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开创我区农业新局面
今年以来,区农林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周边城市“放心农场”。
一、抓稳产、保丰收,确保粮食生产稳中有增。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确保全区粮食持续稳定丰产丰收。
2017年全区小麦98.64万亩,平均单产569.1公斤,较上年(568.6)增加0.5公斤;总产11.227亿斤,较上年(11.178)增加0.049亿斤。受生长期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今年玉米产量有所降低:全区玉米种植面积97.1万亩,比去年(97.8万亩)减少0.7万亩。平均单产626.3公斤,较去年(631.1公斤/亩)减少4.8公斤。总产12.16亿斤,较去年(12.34亿斤)减少0.18亿斤。全区小麦和玉米总产23.39亿斤,较去年(23.52亿斤)减少0.13亿斤。
二、调结构、扩品种,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通过逐步调减籽粒玉米种植、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稳粮扩菜、发展杂粮杂豆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等途径,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区粮食、蔬菜、食用菌及其他经济作物均衡发展。今年共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万多亩,辣根3300亩,花生1000多亩、中草药1000多亩,南瓜、马铃薯、黄豆、樱桃等均实现种植新突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水产养殖方面,全区渔业养殖面积达到7260亩,总产量4654吨,产值5382.1万元。养殖品种从传统的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扩大到黑鱼、青鱼、锦鲤、斑点叉尾鮰、黄颡、泥鳅、河蟹、团头鲂、黄金鲫、小龙虾等特色品种。
三、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放心农场建设
我区积极与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农业发展与投资研究所对接,邀请专家对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目前,我区已基本成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放心农场有12个,涵盖了标准种植、高效养殖、休闲观光三个方面。一是蔬菜生产基地日趋成型。五李蔬菜产业园依托城南万亩蔬菜基地的产业优势和国家地理商标标志产品“陵城西葫”的品牌效应,已建设总占地4000余亩的产业园,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800余个,年产优质蔬菜5万余吨。御耕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3400余亩,修建钢结构无后坡日光温室52栋,使用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管理设备设施,年产优质蔬菜7350余吨。二是水产养殖基地已显成效。安德街道金庄龙虾养殖基地占地280亩,年产龙虾6万余斤,与丁庄镇薛庄村小龙虾养殖基地合为一体,是德州市规模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三是陵城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农家乐休闲旅游框架体系已初具雏形,全区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乐已发展到28家,其中以仙人湖为主线的集餐饮、游船和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餐馆10家;陵城区牧羊庄园、东方朔故里森林公园等以观光、采摘、娱乐、科普教育为主的农家乐18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分别是牧羊庄园、五李社区农业生态观光园、陵城区宋家镇御耕全息农业示范基地;开心农场2个分别是:陵城区滋镇德强农场、陵城区御耕少儿卡通主题农场;省级好客人家二星级农家乐2家,分别是:仙人湖酒家、陵城区边临镇海丁饭店;省级好客人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分别是:东方朔故里森林公园农家乐、陵城区边临镇福兴大酒店、陵城区边临镇四季春酒楼;2015年新评定了“国家AA级旅游景区 ”2处,分别是源盛泰旅游风景区、薛庄生态农业观光园。2017年8月陵城区薛庄社区被评为“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
2017年6月30日,全市首批23家“放心农场”授牌仪式举行。我区的德州御耕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放心粮仓”)、陵县金穗丰家庭农场(“放心菜园”)、陵县康深牧业有限公司(“放心牧场”)榜上有名。
四、全力做好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
一是强化机构队伍建设。15个乡镇街区均成立质监站,989个村全部设立了村级监管员,并由区乡财政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截至目前,15个乡镇检测室已全部建成,15辆样品采集车集中统一喷涂了标志标识。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全区“三品一标”总数达17个,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家,认证产品3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5家,认证产品1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葫芦)标准化生产基地一处(1.2万亩),合计“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70.598万亩,占陵城区耕地面积的61.38%。三是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100%落实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100%。严格落实产品自检和抽检制度,检测蔬菜样品8000个,其中定量检测600个。四是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150多万元建立质量追溯监管平台,建立了2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采集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基础建设已全部完成,将实现与省级、市级平台对接,确保监管数据互联互通。
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谷神集团),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苗宝种业、星海饲料),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盛泽纺织、兴豪皮业、永顺制粉、浩月饲料、致康食品、窖仙酒业、康深牧业、鼎味食品、国康食品)。
第四届国际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于2017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4日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区康深牧业有限公司、金麦面业有限公司、康平食品有限公司三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携带10多种优质农产品参展。展会期间,康深牧业有限公司与老兵快线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北京供销联社达成线上与线下的合作意向,同时又与多家贸易商达成合作;金麦面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和兑科技有限公司线上与线下的合作意向,成为陵城区企业打开首都市场的敲门砖。中央电视台《大国食安》栏目组对我区康深牧业有限公司进行采访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康深牧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远景展望,助力康深庄园品牌宣传推广。
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
(一)开展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
制定了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到田,加大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力度,截至目前组织科技人员下乡260余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120期,培训农民38000人次,印发科技明白纸80000余份。
(二)举办了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培训班。
集中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达了区党代会、人代会精神,并邀请《山东科技报》编辑部主任宁钦广等专家就“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授课,参加培训的有全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涉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200余人。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7年我区承担了200多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和动员工作,有296人报名,我们采取普及培训与择优选拔相结合方式,最后有224名学员坚持完成生产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超额完成培训任务。2017年11月份,中央校张广卿书记带队来我区调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用“管理严、标准高、能创新、有亮点、效果好”高度评价了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16年2月29日,成立了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协会,会员涵盖了全区15个乡镇,达到600余人,其中包括76名贫困户,实现统一收购,统一服务,统一订单,共同增收。协会在王文昌会长及协会领导层的带领下,开展了一些比较成功的举措,引来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财经报、人民日报均做了专题报道;协会于2017年11月3日与邮储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协会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了信贷资金落地,有效破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七、积极推动涉农项目发展
(一)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主要包括宋家镇中南部和糜镇老马颊河以北,涉及95个村庄,路线总长度约22公里。目前,示范方内绿化、标识标牌制作、农业物联网应用、病虫害防治、高产模式攻关等不断推进。在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小麦、玉米双丰收。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小麦平均亩产604.7公斤,较全区平均单产高35.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82.4公斤,较全区平均单产高56.1公斤。目前,项目区小麦已播种出苗,苗齐、苗匀、苗壮,为来年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智慧大棚项目位于产业合作区,纬九路南侧,占地505亩,设计建设智慧温室.26.2公顷,总投资约5.43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监理单位招标工作,现场项目部临建已由中建材建设完毕;目前与中建材签订的施工总承包合同正在走监督单位盖章手续。北侧正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