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东坝镇打鼓山村柑橘产业园。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力 摄
游客在西充县义兴柑橘产业园采摘柑橘。
高坪区阙家镇利光村村貌。
嘉陵区龙蟠镇鞍子山村高粱基地。
阳光明媚,站在高坪区阙家镇利光村一制高点举目远眺,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郁郁葱葱,一幅沃野千里、产业兴旺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昔日的利光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旱山村,村无立村产业,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如今的利光村,建起了面积达4500亩的柑橘产业园,建起了养猪场、鱼塘、苗圃基地、柑橘冻库,正在开建果箱厂、纸袋厂……
利光村是全市农村美丽“蝶变”的缩影。
作为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欠发达地区,南充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所有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后,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南充通过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78个,吸纳118.5万农民入园发展。
A乡村“蝶变” 昔日贫困村建起柑橘产业园
“清早的猪草水分含量足,小猪仔爱吃。”8月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高坪区阙家镇利光村村民袁宗好便起了床,打上一背篼猪草,回到家里,将这些猪草砍细,拌上米糠倒进猪槽。看着圈里毛光水滑的猪儿,袁宗好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今年58岁的袁宗好以前患有慢性病,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2014年,袁宗好被识别为村里的贫困户。
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袁宗好意识到,政府的帮扶,起到的是“雪中送炭”的作用,脱贫致富,关键得靠自己。一番思索后,他决定养猪。帮扶干部一听,立即帮他搭建猪圈舍,购买仔猪。2020年,袁宗好共养殖母猪5头,出栏育肥猪60头。尝到甜头后,今年,袁宗好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圈里共有母猪5头,还有育肥猪20头。
“我养的猪是农家土猪,以吃粮食、米糠、麦麸为主,在市场上受欢迎。”袁宗好说,“明年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其他村民一起养猪,大家好才是好。”
利光村人在变,利光村也在变。昔日的利光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山高坡陡,无立村产业,村民们靠外出打工为生。如今,村里建起了面积达4000亩的柑橘产业园。
“每天有100余名村民在园区务工,每年仅发放村民工资和土地租金,就超过300万元,带动全村村民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柑橘产业园业主邓勇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利光村又实施了高坪区首个村级柑橘加工交易中心及仓储保鲜储备库项目,今年村里又开建果筐厂、纸袋厂。
利光村及利光村人的变化,正是南充广袤农村发生“蝶变”的缩影。
2018年,南充在全省率先实现7个贫困县全部高分值摘帽;2019年,实现1290个贫困村全部高水平退出、57.8万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历史性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
B有效衔接 龙蟠镇整治撂荒地种6000余亩高粱
18日,记者站在嘉陵区龙蟠镇鞍子山村玛瑙山山顶放眼望去,成片的红高粱尽收眼底,产业园里不时有收割机开过,正在收割成熟的高粱。
驾车行驶在龙蟠镇鞍子山村、大柏山村等村,村道公路旁全是连片的高粱,在微风中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
“以前这里全是荒山荒坡,杂草丛生,现在都种上了高粱。”在大柏山村一山巅,嘉陵区硕丰益民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青小平介绍,今年年初,硕丰益民粮油专业合作社实施了大柏山村撂荒土地整治,几个月后,就收获了第一季高粱。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是基础。”龙蟠镇党政办副主任、乡村振兴办主任张黎明介绍,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龙蟠镇在全镇实施撂荒地整治与复耕,截至目前,共整治撂荒地12000余亩,其中6000余亩通过引进业主,种上了高粱。目前,全镇高粱喜获丰收。其余的土地则种上了桑树,套种蔬菜等经济作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已在南充全新起航。
在顺庆区,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炉”。区委、区政府扭住乡村振兴“十大行动”,统筹推进、全域发力,正奋力描绘“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乡村画卷。
阆中市则坚持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统揽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综合治理等事宜,整合资源、协同推进,把抓党建促发展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紧密结合起来。
南部县则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之路。如以三大产业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打造融产、销、储一体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以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等。
市乡村振兴局一名负责人说,我市正在制订《南充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为全市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划定目标。按照思路,为推进乡村振兴,将主要从体制机制、发展基础、巩固拓展、规划制定等方面,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南充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迈进。
C深度融合 南充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78个
打鼓山村,一个位于南部县东坝镇的小山村,因过去村民太穷、打鼓祈福而得名。如今,昔日的贫困村早已变了样。
村道蜿蜒曲折,行走在干净整洁的小村庄,随处可见成片的晚熟柑橘。村民们说,这是他们的“致富树”。
如今的打鼓山村,村民们在柑橘种植大户的带动下,规模化发展4000亩晚熟柑橘产业,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产鲜果700余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以上。
在打鼓山村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一根根水管紧密相连,因为高品质的柑橘需要精心管护,为此,打鼓山村通过公开招引,在柑橘产业园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通过安装在园区的监测点,对气象数据、水情数据和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形成大数据库,再反馈到智慧管理平台,进行科学分析、精准配方,按需供水、按需供肥,实现了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管理。
产业兴则百姓富,如今在南部县,晚熟柑橘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已达25万亩,不仅形成了盘龙至八尔湖、定水至升钟湖、火峰山至长坪山三条产业示范带,也让更多的南部村民变成了“职业农民”,全县共有1.2万余名群众在产业园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通过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今,现代农业园区在广袤农村已是星罗棋布。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梯次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78个,吸纳118.5万农民入园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我市还聚焦产业链条延伸,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三产融合发展。一方面着力农产品加工,抓好农产品清洗、分拣、冷藏、烘干等产地初加工及精深加工,如今,全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67%以上,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5家,农产品加工年产值400亿元;一方面着力农旅深度融合,努力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极,让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同时着力质量品牌建设,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和市级监督抽查,构建起了以“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南充冬菜、西充二荆条、高坪甜橙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为支撑,以张飞牛肉、保宁醋、川北凉粉等中国驰名商标为特色的南充农业品牌集群。
“规划”点击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同时,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在促进乡村生态宜居方面,提出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并确定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方面,提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方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在促进乡村生活富裕方面,提出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如在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以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现代农业园区
“国字号”园区4个
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中法农业科技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省星级园区5个
西充县香桃现代农业园区(5星级)、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4星级)、南部县柑橘现代农业园区(3星级)、南充市嘉陵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3星级)、南充市高坪区猪+柑橘现代农业园区(3星级)
省级培育园区4个
阆中市柑橘现代农业园区、蓬安县花椒+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营山县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顺庆区柑橘种业现代农业园区
市级园区23个
市五星级园区:南充市嘉陵区大通生猪柠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市四星级园区:西充县有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南充市高坪区擦耳花椒现代农业园区、蓬安县巨龙晚熟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此外,还有10余个市级园区。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实习生 郑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村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