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大半辈子,才发现日子竟然还可以这样过,全靠党的政策好”,热拉村的贫困户小兴初坐在自家院子里,正采用传统方式织布,整个画面显得祥和宁静。
已经70余岁的小兴初,老伴卧病在床,几年前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中独子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每年仅国家政策性补贴、草原类补贴、生态公益性岗位的报酬总计1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依靠自家种地和养猪也能获得一笔收入,维持两位老人的日常开销已是绰绰有余。
说到现在生活的美好,在自家庭院织布的小兴初害羞的笑起来
2013年,黑水县提出“一沟域一体系、一沟域一主业、一沟域一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将99条沟谷划分成果蔬中蜂民俗沟、核桃香猪花海沟、生态农牧温泉沟、冰山观光休闲沟、神山探险体验沟、药材藏鸡彩林沟6大沟域,发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等6大主导产业。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劣势转换为优势,黑水县正在蝶变。曾制约发展的高半山地理环境,已被一条条盘山公路连接;海拔高度的差异成为发展多类型农产品的优势;优质的土壤和水源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
抓住源头 站在潮头
黑水县平均海拔3544米,均为半农半牧的高半山藏族村寨,村民大多在高山上耕作。小麦白菜等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已经延续很多年,牦牛藏香猪的放养几乎同步进行,但受过去经济动力不够的原因,农作物和畜牧的生长更多依靠老天爷助力,把种子撒在地里后,坐等收割。
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是黑水县发展的源头。在原有基础上,黑水县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将传统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相结合,从而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
种植的小麦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二牛奶村,草莓已经成熟,正在等待采摘;西厘村,山上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今年预计有10000头猪出栏;罗尔坝村,立体型农业模式已初见成效。李子树头年挂果,三年的投入将获得第一笔进账。树下种植的辣椒已装车,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在成都、重庆等城市,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昌德村,发展红色旅游和秋季彩林每年吸引游客3万多人,群众收入是之前的10倍。
产业筑底,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留乡发展。热拉村的“冰山小丫头食品公司”是大学生回乡创业典范,利用互联网平台负责对外销售所有农产品,给当地群众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外塑造品牌影响力。“咱们这个地方的东西好得很”,来自国家交通运输部的驻村第一书记吕怡达说。
以传统农作物为基础,黑水县正逐步扩大农产品朋友圈,同时将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方式,转变为“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专合社+农户”“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模式,有效推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引进企业 直面效益
“之前,政府把种子发到农户手里后,可能半道就被扔了”,扎窝乡副乡长王维峰介绍说,当地群众不相信这些能赚到钱,积极性不高。为了转变群众观念,政府提出“6个带动”——企业带动、园区带动、大户带动、基地带动、合作社带动、集体经济带动。通过现身说法,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收益,并从中获得技术支持。
熊贵庚是政府从都江堰引进的蔬菜种植大户,已流转土地856亩,主要种植西葫芦、白菜、棒菜、萝卜。在他的蔬菜园中,平均每天都有30余名当地群众务工。劳务报酬与土地流转所得费用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黑水县的多个农产品品牌已获得直通港澳的资格。
昌德村红色旅游景区一隅
西厘村的黑水康鑫农牧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已经带动全县17个村集体经济养殖藏香猪。“捆绑式”发展的方式将康鑫公司与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司将小猪免费提供给贫困户或以成本价提供给养殖大户,当藏香猪生长到80斤左右时,以市场价格回收。在农户的整个养殖过程中,将有专业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合作的模式,能让群众转变观念,掌握致富的技术,同时还有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王维峰认为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农户态度由被动逐步向主动转变,尝试种植蔬菜、养藏香猪。
完善配套 塑造品牌
产业在哪,基地就建在哪。黑水县的每个乡村产业附近,都有一个冷冻库,部分已经投入使用。产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周边配套必须跟上。
黑水县将道路建设列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农产品出村全靠人背马驮,还未到达市场就已经被蹂躏的没有卖相了,产品变废品。
一条条直通田间的水泥路缩短了农产品出村的时间
为了让老百姓出行方便,2016年黑水县全面实行村道硬化,2017年开始“窄路加宽”项目,以防畅返不畅,同时对临水临崖地区施行安保工程。黑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宋晓峰介绍说,今年有45条道路正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现在拖拉机、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上,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村民苏朗初说,目前组道、田间道路基本实现全覆盖了,过去那个人背马驮的时代将再也不见。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黑水县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黑水县副县长汪明介绍说,黑水县的农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将着力发展产业体系,塑造黑水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张振 刘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