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巫山县立足山地地理特征,坚持系统思考、整体打造,大力推动产业入山、农民入社、产品入市,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道路。
一、“山地”变“福地”。坚持量质并举高效保护利用土地,土地综合生产率持续提升。一是“升级换代”。建设高标准农田16.33万亩,改造坡耕地0.2万亩,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巴掌田、鸡窝地、馒头山成了种植户“香铮铮”。二是“腾笼换鸟”。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覆盖适宜区域90%以上农户,亩均产值超过5000元,亩均收益是传统农业的5倍左右。三是“抱团取暖”。打破一家一户“田间地头”界限,流转土地16万亩,亩均收益可达1000元,涉及脱贫群众3000余户。
二、“山林”变“宝林”。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一是林上挂果。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规模达15万亩,初期产量达700吨、产值2000万元。二是林下养鸡。坚持“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12个,发展基地村139个,建成养鸡场71个,带动1852户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三是林地种药。重点发展党参、天麻等药材,引进神女药业、希尔安药业公司等开展订单种植,建设万亩道地药材产业园区3个、标准化示范基地120个。
三、“山景”变“风景”。坚持生态导向、效益导向,综合考量地域气候特征,力促景观、农业、生态效益完美协调,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乡农受益面达17%。一是点上重构。栽植黄栌、乌桕等红叶品种200余个2000余万株,新(改)造红叶景观林5万余亩,打造红叶博览园3000亩,建设红叶景观大道477亩,打造石上生花等乡村旅游景点50余个,培育红叶人家等系列民宿700余家,带动1.3万余人创业就业。二是线上重组。细分归整同质或近似片区8大类,形成红叶岭、红叶谷等精品游览线路13条,发布新线路30余条,实现“点上游”向“一线游”“一片游”转变。三是面上重塑。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创建美丽庭院1200个、绿色示范村庄20个,曲尺乡、龙溪村分别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成功举办第十四届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第三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2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27.7亿元。
四、“山果”变“金果”。目前,“巫山脆李”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丰产8万余吨,产值10亿元,受益群众达15万人。一是好品种加持。开展品种提纯选优试验,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进行脆李良种特征序列分析,推进品种与海拔熟期调控,货架期达50余天。二是好品质加成。携手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巫山脆李研发中心,试点生态气象产业园示范区,编制《巫山脆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免费发放优质种苗657.7万株,定向培训技术骨干1.2万余人,组建脆李等社会化专业作业队20余支,优质管护率达90%以上。三是好品牌加分。制定《巫山县农产品品牌打造中长期规划》,力推“巫山脆李•李行天下”“巫山恋橙•诚信八方”“巫山核桃•百年好合”金字招牌,品牌农产品产值同比净增12%左右。
五、“山民”变“股民”。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资金、资产、资源,多渠道拓展贫困群众增收途径。一是合伙“分股金”。推行“生产线”链接、合作社大联盟等新模式,按农民收益25%、集体收益5%、企业收益70%的比例分红。二是务工“挣薪金”。做响“巫山•红叶姐”等劳务品牌,培训贫困劳动力3355人次,转移贫困劳动力3.86万人,实现年劳务收入5.92亿元。三是先进“得奖金”。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机制,对产业发展规模较大、财务管理规范健全、带动50户以上贫困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推荐为市级以上示范社,每年优选20-30个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并给予资金奖励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