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博物馆中,都收藏了许多旧社会的老物件,它们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最普遍的还是劳动工具。比如,在安徽省民俗馆中,就收藏了一件民国时期的老工具——瓦桶,很多游客也都不知道它该如何使用,究竟瓦桶是做什么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

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_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民国时期,大户人家能住上砖墙的房子,而普通人家只能住夯土墙的房子,虽然这两种房子的建造材料有区别,但却也有一样共同的建筑材料——瓦。考古研究表明,瓦的历史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悠久,比如在陕西岐山遗址的考古中,专家们就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陶青瓦,到春秋战国时期青瓦也已经普及,如《春秋》记载:“宋公,齐侯,卫侯会盟于青瓦屋”,再到汉代瓦的制作工艺就成熟了,并且还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也还有“秦砖汉瓦”的说法,都说明汉代瓦的质量好。

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_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

从现代建筑的角度来看,瓦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即防雨,隔热和美观。另外,瓦的种类和样式也有许多,比如最常见的青瓦和黑瓦,这种瓦片制作简单且价格低廉,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还有红瓦和彩色琉璃瓦,这种瓦片制作就相对复杂,价格也很高,只有大户人家才使用,而且还能起到装饰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很多人都了解瓦的历史和种类,但对于瓦的制作却不甚清楚。

其实,瓦的制作和砖差不多,都是先取土,再制坯,最后烧制,只不过区别在于制坯阶段。对烧制砖块来说,砖坯就容易得多了,毕竟砖都是方方正正的,但瓦却不是,因此瓦坯的制作相对困难。我们都知道,瓦有弧度,而且不同的瓦弧度不一样,故此,工匠们就发明了专门制作瓦坯的工具——瓦桶。在安徽民俗博物馆中,就收藏了一件民国时期的瓦桶,为我们揭秘了瓦的制作。

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_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瓦桶并非是桶,因为它底部是空的,所以人们也说它有点名不副实。除此之外,瓦桶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外桶和内桶,外桶直径约40厘米,内桶直径约35厘米,这样内桶刚好能套入外桶,而且它们之间还有5厘米的缝隙。在制作的瓦的时候,就将泥土贴在外桶内壁,然后再放入到内桶压实即可,紧接着再将瓦桶放在室外晾干。一段时间之后,等泥土风干了再将瓦桶的内桶取下来,最终就得到了弧形的瓦坯。

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_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

值得注意的是,据馆内的专家表示,瓦桶除了内桶和外桶之外,其实还有一种配件,即瓦衣,它通常是白布制作而成,制瓦的时候套在内桶上,目的是便于将瓦坯和瓦桶分离。因为瓦衣大多是一次性的,所以并没有能保存至今。此外,当时的工匠从瓦衣得到灵感,他们在白布上用颜料绘制图案,在做瓦的时候就能印在瓦坯上,然后再用瓦刀将图案刻下来,最后就能长久保存下来了。

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_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

制作好了瓦坯还不等于瓦片,接下来就必须进行最关键的一步——烧制,就如同烧制砖块,或者烧制陶瓷器一样,将成型的瓦坯放入窑炉中高温烧制,让泥土硬化就得到了瓦片。总的来看,制作瓦片的过程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好了瓦桶就能事半功倍。

在民国时期,瓦桶是制作瓦片的主要工具,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做400多桶,虽然在当时来说已经十分高效了,但后来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用瓦桶也就满足不了,因此它就逐渐被淘汰了。不过,如今很多古建复兴,瓦桶也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毕竟用瓦桶生产手工瓦才更有古建的味道,因此瓦桶又得到了广泛应用。

养殖水桶泥鳅技术要求_桶养泥鳅应放多深的水_水桶泥鳅的养殖技术

现如今,在不少地方已经将瓦桶制瓦列为了“非遗”,希望能将这门传统技艺长久的保存下去,毕竟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体现,反映了过去人们的劳动和生产生活。其实,除了瓦桶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工具,它们也都值得被我们保护,算是了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种财富吧。

参考资料:

《乡村老物件》作者:李新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