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4日讯(记者 刘璐 )行驶在G353国道前往澧源镇洋公潭村的路上,平坦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玉带般的澧水河绕村而过,恬静的农家风情独具,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充沛的水资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铺就该村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之路。
9月2日,在洋公潭食用菌种植基地内,产业负责人罗金平和妻子正忙着烧锅炉,将食用菌平菇的培养料高温消毒。而一旁的5名工人忙着拌料、接种、装袋……一派繁忙有序的菌棒生产场景。基地里一排排菌棒摆放整齐,朵朵如云般的平菇从中“钻”出,仿佛撑起一把把伞。
“菌棒培养料使用的原料是菜籽枯、棉籽壳、湘莲壳等农作物的下脚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菌丝纯度高,因此出产的平菇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常常是供不应求。”罗金平一边向记者介绍平菇销售情况,一边忙着给菌棒浇水。
平菇是一种食用菌,肉质肥嫩,营养价值高,作为一种绿色、健康、高品质的食材,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今年52岁的罗金平是常德人,2000年和妻子来到桑植后便在洋公潭村发展平菇产业,经过20多年的技术探索学习,掌握平菇培育的关键技术,他培育出来的平菇质量好,产量也高,市场客源十分稳定,每年纯利润可达10万元以上。
“因为洋公潭的地理位置不能污染水源,并且洋公潭能用的土地非常少,所以在选择产业发展时,我们会考虑到具备绿色生态、不占土地、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县城管局驻村第一书记罗军说道。
2021年5月,县城管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把产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他们发现洋公潭村地处城郊水源地保护区,不能发展污染性产业。当了解到罗金平的平菇产业属于绿色生态农业,且市场竞争小、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快,便决定因地制宜由村集体以大棚等基础设施入股,罗金平以技术入股,将平菇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支柱产业规模化发展。
“我们以村集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大棚、菌棒、菌种、设备的采购资金。目前,村集体累计投入了平菇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资金3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罗军介绍,目前该村已建成10个大棚,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一个棚可放置4000—5000袋菌棒,产出24000-30000斤平菇,供应本地商超、菜市场、学校、机关食堂单位,年收入可达30万余元。
平菇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洋公潭村的村集体经济,当地百姓每年能收取土地流转费,还为基地周边的老年人、妇女等弱劳动力群众拓展了不少就近创收岗位,赡养老人、经营家庭、照顾孩子相得益彰。
“平菇大棚基地雇佣的工人都是村里的老百姓,长期就业的有3个人,主要从事菌棒接种、装袋和采菇作业,其中50多岁的脱贫户谷红春需要照料残疾家属,基地按照每天90元的标准核算固定工资,另外两名工人则采取多劳多得方式计算酬劳,每天最高可超200元以上。”驻村工作队队员蔡斌说,基地仅务工劳务支出就达10多万元,而且平菇市场客源稳定,不用担心销路,可以说这个平菇产业确实是兴村富民的可持续好产业。
“我们接下来将成立菌菇公司,延伸菌菇种类,预计还种植羊肚菌、灵芝等食用菌,让菌菇种类多元化,市场销量不断攀升。”驻村第一书记罗军介绍,洋公潭村将拓宽菌菇产业链,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并谋划以提供菌棒、农户认领、保价收购的方式,带动村民自愿发展平菇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让菌菇成为村民们鼓起腰包过上好日子的“致富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