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罗氏农机专业合作社顺势而为,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多措并举,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对提高当地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扩种油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顺势而为成立合作社
绵阳市游仙区新罗氏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回忆成立之初,合作社理事长罗萍心有感慨。当时正值“5·12”汶川地震后第一年,家乡人员大量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当地的机械化水平又相对落后,到了耕种和收获的季节,老百姓到处找农业机械,很多人来找正在一家农机维修部工作的罗萍帮忙。于是,罗萍产生了把老百姓的闲置农机聚拢起来、组织成立一个专业的农机服务团队的想法,这样既方便老百姓找农机,也方便农机手找活。说干就干,罗萍找来5个微耕机手,将想法全盘托出,大家一拍即合,绵阳市游仙区新罗氏农机专业合作社就这样成立了。当年底,合作社的机手每人实现分红2000元,大家觉得这个路子不错,是一个可以做的生计。合作社陆续吸纳新的成员,至2020年时拥有成员106户,有收割机170台、拖拉机200台,长年在外作业的机具达30余台,成为绵阳市游仙区最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保持至今。
二、审时度势探索油菜生产服务新模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要求不断提高。乘着乡村振兴及国家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东风,合作社大力拓展社会化服务,仅油菜服务面积就从每年2000亩递增到1.3万亩,服务半径从周边5公里幅射至30公里,业务量翻了约5倍。
为提高合作社服务油菜生产的能力,不与服务小麦生产抢农机,不耽误油菜生产进度,2016—2022年,合作社购买油菜专用割台6台,可满足3万亩油菜分段收割;购买油菜专用收割机20台,可满足各种油菜的直收;购买大型旋耕机30台,用于油菜地及冬闲地的整理;购买大型植保无人机10台,用于解决大面积油菜的疫病防治;购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20余台,用于条件恶劣地块的疫病防治;购买油菜移栽机3台,用于油菜的移栽作业。
尽管合作社添置了不少农机,但因为油菜育苗及管理时间较长,不能大面积进行播种服务,导致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无法及时跟上。2021年,为进一步减少油菜生产人工投入和成本开支,同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合作社开始探索油菜生产服务的新模式。合作社购买了先进的气吹式油菜直播机,可由电脑控制出种及出肥量,成行地快速将种子种下去,这样水稻田收获稻谷后能够很快直播油菜。采用这一新模式,合作社当年就服务油菜播种3000亩。2022年稻谷收割后,合作社又承接了1.3万亩油菜直播业务,新购买10台气吹式油菜直播机。2022年,通过为油菜生产提供统一管理、统一播种、统一旋耕,合作社增加收入180万元,机手人均增加收入2万余元,为油菜种植大户每亩节约成本80元。油菜直播成为了当地油菜种植大户首选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合作社、农户、机手等多方共赢。
“我们相信,通过2022年的实践,合作社在油菜服务上会积累更多经验,为2023年的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油菜扩种增产贡献自己的力量。”理事长罗萍信心满满地说。
三、高瞻远瞩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
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百余户成员抱团取暖,罗萍深深地体会到农业发展离不开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她对合作社发展的路子有了坚实的方向和明确的规划。接下来,合作社将继续紧跟科技前沿,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将服务延伸到油菜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油菜产业化水平,成为全省领先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是补强环节,打造育苗基地。鉴于目前游仙区育秧育苗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2023年,合作社规划打造川西北最大的育苗基地,预计投资60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硬件设施打造,100万元用于软件设施配套,建成后年可提供10亿余株苗木,涵盖秧苗、蔬菜苗、花卉苗、果树苗等,产值达8000万元,服务范围覆盖川西北地区。
二是规范办社,培养农机大户。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工作思路,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科技化水平。建立机具管理、推广、培训、维修、信息等方面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合作社人才培育,加强对成员的引导、规范、扶持与服务,培育一批典型并发挥其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其他成员。加强合作社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技能培训,强化组织领导力,促进合作社队伍建设和规范提升,实现合作社建设规范化、运行市场化、效益高效化、发展持续化。
(本文由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新罗氏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材料,本刊编辑康晨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