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1、乡村建设目标从农房建设、乡村道路、安全饮水、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因地制宣制定乡村建设中远期发展目标,明确乡村地区发展战略、路径、指标,统筹各职能部门的多村建设项目,落实多村建设决策的近期行动计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科学划分村庄类型村庄分类是规划编制的基础。村庄类型的划分,从地形地貌、产业发展、区位条件、城乡关系等不同的视角均可以将村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四种类型。《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要求根据村庄定位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实际需要,抓住主要问题,聚焦重点,对村庄规划进行分类编制。村庄规划,需要坚持县域一盘棋,在县域范围内通过识别村庄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关键因素,对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和搬迁撤并型村庄进行分类编制。以村庄分类要求作为规划指引,给出不同村庄不同的规划路径。
3、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编制导向
(1) 产业发展型村庄产业发展型村庄应把握好村庄发展全局及各产业发展趋势,统筹安排所需的项目用地,以产业发展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引导村庄未来的土地利用。该类型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产业布局与农用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产业用地应优先在存量建设用地或未利用地中选址,提高村庄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规划应预留产业发展用地指标,调整布局不合理的产业用地,形成产业园区。村庄应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开发强度,并制定产业准入标准,以强化产业管理和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土地利用的空间管控,保护优质农田以及生态环境,避免出现占用基本农田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保证产业和村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发展型村庄产业选址需要符合规划,不得随意批准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没有用地计划指标的建设用地项目。项目选址应尽量在现有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取,严格控制其开发边界。应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以提高村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禁止触碰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需严格控制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产业的同时应注重村庄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水源地的保护,禁止污水乱排乱放。
(2)城郊融合型村庄城郊融合型村庄应立足于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通过承接城镇辐射带动,适度发展城郊相关产业,达到振兴村庄经济的目的。该类型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应综合考虑城镇化、工业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在形态上保留村庄风貌,在治理上体现城镇水平。城郊融合型村庄因其区位因素,城镇用地的扩张是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优化要突出协调各类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用地之间的关系,加强空间布局管控,逐步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管理的目标。 城郊融合型村庄应注重改善人居环境,需严格控制工业化、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及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区域内进行一切开发建设活动。规划期内应逐渐整合现有零散分布的小型企业,同时对于原有工矿用地逐渐缩并,应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在不损害其生态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交通枢纽型村庄交通枢纽型村庄应发挥其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优势,以四通八达的交通节点和道路便利条件为基础,以地区名优特色农产品生产为抓手,大力推进农副产品与地区特色产业的加工与集散功能建设,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多种经营模式,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振兴村庄社会经济。该类型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应综合考虑农业产业园建设及设施农业用地布局,进一步完善末级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通达度,发展规模农业与规模化经营,围绕交通枢纽区位形成辐射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用途空间管控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稳定。交通枢纽型村庄可借助区位优势,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综合协调发展,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在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内不损害其生态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允许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有限度地发展农林牧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
(4)农业主导型村庄农业主导型村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应以提高农民农业经济收入、保证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扩大农用地利用规模,实现规模农业及提高农业用地利用率,丰富农业产业链。该类村庄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应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整治为主,优先保障农用地的需求,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应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规模,逐步实现“一户一宅”制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扩大农业用地新空间,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稳定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保证村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业主导型村庄规划指标分配应优先保障农用地的需求,规划期内应通过土地整治及未利用地的开发适当增加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允许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观光旅游活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开展与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无关的其它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实施占补平衡制度,以确保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休闲观光旅游型村庄休闲观光旅游型村庄应重点发展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要结合农林牧渔生产、乡村文化、农家生活等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度假的生活功能。以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为目的,形成集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休闲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模式。该类型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划定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实现生态保护和村庄旅游业的统筹发展。这类村庄要协调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持村庄整体格局风貌,加强对村庄现有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以及自然田园景观等的保护,在保护村庄生态环境以及原有格局风貌的基础上,还应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服务业用地提供保障,以满足村庄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可适度预留特色农家乐、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等产业用地,保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持续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型村庄应特别注重生态空间对于村庄生活风貌的影响,严禁各类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生态型旅游休闲项目建设,适度开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必要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在进行必要的生产建设活动时,要制定严格的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方案,不得破坏村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居民点的零散分布现状,现有零散分布的建设用地应逐步退出,优先恢复为生态空间。
(6)拆迁归并型村庄拆迁归并型村庄是指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的村庄。该类型村庄应以保障农民生计与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实施城乡增减挂钩、村庄拆迁归并、引进扶贫产业等形式,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条件,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该类村庄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应充分挖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退出的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将退出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统一规划,应优先用于迁入或新建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统筹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格控制新建、扩建等行为,不断优化村庄土地利用结构。拆迁归并型村庄应结合村庄的归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尝试转变经营方式,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规划指标分配应加大农用地比重,规划期内适当增加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拆迁归并后的村庄原址应通过土地整治优先恢复为林地或牧草地。新村选址需避开生态保护区及基本农田保护区。
4、六大规划
(1)乡村空间规划
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主要形成空间管控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应围绕主体功能定位划定经济发展引导分区,依据空间特点差异分级划定分类治理分区,基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特点划定管控分区,因地制宜构建镇村体系。空间管治规划(生态空间)重点是确定县域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城,细化乡村地区主体功能的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提出相应的空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产业发展规划(生产空间)基于本县城的农林牧渔条件及资源禀默条件,明确乡村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产业进择重点,寻求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定经济发展片区,构建定位合理,特色突出的县域乡村产业体系,制定各片区的开发速设设与控制引异的要求和措施,促进县城城乡产业多层次融合发展。村镇体系规划(生活空间)依据县域内不同规模、职能和特点的村镇,科学合理地确定村镇等级体系。村镇体系一段由重点销(国家重点镇或特色小镇)般乡值、中心村、自然村四个等级构成,形成以乡镇政府驻地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以中心村为基本服务单元的相对均衡的多村空间布局模式。
(2)乡村整治规划
依据村庄规模、空心率、区位条件、综合现状、周边资源、市政条件等对村庄进行整治分类,并提出对应整治措施:
(3)乡村民居改造规划
(4)乡村用地规划
根据县(市)域不同地区的用地适宜性条件、资源开发情况、生态环保和防灾减灾安全要求、扶贫支持政策等,研究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内的建设用地模式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明确宅基地规模标准,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原则,并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相协调。
(5)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基于农村居民的出行距离,使用類率、设施服务半径来构建乡村生活,并通过交通、地形、资源等因素对设施服务半径影响进行修正和调整,并以适宜的“乡村生活图”为依据,统筹配置教育、医行、商业、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城乡统筹、因地制宣为原则,确定县(市)域乡村供水、污水和垃圾治理、道路、电力、通讯防克等备类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标准和选址意向。
(6)乡村生态保护风貌规划
依据区位条件、乡土风情、生态格局、自然肌理、建筑风格等划定风貌分区,明确各类风貌管控区的建设要求及重点,从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山水特色和文化保护等要素,着手制定分区图则分类引导村庄建设。
注: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平台,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