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银洞村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夏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近日,青龙镇银洞村哈密瓜也喜迎丰收。来到新旭家庭农场,只见大棚内一只只个头匀称、纹路清晰的哈密瓜隐匿于藤蔓间,园区工作人员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哈密瓜。随手摘下一只,切开后可见黄色的瓜瓤令人垂涎欲滴,拿起轻咬一口,爽脆清甜、果香浓郁。
“今年哈密瓜品质好,收成也好。”银洞村党总支书记周朝富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基地每亩产值近3万元,带动当地群众百余人就业,旅游采摘业迅速发展,效益远高于种植传统作物。据了解,为改变村里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银洞村村“两委”通过引进家庭农场、建设产业园区来加强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高等院校合作,提高种植科技水平。大力开展自种稻、羊肚菌等专业级果蔬菜种植项目,全方位提升村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增加农业效益。同时,通过提供技术、种植、销售等系列服务,加快培育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周围村民加入蔬菜种植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青龙镇水井村
打造农业产业园区标杆
6月正是小番茄收获的季节,青龙镇水井村一口吖吖高效农业生态园区番茄种植基地里红的黄的番茄在藤蔓上自由生长,旁边有几十名村民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收成很好,这已是第3次采摘了。”村民唐春蓉脚下放着一箱子红艳艳的小番茄,乐呵呵地说,“以前自家种地,经济收入很不稳定。现在我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固定收入土地租金,还在园区里面打工,技术做得好的话年底还有固定分红,收入特别稳定。”说着现在的日子,唐春蓉言语间满是幸福。唐春蓉还介绍道,自己的丈夫也专门去学习了大型农机驾驶技术,现在在园区做技术员,全家就近打工,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像唐春蓉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我们租用脱贫户、农户的土地,不但加快了土地整理,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园区负责人王进疆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水井村大力扶持发展以果蔬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落实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打造农业产业园区标杆,引进一口吖吖等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产业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通过“专合社+农户”的方式,吸引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探索“农业+农民”的融合,创新经营主体,实现以农业集聚帮助村民持续增收。
青龙镇极乐村
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
在青龙镇极乐村生猪养殖项目建设现场,只见生猪育肥场、饲料塔等功能区一字排开,颇为壮观。钢筋混凝土结构做底座,一根根钢柱撑起整个骨架,与传统养猪场的“脏乱差”印象大相径庭。走进室内仔细一看,还配备了地暖、水帘等设备,保证进乳猪的时候,冬天可以升温,夏天又能降温。
“我们总共的建筑面积只用了20多亩,如果按照传统的养猪规模来算的话,大概需要100亩,所以说算下来是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土地。你看,我们在这里设置了4道防护网,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生物安全保障,而且建造的楼房式猪舍共三栋,能养育4000多头肥猪。每栋楼是能够单独隔离起来的,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安全的生物屏障,尽量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该养殖场负责人赵兵告诉记者,为了节约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生猪的质量,养殖场形成了“饲料养殖、养殖产粪、粪肥还田、品质创收”的种养循环产业综合发展模式,在养猪场周边流转土地栽种了各类果蔬,对生猪粪便进行合理再利用,改善土地肥力,产出优质农产品,同时部分蔬菜也可以成为生猪的美味食物,让猪肉品质更好。目前,该养殖场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
据了解,近年来极乐村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以产业促增收,打造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青龙镇联合村
打造“旅游+农业”特色品牌
摄影花海一瓣心香、婚礼草坪一碧天海、楼上打卡天梯一天星斗、儿童乐园一隅童趣、虾田一潭金钩、虾田打卡一池春水、虾苗田一湾白鹭……走进青龙镇联合村稻虾香里生态农庄,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景点让人耳目一新,这里已然成了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沿着农庄小道往里走,流水潺潺,花团锦簇,户外茶室“一壶花间”依水而建,煮酒烹茶,赏花看景,只要一书一茶就可以在这里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这里距离城区近,环境好,空气清新,很适合周末带着老人和小孩来玩。”带着家人,市民薛女士一行漫步在绿道之上,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
农庄的诞生得益于近年来联合村不断招引业主,盘活生态资源,打造“旅游+农业”特色品牌。如今,农庄建起来了,乡村的环境美起来了,绿色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了。
踏水镇柏杨村
主导产业稳步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今年,我们村的工作目标是让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主导产业稳步提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有序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踏水镇柏杨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呢?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凝聚力,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加强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读书室、娱乐活动室等功能室,树立良好形象。
此外,广泛收集信息,充分利用柏杨村区位优势,挖掘潜在资源,争取引进生态农业项目落户,引进1至2个农业种植企业,促进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积极为现有在村发展的子帆家庭农场、和美专业合作社、七里香家庭农场、正邦养殖公司等业主做好服务,研究探索进一步发展路径。
踏水镇泉水村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6月,青山绿水,农田翠绿。站在踏水镇泉水村的制高点,只见一排排白色大棚在山坳里整齐排列,走近一看不少村民在其间穿梭来往,忙着浇水、施肥、查看瓜苗长势。
“这是我们村的金瓜大棚种植基地,也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的试点项目,共种植了40余亩金瓜。待有成效后,还将增加260余亩,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泉水村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原泉水村、油房村合并成泉水村,土地资源进一步增加,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先天条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培育特色产业,成了新泉水村探索发展的方向。“我们打算采取‘村集体经济+业主’的模式,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入股+分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该村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为了推动村全面发展,今年该村还将启动实施103户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整合土地资源。同时加快实施村组道硬化工程,加快路灯安装,实现全村亮化。绿化道路两侧、美化路容路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踏水镇寨子村
抓好村组织及队伍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记者从踏水镇寨子村了解到,当前该村正努力抓好村组织及队伍建设,以建设新农村为主线,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稳定为大局,切实做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打算通过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党员的学习和管理,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扎实推进民生保障,争取可用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规划硬化组级道路,为群众出行提供交通便利。稳步推进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三大主导产业,逐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旅游发展,以寨子山为依托,规划打造寨子山旅游景区,提升村民增收能级。”该村有关负责人说。
涌泉镇涌泉社区
加强社区卫生治理营造干净居住环境
场镇路灯不够亮?场镇环境卫生不够好?内河河水有异味?今年来,涌泉镇涌泉社区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回应群众需求,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加强社区卫生治理,营造辖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针对场镇亮化问题,涌泉社区对场镇路灯分布重新规划,加密人员密集的学校、路口等重点场所的路灯安装,检修原有的路灯,让场镇在黑夜亮起来。针对场镇环境卫生问题,该社区购买清洁服务,一周至少两次冲洗道路,并为每家每户制定卫生档案,带动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中来,提高自觉性,共同建设清洁家园。此外,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让河水变清变干净。
“社区是居民的家,在这里,环境卫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都想要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涌泉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治理,不漏掉任何一个点,积极为群众建设一个美丽宜居的和谐社区。
涌泉镇凉塘村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涌泉镇凉塘村稻虾、藕虾养殖基地,远远望去,立在田间的“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几个红色大字十分显眼,这是凉塘村一直践行的发展思路。“五一假期是捕虾最忙的时期,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40多个村民来到水田边开始收虾,现场热闹得很。”谈及当时的盛况,凉塘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乡村有产业才有活力,有产业才有人气,推动乡村振兴才有动力。据了解,除了发展几百亩稻虾、藕虾养殖基地,凉塘村还引进了规划面积达6000多亩的生猪养殖项目,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形成村“两委”带头干、党员主动干、村民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民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持续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做大做强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更好服务全镇乡村振兴大局。”凉塘村有关负责人表示。
涌泉镇齐心村
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农业项目
近期,涌泉镇齐心村正忙着推进容纳49户的农民集中建房项目和5公里长的组道施工。“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会上去,也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到这里。”齐心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村“两委”还打算使用乡村振兴集体资金实施风貌打造,通过修建便民道、打造有乡村特色的绘画墙,营造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
就特色产业来说,现齐心村发展有360亩虾、200亩藕田,种植有白芷、牛蒡子等中药材200多亩。对于如何探索乡村振兴路径,该村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通过引进业主把土地流转出去,发展农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发展村集体经济。
【记者:周雪 刘嘉仪 摄影:谷成斌 编辑:李娜 责编:郑玥岚 审核:李艳敏 夏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