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草鱼养殖技术 】是由【Bonnaco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草鱼养殖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草鱼养殖技术

秋季是草鱼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喂养,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左右。具体地说,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调节水质,水新增氧。一是加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每月加注新水7次,20次,每次加水时间1小时,2小时,加水量占全池的5%,10%为宜。二是泼洒生石灰,既能增钙质,又能消毒灭菌,一般10天,15天一次,每亩水深1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融化成浆液分区域作两次泼洒。

二、培肥水质,改善环境。秋季气候是适宜草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应多追肥培育水质。一般每亩水面施猪牛粪300公斤,400公斤,,3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物饵料,以利于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投喂精料,长体增膘。秋季气温有明显下降,水中的浮游动物和生物减少,为了满足草鱼摄食需要,人为弥补不足精料(用余米分、米糠、麦麸、黄豆粉、花生麸等配成),日喂一次,日需精料占总投饲料的3%,4%。10月新开始应适当增加,要达到5%,9%0。

四、投喂青料,粗细搭配。喂精料前,应先投喂青料,即青草、蔬菜等,力求新鲜、嫩绿、无污染。做到定时、定量、定点。每次投喂3小食吃完纬度。为了增加食欲,可多种青料轮流喂,促进发育快长。

五、经常观察,防止浮头。进入秋天,对于精养密度大的鱼塘,因投喂施肥量过大,水中有机质含量多,耗氧因子增加,同时鱼类活动频繁。为避免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天上、下午,特别是晚间,要经常巡塘。

六、防治鱼病,快长育肥。秋季大规格的草鱼,暴食暴长,容易发生肠炎病和烂鳃病等,可在食场用漂白粉挂篓,每篓装漂白粉50克,100克,95%晶体敌百虫100克,150克,每亩水面挂2篓,3篓,连挂5天,7天,同时,及时捞出渣质,仅用变质饵料喂鱼。另外,还要注意消除塘中的蛇类、藻类等敌害生物以免造成损害,影响草鱼的长膘发育。

草鱼从幼鱼体长5厘米起就开始吃草,体重250克以上的草鱼,每条每天的食草量可以达到125克,180克。因此,在选用草料喂草鱼时,要把好以下四关:

一是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易被消化,草鱼摄食鲜嫩草料,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亦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投喂草鱼的草料,应尽量选用鲜嫩草料。草料的种类,应是平行脉的长叶青嫩草,不宜投喂草鱼厌食的网状脉的团叶草料。以投喂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牧草和采集的野生长叶嫩草为好。平时,还要对草鱼吃草的情况进行观察,草鱼喜食的草类应多投喂,以满足草鱼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是减少水生水草的投喂。据试验观察,草鱼吃15公斤陆生水草就可以长1公斤肉,而吃60公斤,80公斤水生水草才能长1公斤肉。因此,在陆生水草来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少喂或不喂水生水草。

三是按鱼类口径大小不同投喂不同的草料。草鱼在幼鱼阶段口径小,不能投喂粗大、坚硬的草料,宜投喂莎莎草、小浮萍等草料,或将鲜嫩的长叶草铡碎后投喂。以后,随着鱼龄增大,口径也逐渐增大,便可过渡到投喂常规鲜嫩草料。

四是投喂方法要得当。对草鱼喂草,每天要定时、足量、均匀投喂,力求将草料撒开,让鱼吃饱、吃好。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等具体情况调整投喂量。要严禁投喂存放过久和霉烂变质的草料,避免草鱼感染疾病。

草鱼的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草鱼“三病”一般是两种或三种病同时发生,单一发生的情况比较少见,对草鱼生产影响很大,养殖者必须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只要做到“七消毒”就能有效预防草鱼“三病”发生。草鱼“三病”发生后,及时采用外消和内服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且不易复发。

预防:?池塘消毒。草鱼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干法清塘。?鱼苗、鱼种消毒。鱼苗、鱼种放养前用500-600毫克/升聚维***碘溶液浸泡消毒20-30分钟。?草料消毒。喂鱼草料除要鲜嫩、干净外,最好在喂鱼前用2%的食盐水或6毫克/升富***(主要成分为三***异***尿酸)溶液浸泡10-20分钟。?内服药饵。喂鱼的普通饲料,可制成药饵,让鱼服食。每100公斤饲料加大蒜素20-30克,可有效防治肠炎的发生。?粪肥消毒。粪肥施用前,先堆沤发酵半个月以上,再在每吨粪肥中加200克富***消毒后使用。?食场消毒。每隔5天,用富***50克或生石灰5公斤加水溶解后,均匀泼洒于食场水面。?池水消毒。每半个月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富***150克或生石灰20-25公斤,溶水后全池泼洒。池水长期浸泡苦楝树枝叶也可预防草鱼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发生。

治疗:?外消药用量。生石灰: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20-30公斤。B型灭虫精: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25克。?内服药用量。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大蒜素50-100克或土霉素100克。?使用方法。停喂1天,捞除残饲草渣,清洁食场,去除池边杂草。第二天清晨,全池泼洒B型灭虫精溶液。下午投喂内服药,用黏合剂将药物粘在事先准备好的青草或菜叶上,投入食场喂鱼。或者将药物拌入混合粉状饲料中,加入面粉搓成团状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连续投喂3天。药饵投喂结束后的第二天,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用上述药物治疗,一般3天后鱼停止死亡

水里冒泡解决方法

水体溶氧过量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鱼发生气泡病等多种病症。鱼鳃上黏附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时失去平衡。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饱,或鱼的体表、鳍条、鳃丝上附有较多的气泡,鱼体漂浮于水面,严重的可致鱼成批死亡。

鱼池中出现气泡时,一是应迅速注入清水,同时排出部分池水,病情轻的鱼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二是每667平方米水面用400-600克食盐泼洒;三是将鱼迅速转入新的水环境。

鱼池夏季管理的"四抓"、"五防"

要抓好科学投饵,让鱼吃饱吃好

俗话说"一天不喂三天不长"。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养鱼户并没能很好的认识。在饵料投喂上可有可无,忽多忽少,大部分的成鱼都处于饥饿状态,使鱼类生长不正常,疾病多,产量低。那么,怎样给成鱼搞好科学投饵呢,在这个问题上,要在"四定"上做文章。

定时投喂时,每天坚持定时投喂。一般以上午9,10时或下午2,3时为宜。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投喂夜食,否则夜间鱼类吃饱后,会增强呼吸,减少池内氧气。特别是在投喂浮萍时,千万不能覆盖水面过夜。过去,有许多养殖户投喂浮萍时,将浮萍盖满水面,结果因鱼类吃饱后缺氧造成池塘死鱼。

定位投饵时,最好投喂在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可设食台以便观察鱼类吃食状况,从而给伍类投喂适当的饵料。

定质投喂饵料要新鲜,避免投喂霉变的饵料。

定量投饵时,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根据鱼池的总量确定投饵量。在饵料品种上要坚持精粗搭配,以粗代精,以草养鱼,降低成本。炎夏季节,草鱼、鳊鱼最喜欢觅食凉性水草,如这期间能正常投喂水草会使草食鱼生长快,产量高。广大养鱼户应充分利用水草资源,这样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成鱼产量。

要加强鱼病防治,做到以防为主

盛夏季节是鱼类发病季节,特别是草鱼的出血、烂鳃、肠炎等疾病发生比较普遍。发病后死亡率高,损失大。不少养鱼户往往忽视预防,如果等鱼发病后再去用药效果并不好。也有的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新开挖的鱼池和清整冲过浆的鱼池不必用药防治。目前,据我们调查了解,大部分清整过的池塘和新开挖的池塘也会普遍发病,死鱼。所以,养鱼户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下面介绍一些多年来使用的良药配方。

:一般每亩每米水深用15千克生石灰,对水后全池泼洒。

:,对水全池泼洒。使用方法:以上二种药物可交替使用。如果一次用一种药物,应相隔1个月用1次。用药时间,一般下午3,4时为宜。应注意的是鱼类浮头时,千万不要用药。因为鱼类浮头时正是池塘的缺氧期间,如果这时用药会加大池水浓度,加速鱼类窒息死亡。要从改善水质人手,依靠生石灰在池塘中的理化作用,迅速提高pH值,中和酸性,澄清水质,并利用漂白粉的杀虫灭菌作用,把病虫消灭在萌芽状态。

要加强早晚巡塘,防止池塘死鱼。

盛夏季节,闷热雷雨天气多,鱼类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如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池塘死鱼。鱼类浮头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晨开始浮头则是轻浮头,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在池塘中间浮头为轻浮头,发展到四边的为重浮头。听到脚步声就下沉的为轻浮头,不下沉的则为重浮头。如发现严重浮头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无增氧设备的应立即加注新水。

要轮捕轮放,提高成鱼产量

要提高成鱼的产量,增加效益必须做好轮捕轮放。首先,要控制好成鱼池的载鱼量。超过或达到一定数量时,要坚持做好轮捕轮放。捕鱼最好在清晨鱼不浮头时进行。捕捞时,动作要迅速,快捕快放,捕大留小。捕捞后,要及时补放一定数量的鱼种,为下年培育好足够的大规格鱼种打好基础。

防饵料不足

在夏季,鱼的活动量大,生长快,所需的饵料明显增加,尤其是7,9月,所需的饲料量,约占全年饲料量的2/3左右。如果这时饵料不足,甚至断食,就会出现"一天不吃,三天白吃"的情况,严重影响鱼的生长。所以,在夏季,除应投喂足量的青绿饲料外,还应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吃食等情况,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使绝大部分精饲料集中在夏季使用,有条件的还应将精饲料加工成膨化颗粒饲料投喂。

防汛期逃鱼

夏季雨水较多,若遇大暴雨,鱼池中的水位猛涨,往往会漫过圩、坝或栏、网,发生大量逃鱼,造成严重损失。为此,在夏季汛期到来之前,就要认真检查鱼池的圩、坝或栏、网的情况,低矮的要加高,破损的要修补,确保在下大暴雨时,圩、坝或栏、网不漫、不破、不倒,以避免鱼外逃。同时,要防止天气干旱,做好抗旱准备。

防水质变差

夏季,增加向鱼池中施肥和投饵,往往会使水质变差。因此,必须经常排出鱼池中的旧水,换上新水,使鱼池保持高水位、微流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特别是对水质较肥的鱼池,更有必要。追施化肥时,可在晴天上午,按每亩鱼池用碳酸氢铵和钙镁磷肥各125公斤,将其溶解在500公斤的水中,然后向鱼池中均匀泼洒。

防缺氧泛塘

在夏季,鱼池最容易发生缺氧泛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鱼会大量死亡。造成缺氧泛塘的原因,主要是鱼的密度过大、施肥过量、塘泥过多、污水排人等,以致水中溶氧不足,鱼呼吸困难。有时在雷雨前后,天气闷热无风,气压较低,也可以使鱼池水中溶氧量剧减。判断鱼池是否缺氧,主要看日出后鱼的浮头情况。如严重浮头或浮头较重,就表明缺氧,需立即向鱼池补充新水,或开动增氧机,或用小型水泵将鱼池水吸喷到空中再落下,以激起鱼池水浪,促使水流动,增加溶氧。,或2公斤明矾,加水溶解后,向鱼池泼洒,以解一时之急。

防鱼病蔓延

夏季是鱼病发生的高峰季节,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进入夏季后,鱼池要用药物普遍消毒防病一次:每亩鱼池水深1米,、,充分溶解混合后全池泼洒。在泼洒前,还要用铁钯将食场及周围的残草淤泥翻掏一遍,这样既防止残存的烂草泥浆产生毒气,又能促其释放养料肥分。在鱼池普遍消毒防病的基础上,还要经常加强观察,发现鱼病,及时对症治疗。

钓鱼池的经营管理

垂钓,作为休闲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在我国广大农村正受到热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但垂钓项目中竞有别于传统的种养模式,且有技术性强、风险较高的特点,下面将其经营管理技术做以介绍,供广大经营业户参考。

一、鱼池条件

用于垂钓的鱼池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水源水质良好,池底淤泥较少。如是水泥池,则面积以200,1000平方米为宜。有条件的要配备1,2台增氧机或清水泵,以调节水质和防止池鱼浮头死亡。

放鱼前7,10天,用漂白粉5,10千克/亩或生石灰60,80千克/亩(干法清塘用量),以杀灭病原体和杂鱼,并改善池塘底质。

二、成鱼放养

放养品种一般有鲤鱼、鲫鱼、草鱼、鲶鱼等。如垂钓鱼池地点位于城乡接合部,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当地的经济较为发达,则可投放一些中、高档鱼类品种,如美国鲴鱼、虹鳟、淡水白鲳等,可提高经营效益和满足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放养量可根据鱼池条件、放养品种、管理水平及配套设施条件(如增氧机、水泵等)来确定,一般放养量为700,1000千克/亩,另外每亩可搭配100尾左右的花白鲢,既可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效益,又可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放鱼时,以5%食盐水浸泡鱼体15分钟,以杀灭病原体,防止鱼病发生。

三、饲料投喂

在垂钓鱼池的经营管理上,一定要改变这样一个错误认识:垂钓鱼池不需投喂,可提高上钓率。实际情况是,按“四定”原则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保持鱼的摄食欲,提高上钓率;二是防止掉份量,增加体重;三是保证鱼的体质健壮,提高抗病力,这样的鱼摄食旺盛。易于垂钓。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存塘鱼体重的1,%,一般每天投喂1,3次,并视天气和鱼的吃食情况做适当调整。若是来人钓鱼的当天,可暂时停止投喂。

四、水质调节

水体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水质好坏对鱼的摄食和生长有重要影响。水质好,水体的溶解

氧高,鱼摄食旺盛易上钩,反之则鱼摄食少,甚至得病死亡。因而水质调节在垂钓鱼池的经营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水质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10,。进入7、8月份高温季节,宜每周加注新水,同时视水质肥瘦排出部分底层水;二是改变放养模式,搭配鲢鱼、鲫鱼、鲶鱼等品种。鲢鱼控制水体肥度,鲫鱼清除残饵,鲶鱼消灭野杂鱼及病死鱼;三是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净水剂等化学制剂或EM复合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分解池塘中的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盐、硫化氢等),净化改良水质,使用微生物制剂后3,5天不能使用消毒或杀虫类药物,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四是正确使用增氧机。严格按照“三开两不开”原则,既能增加水体溶氧,促进池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有害气体的逸出,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又能提高上钓率;五是在鱼池中移植1/5水平的水浮莲或水葫芦等水草,既能吸收水中养分、降低肥度,又能在高温季节起到遮荫降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六是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20,30克/立方米,用来净化和消毒水体,减少过多有机悬浮物和防止鱼病的发生。

五、日常管理

一是坚持巡塘,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观察鱼的活动及水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二是做好进出水的记录,,保证成鱼密度和垂钓上钓率。每次补放鱼时都要进行鱼体消毒;三是在垂钓前视水体溶解氧情况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上钓率;四是做好服务,创造良好的垂钓环境,并视需要情况准备钓具、钓饵以及饮食等,提高经营的效益。

鱼池缺氧的分析判断与调控技术

养鱼池塘的溶氧一般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来自大气中扩散溶于水中的氧;三是人工机械冲水或施药增氧,三者以光合作用增氧最多。同时,池塘生态溶氧消耗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理作用向空中逸散消耗;二是水体有些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消耗;三是水生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底质等生物作用所消耗。鱼类耗氧与鱼的种类、年龄、体重、性别及活动水平有关,同时也与水体的温度、溶氧、二氧化碳、pH值等因素有关。那么如何分析判断鱼池缺氧并进行有效调控呢,

一、影响鱼池溶氧变化的因素池塘水体变化影响由于光照强度的影响,一般白天池塘的上层水体光照强度较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就强,溶氧就高;而下层因光照强度减弱,而且由于热阻力,上下层水体不易对流,溶氧就越低。尤其是高温季节上下层水温温差极大,底层水体溶氧微乎其微。同时,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在昼夜间变化较大,夜间水体上层水温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渐下降,密度增大,从而产生密度流,中下层水体溶氧慢慢补充,而上层溶氧则逐渐下降,到凌晨会降到最低水平。另外,同一池塘在不同风力风向的影响下,水体溶氧也处于不平衡状态。白天下风处由浮游植物产生的氧及从空气中溶入的氧总比上风处多,并且风力越大,上下处溶氧含量的差别越大。夜间则相反,因夜里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导致夜间耗氧量大,所以上风处溶氧比下风处多。

季节气候变化影响水体溶氧与季节与气候也密切相关,特别是夏秋季节,水温较高,投饵量增大,由于鱼类的排泄物与残饵的积累,导致池塘下层水体溶氧很低,水和底泥中的微生物、浮游生物等因缺氧新陈代谢受到抑制,导致底层溶氧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此外,梅雨季节光照强度弱,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差,也容易引起水体缺氧。同时,就天气来说,如夏季傍晚下雷阵雨,天气转阴,或遇连绵阴雨气压低、风力弱、大雾等,或久晴未雨,鱼类吃食

旺盛,水质浓,一旦天气变化,均可引起缺氧,尤其是夏季有时天气变化比较剧烈,极易造成水体溶氧发生较大的变化。

放养及投入品影响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放养的各种养殖品种,还有投喂的饵料、肥料、渔药等,加上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呼吸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他有机物分解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而池水中的溶氧又会因为生物和理化等各种因子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鱼池溶氧水平的变化显得非常复杂。此外,鱼池如注入有毒污水或由于施肥不当,一次施放过多的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在鱼池中分解消耗大量的氧并放出有毒气体,恶化水质,也会引起缺氧,严重的甚至造成“泛池”死鱼。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