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容,很多城市老城区的新生代居民向新发展的片区外迁,配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新学校由于配套设施完备、与名校合作办学等因素,吸引了许多生源,办学规模呈井喷式发展,而市中心老城区的学校生源则逐年减少,加之校园空间逼仄、设施设备老化,城市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修业学校、楚怡学校、望麓园小学、铜铺街小学……它们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百年名校,也是毕业学子永远怀念的精神家园。如何延续城区老校的文脉、应对新形势、开展新的课程教学改革?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此建立了“长沙市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联盟”,意图化劣势为优势,让学校呈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教育新生态。13所“城中校”首批开展探索实践,为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
“人少活多、班少课多”,这是城市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长沙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3所学校进行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发现,城市小规模学校在落实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要求、加强课程建设、确保课程质量等方面,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结构性缺编,开足国家课程不易。按照城市小学1∶19的师生配比标准,小规模学校因为学生人数少,配置的教师人数也少。以望麓园小学为例,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5名在岗教师、257名学生,按师生比这已经算高配了,但是小学有10门国家课程,再加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按12门课程计算,学校教师要任教72门次课程,所有行政管理工作量按1个人计算,平均每位教师要兼5.14门不同的课。根据小学优先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惯例,音乐、体育、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不足。
二是教师兼课多,课程建设能力不强。调查发现,这些城市小规模学校教师跨多个学科、多个年级任教,音乐、体育、美术和科学等专职教师一个人教全校6个年级、给6个年级备课的现象较为普遍。如芙蓉区五一中路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兼任书法、道德与法治、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师还要负责班队活动和课后服务等,教师们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开展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教研,同时,由于学校职称评定的数量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进而导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质量不高,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是生源基础薄弱,家校共育未形成合力。这些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大多学历层次不高,不具备学业辅导能力,且忙于工作,缺乏亲子交流,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多数学生不爱阅读、不够自信,对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性,部分学生沉迷于玩电子产品。家长的配合力度不够,学生学业基础薄弱、生源不稳定,使得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学校与家庭共育的合力难以形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施质量。
四是基础设施老旧,课程实施支撑乏力。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但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部分学校硬件设施、课程配套资源已跟不上教育发展步伐,跟新建现代化、大规模的学校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且由于老城区小规模学校的学生人数少,生均经费不足,导致配套用于课程建设的经费不够充足。
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的突破路径
破解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的难题,需要在系统观念、整合思维指引下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理顺行动逻辑,引导学校挖掘优势,补齐短板,因校制宜“一校一策”,保障学校课程各要素各链条相互贯通,协同发力。
第一,优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提高课程建设效能。学科专职教师短缺,使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难以“开齐、开足、开好”。教育管理部门可出台一些优化教师人事管理的新政策和新措施,比如采取“总校+帮扶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片区学科专职教师集中管理模式,实行学科专职教师“走教制”,选派骨干教师或卓越教师到小规模学校走校上课,并建立相应激励与安全保障制度,使其没有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1+X”证书奖励制度,在教师培训经费中设置专门经费用于鼓励年轻教师通过系统学习、培训、考试,使其拥有1个主教学科和X个兼任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同时,小规模学校也可根据校情“精兵”和“简政”,开展跨学科教研与培训活动,使教师做到“一专多能”;对于繁重的多学科多年级备课任务,可以通过电子教案、集体备课、兼任学科用思维导图设计简案等方式,减少教师书写教案的时间和压力,让教师把重点放在思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
第二,建立新型课程供给机制,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在政策范围内,小规模学校可以探索课程购买制度,聘任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建设,满足多样化教学需要。如尝试开设家长课程、志愿者课程、银龄教师课程、名家非遗传人进校园课程。学校还可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长沙市中小学人人通云平台等,让教师学习或利用云端视频课程进行教学。如东茅街小学只有20名教师,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校从校外引进了轮滑、街舞、陶笛、糕点烹饪、绘本表演等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学校还邀请湖南大学色彩科普团队的教师带领学生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征集关于校园空间改造的设计方案。“抱抱屋”“等等亭”“东篱园”等一个个设计方案落地;学生在“百味园”里种植的柠檬、迷迭香、佩兰等植物芬芳迷人。全校师生合力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打造出了温馨、舒适的高质量校园空间。
第三,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高品质实施学校课程。随着新生人口的下降,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城市小规模学校大多班额小,具有探索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和先机。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可以探索小班化教学的环境创设,比如座位摆放可呈圆形、对坐形、多人小组形等,尽可能提供开放性的学习工具、资源或场地;更多地组织游戏、表演、辩论、实验和展示等学科实践,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情境化体验等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布置契合学生实际需求的个性化作业,为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交流更充分、思辨更深入;设计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多角度衡量和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实现课程育人、智慧育人。为了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五星小学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低重心、高效率”管理理念,把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建设“智慧+”项目。望麓园小学建立“科学探索教室”“张艺兴音乐思政教室”和“望麓大舞台”,让学生主动探索、看见自己的成长。长塘里第三小学积极探索“四自智慧”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构建“智慧环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等5个智慧场景,实现课程育人、智慧育人。
第五,挖掘文化传统与场域优势,创建学校特色课程。城区小规模学校大多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学校附近还有丰富的场馆资源可以利用。如东茅街小学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开展“阅城·爱家”小记者跨学科研学课程,学生们赏杜甫江阁,喝老白沙古井水,进简牍博物馆,登天心阁城楼,当街区小导游,寻味长沙美食,深度参与社会实践;育新第三小学结合“普特融合”的特点,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融美课程体系;铜铺街小学打造了环保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三张闪亮的名片。
长沙市城市小规模学校课程建设联盟的成立与推进,旨在激发各学校加强同伴互助,通过科学分析、资源重组、整合布局,破解教育难点,全面焕发城市小规模学校“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优势,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发展。
(作者系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1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