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醉 本报记者 彭溢

他是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为了一群黑牛长期“驻扎”在我国北部边境小城。9年间,他从零起步,实现肉牛制种,指导牛场获批国家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并获得国际专利授权,在北纬49°初步实现了安格斯牛全产业链布局。他就是黑龙江省科技特派员、2022年黑龙江省首批“援边工作队”队员、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养牛研究室的赵晓川。

来到孙吴县犇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场,只见30多头黑牛正在室外享受“日光浴”,赵晓川熟练地上前查看牛的生长状况,牛儿们见到了“老朋友”,纷纷过来舔他。

赵晓川告诉记者,这里饲养的黑牛都是安格斯牛,总共有400多头,2022年这里获批国家肉牛标准化示范场。

“2014年,县里合作社响应国家号召,把农户家的牛集中起来饲养,没想到根本养不活。”孙吴县发改局的席德新说。

赵晓川被派到孙吴县进行技术帮扶,住在牛场找病因,为牛“铺床”“配餐”……经过3年的精心“守护”,当地母牛的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从最初的不足35%提高到90%左右。

“引进什么品种好?”2017年初,我省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孙吴县将肉牛养殖确定为全县主导产业之一,并向赵晓川征求意见。

“当然是安格斯牛。”赵晓川分析:“安格斯牛适应能力强,不挑食,肉质鲜嫩,既可以生产常规嫩牛肉,又可以生产雪花牛肉,经济性状好。”

孙吴县采纳建议后,从澳大利亚引进近4千头安格斯牛。当年7月,孙吴县安格斯牛专家工作站成立了。

“孙吴县地处北纬49°,生态环境好,牧草丰富,是全球‘最佳养牛带’之一,加上有安格斯牛这样的好品种,既可以研究制种,又可以发展安格斯牛全产业链。”赵晓川主动请缨,承担起专家工作站的职责。

如今,赵晓川在孙吴县不仅实现了肉牛制种,获得了省级安格斯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还缩短了牛的繁殖周期,提高了育肥效率,实现安格斯育肥牛年产1000斤。形成的《安格斯牛育肥技术规程》《安格斯成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作为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一种安格斯牛育肥方法》专利更是于2022年9月获得了国际授权。

在帮助孙吴县制定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中,赵晓川提出发展安格斯肉牛全产业链,打造北纬49°高端肉牛品牌。

赵晓川定期开展养殖专业技术培训,邀请国内外相关单位技术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多年积累,孙吴县安格斯牛存栏规模1.2万头,全县共建成安格斯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司)23个,拉动农民年均增收5000余万元,并获评“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

在孙吴县工业园区,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安格斯肉牛大型屠宰加工厂已建设完毕。负责人王跃龙介绍,该厂于今年4月投产,年可屠宰肉牛1万头。企业申请了“黑尊牛”商标,饲养的安格斯肉牛获得了有机认证。“黑尊牛”冷鲜食品哈尔滨专营店即将开业,线上线下销售将同步启动。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赵晓川说,希望在黑河北纬49°线扩大安格斯牛全产业链发展范围,提高“黑尊牛”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让好牛、好肉卖出好价钱,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