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进入“十四五”时期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要确立新思路、采取新举措、补足短板,充分发挥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存在的4大问题
各地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工作开展时间短、任务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园区建设考核和验收标准脱离实际等问题。
1、主导产业同质化倾向严重,深陷低水平竞争陷阱。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的选择主要集中于果品产业和蔬菜产业,造成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的原因,一是部分园区对主导产业的定位不明晰,本地特色资源挖掘不充分;二是农产品下游产业链的开发程度不高,农产品附加值低。
2、配套措施不足,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一是土地规划管理的滞后难以满足园区一二三产业布局对土地的需求;二是园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的布局;三是人才引进力度的不足,使整个园区的管理水平低下。
3、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是对农业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潜能挖掘不够充分,难以提高园区农业产业的经济价值;二是对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难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群;三是产业园与周边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的发展缺乏紧密的联系和有效衔接,无法带动周边区域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考核和验收的标准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考核和验收总产值标准设定过高,导致大多数产业园区很难达到该目标;二是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类型没有明确的分类;三是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考核指标与实际存在较大差距。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8个新思路
1、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核心在于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产业生态化,一是要承担起培育现代农业优势产业的任务;二是要推动传统农产品向特色、精细、绿色、标准、品牌等方面转型;三是要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四是要推动园区的产品农业向功能农业、加工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方向转型。
产业园的农业产业一是要建立以农业供应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要建立以生态、观光、康养等为特色的康养农业结合的产业体系;三是要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普与农事教育、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
2、强化科技支撑,助力农业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业态孵化、科技创新及推广的引领功能,围绕农业数字化、智慧农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研发推广和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技含量。
一是要聚焦生物智能育种的研发推广,发掘优质种质资源、选育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建设良种研发和繁育基地;二是要聚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设施装备,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三是要聚焦数字化和智慧农业与大数据项目的建设,逐步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安全溯源的智慧化和可控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四是要聚焦低碳农业,加强农业减排低碳关键技术的研究,带动我国现代农业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
3、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布局园区化、功能生态化。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重点主要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展开。对于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资金和技术优势的沿海和城郊地区,可大力发展外向型、技术资金密集型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于农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大品牌农业优势的粮棉油生产区,可大力发展以带动粮棉油加工为主导的农业加工产业园;对于农业资源环境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可大力发展以农业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等。
4、明确产业园分类。要充分发挥产业园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发展优质、生态、高效、高值、安全的现代农业为出发点,兼顾社会效益,助力园区发展准确定位,突出主攻重点。高效高值的农业产业园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重点挖掘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利用山地、丘陵、缓坡、滩涂等非耕地资源,发展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与文旅结合等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群,并以市场经济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经营农业产业,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产业的示范和推广基地。
5、提高产业园的四项能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要突出“科技引领、技术集成、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机制创新、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着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耕地产出能力、农业内源性和外源性发展能力、农业工程应用创新能力。
一是要提升产业园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打破产业园区限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建有地方农牧品种特色、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园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机构,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产地环境清洁行动等,提高种地质量和产出水平,提升产业园农业内源性和外源性发展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生态高值特色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效益,逐步提升农业内源性发展能力,推动产业园外源型效益农业跨越式发展;四是要提升农业工程应用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工程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提高农业工程技术在产业园中的贡献率。
6、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要在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同时,协同开展省级、市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工作,一是要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机制,整合中央、省、市、县财政奖补资金,结合各级配套资金及涉农财政专项资金,全面推进四级产业园体系建设;二是要构建四级产业园的互动交流机制和产业联动机制,以产业链条为纽带驱动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协同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推动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工作,带动整个县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
7、加强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一是要培育具有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挥园区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充分发掘当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立足地方特色,避免区域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二是要以市场为载体,延长园区产业链,创建资源与市场联结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农户、科研人员的技术对接和利益对接,形成以龙头产业为核心,包含来料供应、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市场销售的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
一方面,园区内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形成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
8、做好“四个示范”推动各地现代农业建设。要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市场准入和农村市场营销网络的有机结合,在综合示范的基础上实现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监控,带动区域农业集成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要做好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示范。大力发展优势明显、附加值高的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做好优质功能粮食产业生产的示范;二是要引领各地区品牌农业的示范。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大力推广“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