以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为主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农户具体情况分类实施帮扶——对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农户,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提供种苗及5万元以内的小额贴息贷款,带动260户农户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稻、小龙虾等产业;对土地少、有劳动力的农户,415人培训后进入产业基地务工,每年务工总收入636万元;对土地多、无劳动力或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产业基地流转土地2000亩,带动170户脱贫户种植蔬菜,户均增收3200余元;对土地少、劳动力弱或无劳动力的农户,利用村集体经济开发公益岗位20个,户均增收9600元。
王勇除了卖自己种植的大葱,还收购其他村民种植的大葱。他表示,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在除去成本的前提下,都是把最大的利润让给他们,让大家尝到种植大葱的甜头,才能有规模、有市场竞争力。
搭乘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春风,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白雾村于2020年脱贫摘帽,去年人均纯收入达14861元,其中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323元。
文旅融合未来可期
木质的大门、风化的墙砖、精美的雕刻、屋檐的铃铛以及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历史带走了白雾曾经的繁盛,却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005年白雾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走进白雾村,可以真实感受到千年古村的沧桑与厚重,远非几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的匆匆一瞥就能替代。
如何让历史文化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宝贵财富?考量着当地决策者的智慧。近年来,白雾村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量实践,催生了一批历史文化旅游新业态,擦亮了历史文化名村的招牌。
白雾村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复一批破损严重的古建筑,新建景观走廊、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扶持发展一批客栈、农家乐、特色小吃店;开发田园垂钓、稻田风情摄影、山巅观星露营等新业态;深入挖掘当地的马帮、农耕等文化元素,举办石榴文化节、重走铜运古道等活动,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带动部分农户发展手工业,户均增收4500元。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财富,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遗产,用好这些财富,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方洪周说。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农业、文化、旅游相互融合,良性发展,历史文化带来的效益逐步显现。
在老街上的谢记凉粉店,每到节假日就一座难求。女店主周永莲介绍,自己家三辈人都在这儿卖凉粉,是百年老店。随着白雾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这儿的游客也随之增多,周永莲凉粉店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000碗。
重教重文,是当地的传统。白雾村幼儿园园长李景玉多年前弃商从教,创办了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在正常教学内容之外,他还开设了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引导孩子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树立文化自信。“教育会影响一方百姓,所以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李景玉常说的一句话。
繁华已逝、古风犹存。清晨,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听着屋檐的铃铛在风中摇曳的“叮咚”声,诗和远方走在一起,历史和未来行在一道,开始新的征途。
曲靖日报记者唐开虎 通讯员刘娟
短评
从实际出发
杨志刚
农村的事情,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而白雾村就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文旅产业……多点发力促农增收,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
白雾村的增收之路,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葱有名,就种大葱;人多地少,就把人送出去打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就做好文旅产业。
“复制”白雾村,就是要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制约增收的主要矛盾,调动积极因素,破解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