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8日电(记者 郑莹莹)以个人兴趣和特长为“原动力”,打造参与渠道、贡献方式皆“多元化”的志愿服务社群——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共益合作社”,整合周边高校、社区、企业等的资源,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让社员“四喜丸子”成为敬老爱老的热心志愿者。
在上海,这样的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还有很多。作为2023年“上海慈善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五社联动,同心向善”——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介展示活动8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举行。来自民政领域的八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相关代表分享了其品牌故事、公益初心和志愿愿景。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在2014年组建了一支由院内大龄(14-18周岁)孤弃儿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在专业社工的指导帮助下,开展“心义工”孤弃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多年来,“心义工”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孤弃儿童服务社会、关爱帮助他人,助人自助、乐人乐己,传递爱与希望的正能量,在公益服务中收获成长。
福寿园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公益机构等内外部志愿服务力量,自2018年起至今,组织实施“两教一护”(红色教育、生命教育、社区安护)的社会化普及推广,不仅让生命终端服务向养老服务、人文关怀延伸,同时加强红色教育及生命教育,向社会提供新的价值。
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则在沪发起“记忆的守望者”社区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组建了一支由医师、社工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健康管理师等跨学科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扎根社区,开拓创新,先后深入全市200多个社区为55岁以上的社区长者开展脑健康科普、风险筛查与评估等志愿服务。
总体上看,本次推介展示的志愿服务项目呈现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聚焦民政领域。这些项目聚焦社会救助、养老助残、儿童福利、社区治理、婚姻殡葬等民政领域,围绕老小残困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设计开发志愿服务活动并持续实施。比如有的项目聚焦养老机构老人和认知症老人为老志愿服务,有的关爱孤残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的项目立足社区关爱服务,让更多社区群众对象得实惠;有的婚姻、殡葬领域的机构利用自身优势服务社会的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民政工作服务社会的领域。
二是突出“五社联动”。展示的项目基本建立了专业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机制,在社工的牵头组织下,各类志愿者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期、有序参与;这些项目大都有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其中,注重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有的项目获得基金会或者爱心企业的支持,形成良好运作模式;有的立足社区,通过志愿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基层社区治理,探索形成较好的社会动员志愿服务模式。
三是坚持规范发展。民政部门作为志愿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对本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更加注重规范管理,在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志愿者权益维护和保障建立了长效机制等,使得项目在实际运行中规范发展、良性推进。
本次展示的项目是上海市民政局自今年7月份以来开展的征集选树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代表。下一步,市、区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化推进志愿服务项目挖掘、培育和选树工作,进一步扩大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影响力,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志愿服务氛围,促进上海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