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的脱贫户罗益,原本负担沉重,因为加入合作社的“订单育苗”,承包23亩大田面积培育甘薯商品苗,每亩利润近5000元,生活大大改善了。
新快报记者从湛江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湛江通过产业联动、人才培育、就业拉动、消费帮扶等模式积极构建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湛江水产养殖业发达,带动了大量农民从事养殖或就业增收。图为驻湛江雷州市东里镇工作队到养殖场调研。
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吃好“产业饭”
要想富,产业必先行,产业发展是带动农民特别是脱贫户增收致富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湛江引导各地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把联农带农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强调重点要“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
位于遂溪县河头镇的广东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有种苗孵化研发中心,并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2023年,合作社积极探索“订单育苗模式”,寻找一批勤劳肯干,有丰富经验的农户一起合作育苗,下达了79亩育苗大田订单,让农户吃上了“产业饭”。罗益一家9口人,6个孩子在读书,全部开支就靠他一个人支撑。2023年,罗益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育苗合同,承包牛力湾基地大田面积23亩,仅春、秋两季下来,就实现了4968.74元/亩的利润,极大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尝到甜头的罗益今年将继续与合作社合作。
湛江市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渔户”的合作模式,水产产业链年产值700多亿元,带动从业人员达到了100多万人,水产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的支柱产业。
随着良姜产业的高速发展,徐闻良姜产业园已陆续汇聚起各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专业合作社140家、家庭农场23家,产业园通过采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保底+分红”、创造就业等多种模式,辐射带动农户5002户,累计吸纳农民就业人员11200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300人,带动了大量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湛江全市产业园累计吸引返乡创业人员数2700多人,吸纳近10万名农民实现就近灵活就业,辐射带动农户92000多户,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产业发展的红利,直接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赤坎区南桥街道百姓村,通过集中建设回迁住宅挪腾出连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引进大型企业共同合作开发,打造集文化、购物、餐饮娱乐、教育、休闲、办公、居住为一体的高品质商业综合体。村集体利用村内空闲建设用地,独资建设美食街、写字楼、停车场等,通过出租、提供服务获取租金和服务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000多万元,使得村民年均分红生活补贴达到1万-3万元。
湛江还加强产业帮扶,引导604个企业到帮扶镇村开展帮扶,企业实际投资额达41.48亿元,带动低收入人口36203人次。
湛江市徐闻县迈陈镇“送课到村”培训现场。
加强培训提升技能,端稳“就业碗”
近日,在徐闻县迈陈镇官田村村委会会议室举办就业帮扶技能培训,脱贫群众参加了“农村电商平台推广策划”培训。自2023年12月起,驻迈陈镇工作队已组织开展三场“送课到村”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近100人,鼓励脱贫群众通过农村电商平台扩大优质农产品、海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吴川市塘㙍镇在组团单位的支持下,接连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财务管理与核算、智能建筑电工等免费培训,还颁发专业证书、推荐就业。同时,湛江全市通过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的职业技能。
截至2023年底,湛江已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就业培训283期,培训脱贫人口14685人次,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就业数9196人,共建乡村振兴帮扶车间促进就近就业,共建帮扶车间155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3045人,其中脱贫人口2729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增收,湛江积极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各项举措,湛江吸纳脱贫人口稳岗就业3.16万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2.64万人目标任务。
湛江吴川市塘㙍镇举办多次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拉动消费以销促产,充实“钱袋子”
吴川红心火龙果,廉江红橙、百香果;遂溪即食虾干、火山红薯;徐闻的菠萝、东风螺;坡头的荔枝、青蟹……2023年6月18日,在2023年湛江市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农副产品展销会上,湛江市84个乡镇中78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和20多家企业参与了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系列活动,共展示展销800多款产品,签约及现场交易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种植起几百亩斑兰,带动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
在省乡村振兴局的指导支持下,湛江健全消费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效机制,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力量,积极探索创建了消费帮扶“四个一”模式,即创建一个消费帮扶平台、创建一个消费帮扶产品品牌、组建一个乡村振兴社会团体、开展一系列消费帮扶助农增收活动,以销促产,带动包括脱贫户在内的大量一线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其中,湛江市乡村振兴产品专馆平台,以湛江馆为平台,把控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供应物美价廉帮扶产品,对接大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直接与湛江市帮扶企业合作,真正做到助农惠民。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近1000多款农副产品、100家企业免费入驻。同时,推广湛江市乡村振兴产品专馆小程序,上线500多种产品,小程序销售额近2000万元。
在消费帮扶产品品牌建设方面,湛江已累计认定帮扶产品780个,推动湛江64款帮扶产品纳入《广州市消费帮扶优质产品名库》。同时,组织全市电商平台(企业)56家参与“消费帮扶云上行”系列活动,举办“广州对口帮扶湛江农海产品推介会”“湛江乡村振兴直播节”“徐闻荔枝点亮黄鹤楼”“遂溪湛川河谷‘仙品荔’云销会”等系列活动,推进“湛货启航”上线进网走出去,打造可持续性的消费力和助农增收的源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市成立了湛江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原乡村振兴协会),上百家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加入,两年多来开展20次消费帮扶活动,组织1000多个产品展示展销,现场交易额超过500万元,合作签约近亿元。此外,还设立“湛江乡村振兴惠民行动”专项基金,消费帮扶采购总金额按照一定比例,通过“6·30”活动“反哺”,用于防止返贫、乡村助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现已捐和认捐金额近100万元。
除了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外,新快报记者从湛江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湛江坚持抓好监测范围、监测程序、帮扶措施、信息监测四个精准,推动现有原建档立卡贫困户73312户、219777人全部保持稳定脱贫,稳定脱贫人数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消除风险监测户1159户5324人,现有三类防返贫监测对象272户1306人,均已落实帮扶政策。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陈碧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