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青岛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将开放合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突出国际合作交流对学校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积极服务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朋友圈、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构建具有青岛农业大学特色的“127”即“一个基石,两大任务,七项策略”国际化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以“开放合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基石

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构建开放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制定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学院主体、协调配合”的原则,以“开放合作”为基石,广开对外开放的门路,在开放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学科建设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以两大任务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突破口

青岛农业大学地处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城市青岛,这里既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又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及国家自贸试验区的所在地,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重要发展目标。学校作为该地区的唯一一所农业高等院校,承载着为上述国家战略实施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农科人才的重要使命。为此,学校确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两大任务为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其中前者重在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化办学等形式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后者重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构建具备服务地方职能的科研中心或技术服务机构,两大任务相辅相成、协同推进。

以“七项策略”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重要抓手

学校围绕“两大任务”,开拓创新,制定并实施了七项策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步伐。

一是以与高水平大学合作为主线,积极扩大国际朋友圈。“十三五”以来,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的中心工作,学校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升级合作领域,开拓发展与国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合作关系。共接待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十多个国家的182个代表团访问学校,签署各类协议或谅解备忘录85份,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向着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在此基础上,通过联合建立研究院、定期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密切交流,不断深化合作。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共同成立了“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并联合举办学术论坛;与韩国首尔大学连续举办12届“青岛农业大学—首尔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研讨会”,并于今年1月8日签署《QAU—SNU农业生物环境研究院协议书》,共同开展农业生物环境学术研究;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二是以硕博士项目群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人才联合培养。学校积极探索本、硕、博多层次学生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创新性开展多个国际硕、博联合培养项目,开辟了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协议和本硕合作项目意向书,建立起完整的本硕博连读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8名教师和学生获得入学通知,12名学生已在莫道克大学进行博士学习,学校11名教授被聘为莫道克大学兼职教授,其中6名同时受聘为博士生导师,积累了重要的博士培养经验。2019年有30余名研究生前往莫道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和交流。此外,与韩国庆尚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了“2+2”或“3+1”本科双学位项目;联合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泰国等25所高校建立了硕士项目群,为毕业生打通、拓展出国留学渠道;与韩国蔚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威尔士国际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合作协议;与菲律宾薄荷岛国立大学签署博士合作项目意向书。

三是以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为突破,引入国外的优质教学资源。今年4月26日,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Roy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合作举办的“4+0”本科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以下简称“联合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这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性突破。该学院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具有“新农科”“新工科”“新商科”特征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专业结构体系,在人才培养理念上突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在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构建上突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院办学总规模为1200人,每年招收300人,在青岛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内统筹安排,已与今年开始正式招生。学生毕业时将同时获得青岛农业大学和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学院将有机融合中英双方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厚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交流能力以及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新农科人才,为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智力支撑和人才供给。目前,学校正在积极与其他国外知名高校协商申报本科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四是以培育外专引智团队为重点,提升学科专业水平。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强化“外专引智”工作,精心培育外国专家团队。连续三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共聘请了包括美国院士、乌克兰院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在内的10名专家。“十三五”期间,获国家外专项目12项,其中教科文重点引智项目7项,高端外专项目(文教类)5项,聘请各类高端专家36名。今年3月,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名单中,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战略科技发展类),是目前我省唯一入选的高校。“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国家科技部为进一步创新完善国家引才引智体系建设而设立的国家级引智平台。

五是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依托,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为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学校积极探讨“市场为导向、产业为引领、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用创新机制,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与城阳区人民政府合作建立了青岛国际农业生命智慧谷。2019年10月,学校与城阳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青岛农业大学国际科教创新示范园协议》。示范园规划建于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孵化、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办学高地。计划通过与城阳区人民政府深度合作,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创新国际合作运行机制,致力于打造成本硕博人才培养全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的“齐鲁样板”。

六是以“一带一路”交流为特色,不断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已与俄罗斯、泰国、越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的30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泰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援外项目获教育部2019年度教育援外项目立项;举办了“一带一路”中泰文化节、中泰农业教育交流会等活动;接待了马来西亚教育部、土库曼斯坦教育部、巴基斯坦商务代表团等团组的来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论坛、协会活动等,邀请巴基斯坦、乌克兰、孟加拉等国家的学者来校访问并开展科研合作。“十三五”期间共接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00余名,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体验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农业国际化人才,打造“留学青农”品牌。

七是以管理工作创新为支撑,确保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有序进行。为保障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学校不断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内容涵盖因公临时出国、外事接待、外教管理、学生公派出国留学、国际生培养及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规范化水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