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5月23日电 题:三江源头“牛博士”:“投入性”养殖造福牧民回馈草地
作者 潘雨洁
“牧民们都希望养牦牛致富,但有人养了一辈子牦牛,还不会养牦牛,”近日,青海省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宋仁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三十多年间,宋仁德在三江源头广阔高寒草场的深处走访牧户、考察交谈,致力于当地生态畜牧业研究。他认为,牲畜品种、营养、疾病控制、产品加工,都是影响养殖收益的重要因素。
1989年,宋仁德作为中国农学会研修生赴日本留学,亲眼目睹国外舍饲畜牧水平,他感到国内“难以望其项背”:“日本机械化程度高,电脑会根据牛的体重和产奶量配料;而那时候国内的规模化养殖场饲料加工饲喂、挤奶等各环节全靠人工,品种改良培育的理念也落后。”
图为宋仁德(左二)为牧民送去饲草。受访者供图
博士学成归国后,宋仁德回到故乡青海,选择去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玉树地区工作,“读书深造不仅为自己,更要对国家、社会有帮助。”
“在牧区,养近百头牛的人家比比皆是,但出栏太少。”据宋仁德长期观察,由于四季营养不均,母牦牛两年产一犊甚至三年一犊,“不能光看养了多少头牦牛,而要适当地把买牛的钱匀出来买草,让母牦牛强壮,使其及时发情、配种快,才能提高繁殖率。”
“实际上,不管是分散放牧还是合作社集中养殖,掌握科学的理念、方法才是关键,”宋仁德认为,这并非一蹴而就,需长期坚持、由一户示范带领一村,培养牧民的“投入性养殖”观念。
“牧民们通常认为,牦牛的自然死亡不可避免,但一头牦牛长到四百公斤要吃多少草?”宋仁德打了比方,“辛苦养了六七年,没产生经济价值又破坏了草场,”所以,牧民们应该学会通过补饲提前出栏,同时及早进行预防性驱虫,降低死亡率。
“四季轮牧,是逐草而居的牧人们千百年承袭下来的智慧,”在宋仁德看来,牧草会与家畜协同进化,“牧草也长脑子,”他打趣说,“四季草场上草长法不一,如果一直在同一片草场放牧、牲畜量过载,草场就会退化。”
图为宋仁德(中)在牧区查看牦牛养殖情况。受访者供图
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撂荒地”上,宋仁德种植高产燕麦饲草,创玉树地区燕麦青干草历史亩产纪录,“高原砂土肥力低,适合种燕麦,可以喂家畜,价值高、成本低,也利于草场保护。”
近年来,青南地区冬季屡遭雪灾,一次,宋仁德驱车赶赴灾情最严重的玉树州杂多县,“车在翻山时,在陡坡上倒着往下滑了20多米,下面就是‘悬崖百丈冰’,”至今想起,他仍心有余悸。
“晚上,我们熬夜编制出雪灾后牦牛藏羊补饲方法及疫病防控指南,第一时间发给各村牧民,”宋仁德回忆,“主要介绍草料喂多少、怎么喂、注意事项,饲喂不得当反而会造成牛羊死亡。”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宋仁德指挥团队对市区和周边乡镇的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为14万头犬、牛羊紧急接种狂犬、炭疽疫苗,有效防止了“大灾后有大疫”发生。
新冠肺炎疫情后,宋仁德建议当地建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人畜共患病的源头多在动物身上,加强源头防控、补充基层兽医人才和采样检测分析设备,有效降低感染率,可为国家节约大量救治成本。”
今年,“玉树牦牛”和“扎什加羊”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作为优良家畜品种在全国产区推广,宋仁德希望,“牧民通过牦牛藏羊的生态高效养殖过上好生活,也保护这片草地,让子孙后代在这里生生不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