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为代表的平安银行水电扶贫模式,亮相达沃斯论坛,打开了全球了解中国精准扶贫进展的一扇窗口,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提供了“样本工程”。
文/陈纪英
版面/大海
一个是全球瞩目的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一个是刚刚亮相达沃斯论坛的全球减贫样本,它们相遇在了金沙江流域的白鹤滩。
鼠年春节前夕,白雪皑皑的瑞士达沃斯,为时三天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上,消除贫困是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来自平安银行的水电扶贫模式,成为“高质量发展与消除贫困分论坛”的分享案例。
与瑞士相距8000公里的川滇边界,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依然在火热施工——这个水电站,也是平安银行“水电扶贫”模式的典型代表。
长达2316公里的金沙江,如同一道蜿蜒的利刃,把横断山脉生生劈开,汹涌澎湃的江水流经白鹤滩时,猛烈敲打山崖,声回数里而不绝。
水势凶猛,难以驯服,却可借势而用。2013年动工的白鹤滩水电站项目,是世界在建规模第一的巨型发电站。待到2022年完工发电之时,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全球第二大水电站,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流域防灾抗洪能力。
分居激流两侧、隔江而望的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巧家县和四川宁南县,62万群众将因此获益、10万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步受惠。
因此,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波澜壮阔的大国重工,也是情系民生的扶贫工程,如同恢弘壮观的中国精准扶贫交响乐上一个闪亮的音符。
金沙江畔的大国重工
金沙江畔长大的村民曾华敏,听不懂那些拗口的电力术语和发电数据,但家里的小账本,他算得清清楚楚。
过去,他外出打工,一月三四千,夫妻分离,孩子留守,除去来回路费后,一年攒不下几个钱。
现在,他和妻子双双来到到白鹤滩施工区工作,家门口打工,全家团聚,收入也提升了,俩人每月能赚七八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为长效的扶贫手段。当地村民来到白鹤滩施工区工作后,一人就业,三四口小家可以轻松实现脱贫。截至2019年11月,巧家县有超过7300人参与工程建设,占白鹤滩项目参建总人数的56.15%。
白鹤滩水电站施工现场
就业安置之外,职业培训同步而行。白鹤滩施工区的工人廖洪祥,接受完系统的焊接培训后,成为了技能傍身的技术工人,月薪从4000多元涨到了12000元。
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项目的新进场民技工岗前培训累计达到19000余人次,包含特殊工种人才1070人次。一大批只会干苦活干重活的农民工,培训完毕后,蜕变为了大国工程的能工巧匠。
其中,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公司在会宁县举办的特殊工种、电焊技能等培训,覆盖了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87人;在巧家县举行的蜜枣种植、畜牧养殖、创业技能等培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280 人。
钱好赚了,路也好走了。
金沙江两岸山高水深、峡陡路窄、交通不便。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公司陆续硬化、升级、改造了水电枢纽附近的省县乡村道300多公里,两座宏伟的新建桥梁也拔地而起,交通条件大幅提升。
搬迁之前,白鹤滩镇水塘村村民艾白春住在四面是山的深山窝里,去一趟镇里,得走3个小时山路。娃娃上学路太远,小小年纪只好住校,周末回家。
2018年9月,艾白春从祖祖辈辈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里搬出来,搬进了安置点140多平方米的新家。
安置户们的新家,是一栋栋明黄色的二层小楼,整洁干净,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小区旁边还配套建有活动场所、农贸市场、商用门面。
“购物、看病、上学,也都方便了”,艾白春很是满意。
在工业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的巧家县,白鹤滩水电项目是本县最大的工业项目,堪称“聚宝盆”。
从就业扶贫到基础设施改善、区域经济发展、财政税收贡献等等,白鹤滩水电站,由此成为了撬动两县精准扶贫大计的长效支点。
水电扶贫的平安样本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规模、施工难度、发电效益均居世界前茅,其前期投入之大,也居世界前列,总投资高达1785.99亿元,投资回收期长达23.4年,离不开金融手段的助力支持。
2018年12月3日,平安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承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30亿元扶贫短期融资券,并投资其中的15亿元。该项目是全国单笔金额最大的非金融企业扶贫债,也是全国首单央企扶贫债,获得了银保监会点赞,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2020年新春伊始,平安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再次为三峡集团承销30亿元扶贫企业债,其中9亿元将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周边的精准扶贫,预计惠及云南巧家县群众6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余人。
如今,启动于2018年的平安银行“水电扶贫”模式已在全国开枝散叶,“扶贫贷款+开发性融资”双道并行,已经广覆西江、澜沧江、雅砻江、桂江、丽江等多个水域,陆续在广西的百色和河池、云南盈江和昭通、云南巧家、江西寻乌、三区三州的雅砻江等区县落地。
以资金输血支持水电开发,将“沉睡”的农村水能资源转变为地区发展优势,只是水电扶贫模式的起点,平安银行还通过系统的扶贫举措,搭建“基建、供能、赋能、造血”一体化水电扶贫生态圈,现已发放水电扶贫资金39.8亿元,帮助企业吸收劳务用工2000多人,销售扶贫农产品500余万,惠及1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路修好了,新房子住上了,移民搬迁工作忙完了,巧家县鱼坝村村书记万吉祥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如何致富上。这个困扰他多时的难题,在平安银行的培训班上找到了答案。
2019年1月14日,平安银行组织举办的第一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在广东佛山开班。万吉祥受邀和其他40位分别来自17个国家贫困县的致富带头人,一块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课堂上,系统的产业政策、互联网营销、脱贫技术等培训内容,课堂外,前往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的参访经历,都让万吉祥深受震撼。
回到村里后,他专门召开了学习会,向村民分享了培训内容。万吉祥还运用培训班所学,按照“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筹备建立养牛场,为移民搬迁的失地村民找到了养殖致富路。
平安银行“一村一品”的消费扶贫模式,也在鱼坝村落地生根。
巧家县特有的小碗红糖,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鱼坝村的特色产业。
村里每年种植甘蔗面积约1000余亩,年产甘蔗8000余吨。以甘蔗为原料,村民们利用祖传的柴火牛尾灶古法,手工熬制原生态无添加的巧家小碗红糖,年产量100余吨,自晚清以降,远近盛誉。
过去,受限于交通条件,当地的小碗红糖大部分都销往巧家县城以及对岸的宁南一带。现在,小碗红糖可以登陆中国平安自有的线上渠道,以及平安银行牵线搭桥的外部电商平台以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蔗农糖农得以增收致富。
鱼坝村的脱贫致富案例,只是窥探平安银行系统扶贫的一个窗口。
致力于精准长效扶贫的“村官工程”,是中国平安集团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钦定的“重点工程”,“用我们的经济能力、科技实力和智慧心力,将‘村官工程’成熟的扶贫模式、经验推广至更多地区、更多领域,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帮助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中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贡献平安银行的力量。”
如今,以白鹤滩项目为代表的平安银行水电扶贫模式,亮相达沃斯论坛,打开了全球了解中国精准扶贫进展的一扇窗口。
过去70多年间,中国8亿多贫困人口陆续脱贫,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脱贫,不仅是中国的民生工程,也是全球化共同面对的挑战。联合国开发署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 (MPI)》显示,全球仍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
面对严峻的全球贫困问题,水电扶贫模式亮相达沃斯,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提供了“样本工程”。
未来,类似的水电扶贫模式,不但持续在中国开枝散叶,其中蕴含的长效扶贫智慧,也有望输出全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再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