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到望谟县调研,在望谟县平洞街道听取了望谟的“一县一业”板栗产业汇报后,对望谟县发展板栗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板栗产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扶贫产业,要求望谟县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做好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工作,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种植规模,为产品加工提供优质充足原料,同时做准做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核查和精准帮扶工作,帮助群众算好收入账。

望谟板栗产业为何让省长“点赞”?它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帮助群众增收的?6月28日,带着疑问,记者对望谟县发展板栗产业一探究竟后,发现该县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既带动了农户增收,又让“哆吉栗”板栗“飞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扩大种植规模,让栗香袭望谟,打造“一县一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 遍山结满“金果果”

走进平洞街道洛郎村,极目一片碧绿。站在一处山垭口放眼四处眺望,满山满岭的板栗林映入眼帘;视野收拢,每一株板栗树上,鸡蛋般大小、带着刺儿的“金果果”挂了一树。

板栗已经成为洛郎村“一村一品”的重头产业。显然,洛郎村也是一个种植板栗的大村。

洛郎村目前种有板栗1.5万亩,占了全村国土面积的30%。“看到种板栗的大户都发财了,全村每家每户只要有劳动力的,都会自觉地把自家土地种上板栗。”在板栗林中,杨昌宏介绍起村里种植板栗的情况。

杨昌宏是洛郎村村支书,也是一位板栗种植大户,他家种有板栗110余亩,其中60亩已挂果,去年因板栗一项,纯收入就突破了2万元。杨昌宏说:“这些都是除去人工费用以及各种管理成本后获得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其它经济收入,家里小日子算是有点滋味儿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眼前这位身着正装的村支书,过去,竟是一位贫困户。

“2008年开始,我陆续种了近20亩板栗,第一批种下的板栗到2013年逐渐开始挂果,挂了果就意味着有一定的收入了。但在此期间,因为收入太低,和许多群众一样,被纳为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直到更多板栗挂果,收入也随之提高,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杨昌宏说,因为板栗,他实现了增收,不仅脱了贫,还当选为村支书,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振奋的事。

“在洛郎村,因种板栗而脱贫的人家不少于50户,我只是其中一个个案。”杨昌宏说,种板栗脱贫的,还有许多人家。在板栗种植规模上,尽管杨昌宏种有110多亩,若论排名,他未必能排上前十。种得最多的,当数王应兴一家,700多亩的种植面积,且已全部挂果。往下数,则像王万益、杨昌云等种有三四百亩的比比皆是。

在没有大力发展板栗产业之前,村民们基本以种植油桐、甘蔗、芭蕉等作物为主,且都是零星种植,不成规模,属于懒人管理,基本上都是广种薄收,能够为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现在随便到哪个山头一看,全是一片碧绿,若是这些地块换作种甘蔗,收割之后整片土地就光秃秃的,根本就不会有这样天蓝地绿的场景。”村民黄巢如此感叹。

为做好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洛郎村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重点发展板栗产业。“在上海均瑶集团和望谟光秀公司的帮扶下,洛郎村将板栗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产业实施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和分户种植‘五统一分’模式,吸引了农户积极参与;在产品销售上,村合作社与光秀公司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协议,保障了板栗价格的稳定;贫困户还可以通过‘特惠贷’入股,每年都能参与分红。受益于种种惠民政策的落地,洛郎村的板栗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村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洛郎村第一书记廖子才如是介绍。

“种板栗效益好,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光秀公司以保底价收购,价格稳定不愁销路,真正是一个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应该大力发展。以后我自己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带领大家一起发展板栗产业,让洛郎村全村都种上板栗树,让遍山结满‘金果果’,让板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财神’。”着眼未来,作为村支书的杨昌宏心里早已绘好蓝图,对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好板栗产业,他信心满满。

“哆吉栗”成为航空食品 小板栗“坐”上“飞的”出深山

2017年9月,值得每一个“光秀人”骄傲——光秀公司与吉祥航空达成协议,“哆吉栗”产品成为航空配餐食品。成为航空食品的“哆吉栗”“飞”上了天,这样的事,在板栗产品界,光秀公司还是第一家。

小板栗打“飞的”出深山,这是望谟板栗进一步畅通产品销售渠道翻开的又一新页面。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哆吉栗”“光秀公司”“望谟板栗”,三者早已捆绑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光秀公司,其全称是“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公司总部坐落在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交汇的望谟县平洞工业园区,占地65.5亩,总投资1.42亿元。是一家集收购、储存、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原生态板栗深加工企业,拥有近1万平方米的无菌生产厂房和4条全自动进口包装生产线,每年可精深加工板栗1万吨,同时拥有6个1.5万立方米的进口冷库和2个600立方米的速冻库。

该公司成立以来,通过引导、动员,鼓励农户把土地交给企业管理,由企业负责经营,以市场价向农户租赁土地,再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采取“316”分红模式发展板栗产业,每年的利润按企业30%、合作社10%、农户60%进行分红,让群众实现了“农民变股东”。2016年向群众分红26万多元;2017年,分红资金达268.9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00多万元。

群众收入的增加,靠的是板栗能够卖出好价钱。

“公司入驻的那年,望谟市场上的板栗有卖一块钱一斤的,也有卖8毛钱一斤的,农户连劳动成本都捡不起,我们看了都觉得心酸。”光秀公司行政主管张海霞说,为了保障广大农户的利益,当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后,公司便开始与合作社以及农户签订“保底价”协议,以保底价收购板栗,在推出2.5元/斤的保底价后,随着时间的推移,2017年望谟板栗的均价已在3.5元/斤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板栗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光秀公司已带动全县5600余户村民发展板栗产业。

“带大山里的板栗走出大山,带贫困群众告别贫困。”这是“光秀人”的使命和责任。

2016年,光秀公司为合作社每户贫困户直接分红资金7000元以上,板栗销售价格增加了3倍,直接和间接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

2017年,通过加工直接解决600人就业,创造就业收入约2200万元,间接带动6000户以上农户发展种植板栗,为364户贫困户股东分红近270万元,消除了24个空壳村。

“我们的客商都说望谟板栗好,香甜糯软。‘哆吉栗’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更是连一粒白糖都没有添加,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健康、生态之路,全力打造国内生态板栗营养食品业的龙头企业。”张海霞向记者介绍道。

“我们的产品包装上有三个小孩,分别叫哆真王子、吉善公主、栗美精灵。将其拆开,便可得到‘哆吉栗’和‘真善美’,前者是我们的产品品牌,后者则是我们的发展理念之一。”张海霞说,做食品和做人一样,都要具备真善美的品格。

“一县一业”突显经济生态双效益

小板栗助力大脱贫。

板栗,已成为望谟的一张名片。

去年12月,望谟县确定重点发展生态板栗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板栗面积已经达到25万亩,投产面积14万亩,年产板栗干果达2.8万吨,种植业收入实现2.74亿元。

“板栗产业对望谟县脱贫攻坚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两年来直接为农户创造收入1.5亿元以上,整个产业覆盖了1.8万户7.5万人。”谈起板栗产业发展带来的效果,望谟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贤竖起了大拇指。

据张贤介绍,望谟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板栗产业,通过引导群众种植、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和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脱贫。

望谟大部分地区都为坡地,土地资源是极度匮乏。长久以来,受地形限制,望谟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十分困难,经济发展更是困难重重,目前还是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适合望谟发展的支撑产业可谓意义重大。

在确定将板栗作为望谟“一县一业”产业扶贫主打产业之后,望谟县围绕板栗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建成30万亩板栗基地的“一个目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两个带动”,用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产业扶贫子基金、涉农资金整合“三项政策”,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品牌创建体系、冷链物流体系、销售渠道体系“四个体系”,大力发展板栗产业,提升望谟板栗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望谟县地处珠江上游,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是望谟县光荣的责任和使命。板栗,曾一度是“珠防工程(珠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成员。种板栗,在为望谟群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了当地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不可或缺的力量。

板栗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板栗种植能在山区坡地实现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也能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和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板栗产业发展,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实践。张贤说:“如果要算效益账,望谟板栗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其不可计算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无法比拟的。”

“板栗富县、板栗强县、板栗惠民”。望谟,将通过板栗产业实现“一业脱贫”;望谟,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