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产业渐兴 新兴生产力已开始初露端倪

2004年05月23日12:52 东北新闻网

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大规模的草业种植以及企业和科研单位对草业的产品开发,前景广阔的草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生产力目前已开始初露端倪。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先发展草业的地区之一。当地草业龙头企业、草业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介绍,几年来累积完成人工种草11.13万亩,加工出售草产品3400吨,销往韩国、日本等地600吨,生产的商品草已注册为“呼伦草”商标。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麻黄草是内蒙古开发的另一项成效显著的草产业。鄂托克前旗是最早开发这一产业的地区,现在,全旗9个苏木、乡、镇60多个村、嘎查,人工麻黄草种植达到5.6万亩,实现产值4285万元,人均麻黄草纯收入410元,有2500多户农牧民通过抚育和种植麻黄草脱贫致富。目前,内蒙古3家具规模的麻黄素加工企业将在今后5年计划投资2.8亿元,建设人工麻黄草基地5万亩,围封天然麻黄草200万亩,新增麻黄素生产规模385吨。

牧草和麻黄草开发仅是内蒙古草业开发的一个缩影。如今,内蒙古在有毒灌草、沙棘、沙柳等方面均已形成产业化开发格局,先后有内蒙古宇航人高新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达蒙古王集团、金驼药业集团总公司涉足草产业项目,计划投资5.16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加工沙棘和沙柳产品50万吨、有毒灌草产品6000吨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3.1亿元,还可带动300万亩沙柳、500万亩苦豆草种植。

中国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徐柱等专家认为,在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建设高潮之际发展草产业正当其时。一是草业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以紫花苜蓿为例,目前国内紫花苜蓿市场需求量为1亿吨,而总产量约为500万吨,仅能满足需求的5%。国际市场上,亚洲已成为最大的苜蓿产品进口市场,新加坡、韩国等地每年需进口300万吨约5亿美元的苜蓿。二是因为退化草原亟待改良,培育草业已成为建设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科学改良和利用草地后,其生产力约提高50%以上。

他们同时建议,发展草业首先应尽快建立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基地,努力抓好良种牧草的推广工作,使良种化程度上一个新台阶;其次是推行科学的轮牧制度,根据所经营草场面积的产草量、草群结构和畜群规模,进行科学合理的轮牧、合理种植,促进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第三是加快产业化进程,提升草产品的附加值,使之成为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认为,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一片绿色,发展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振兴了一地经济”,正在成为新兴的生产力。(新华网丁铭 殷耀) [编辑: 龙秋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