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阳光、快乐、大方,但并不是每一位孩子生来就能这样。XX在小班刚入园的时候,比较内向,甚至有些孤僻。他基本上不爱理人,不向任何人问好,无论谁多么热情地打招呼,他基本上都是不予理睬。为此,我们作为父母也比较着急,但是着急没有用,关键是我们必须采取有效行动,来引导XX朝着快乐、热情、大方的方向发展。
一、只有我们尊重了孩子,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孩子的爱和尊重做了一个最好的总结: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真诚相爱,体察对方的困难和需要,不倦地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影响另一个人,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手段,孩子从中就会培养出善良、信任、安全。我们要尊重孩子,绝不粗暴对待孩子,我们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注重孩子规矩和行为之间的偏差。同时教育孩子尊重人,必须教育孩子尊重人的意愿、利益和向往。
有了这样的理念,我和妈妈首先在任何时候都没强迫孩子向别人问好,任何时候也不会因为他不问好我们生气或是认为不正常。我相信这些理念和行为创造出了宽松的环境,他首先感觉到他的行为是被我们接纳的,他自己是得到了充分尊重的,他感到任何时候在家里或外出他有安全感,他的表现是轻松和自然的。我们也没有因此而让孩子心灵感到压抑。孩子也只有在安全与尊重的环境中,才有各种有效的抓手,不懈的努力终将迎来花开。
二、身教重于言传,引导必须得有具体方法
我们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知道很多标准,但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我和妈妈会经常交流有哪些更好的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边界。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非常用心的。
首先是妈妈常常说一句话“我儿子笑起来真好看”,尤其是当XX有微笑的时候,我们更是及时鼓励。慢慢地,XX脸上灿烂的笑容越来越多。
其次,我们大人带XX出门的时候,都主动热情跟邻居朋友打招呼,亲切的笑容、温暖的话语、热情的问候,我相信这些点滴都印在XX的记忆中。慢慢地,他见人不会扭头了,慢慢地,他开始向熟悉的邻居问好了。渐渐地,一切自然的笑容与问候都成为了他的习惯。他甚至在中班和大班时,在老师迎接他入园的时候,他自创了一套标准的“鞠躬问好”,一切大方得体。
三、故事引导社交,寻找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
我相信童话故事是对小孩非常有效的心灵引导方式。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的独特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童话形象在孩子思维中的影响非常强大,儿童在给周围的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还能发现真理。
从两岁左右,我们就不断给孩子讲故事和阅读各种儿童读物,在童话故事中,他不仅吸收了丰富的幻想元素、大量优美的语言,更是从中逐步理解了生活的一些规则与真理。尤其是这几年的幼儿园期间,他反复听了《青蛙弗洛格》系列,《思凯瑞童话》系列,这些故事启迪他交朋友的重要性与方式,不同的性格如何与人相处,以及社交的快乐。
XX在小班甚至更小的时候,他与小伙伴的玩耍是一个问题,适合玩的小朋友太少,他有时也不太合群。但是妈妈很坚持给他找小伙伴,想尽各种办法在小区或小区外找活动,从篮球到画画、从骑车到玩游戏,渐渐地,XX的小伙伴越来越多,更高兴的是到现在,小至三岁,大至十岁的小朋友,XX都可以和他们开心愉快地玩在一起,有时候XX甚至可以成为游戏的主持人。
四、点滴积累,孩子就会自信与大方起来
内向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他们会感受到自己能控制的局面太少,自己的能力很弱,如不加引导,孩子将来成长中就会显得悲观与消极。我们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在成长,他要觉得自己能、自己行。我们需要营造一种环境,营造孩子经常能体验成长和成功的经验,慢慢地,他就自信了。
XX之前不愿意登台露面,更不愿意参加故事比赛等。一是感谢老师们在幼儿园里的晨谈做播报员活动,让孩子有了自信和经验积累,二是我们在家买了一个小黑板,让他在家里上课。所有课他都是“老师”,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都当学生,所有的主题都由他选择,语言他可以任意组织,所有的“学生”都服从他的命令。渐渐地,他的语言丰富起来,能自行组织很多契合主题、条理分明的上课内容,他表情、肢体语言也丰富起来。我们感受到他的自信与表达在不断进步。
有了这些基础,XX在今年也可以主动报名参加周一晨会升旗仪式的主持人选拔,他也认真训练,真正登台的时候我们也觉得他沉着、大方,主持非常成功。
我坚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软环境和他的感受无比重要,如果我们给了孩子安全和宽容,我们接纳孩子,尊重孩子,他们就具备了最好的成长条件。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以及要求孩子马上改变,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坚持改善从点滴开始,相信孩子会随着时光不断成长,终将会成就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