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接力,丹心筑梦

一一红迹先锋队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这种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为了追寻先辈的足迹,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红迹先锋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史记忆”主题的寒假实践活动,采取线下实地参观的方式,深入了解先辈的英雄事迹和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到那个红色时代的艰辛与伟大。

队伍名称:红迹先锋队

指导老师:郭思嘉

队长:会计2304夏常馨

队员:会计2304闫思睿、会计2305朱咏竹、

会计2306罗紫珊、会计2306赵倬菻、

财管2304刘怡佳

实践方式:线下打卡

倾听革命故事,感知峥嵘岁月

第一站是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它坐落在古城西安东北角的七贤庄,由依次排列的10座民国时期建筑院落组成,是西安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唯一一处成片的民国时期建筑群。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办事处担负着开展民族救亡运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进民族统一战线、采购运输边区物资、筹措转运抗战经费等重要任务。同时,这里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为当时的延安中转输送了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抗日志士,被誉为“红色桥梁”。历史中有太多鼓舞人心的东西,而只有用心感受其内涵,才能真正感知那个令人惊艳的时代。

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黄花菜致富花

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

第二站是毛泽建烈士墓,毛泽建墓在衡山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金紫峰下。毛泽建出生于1905,毛泽东堂妹,中共党员,1927年10月,受中共湘南特委派遣,到衡山任县委组织和妇运委员,随后在衡山、耒阳等地坚持游击斗争。毛泽东《到韶山》诗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象征着毛泽建敢于为革命事业牺牲奉献的精神;对联两边还刻有毛泽东语录,一边是“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另一边是“为人而死,虽死犹生”,表达了对毛泽建烈士的高度赞扬。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

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黄花菜致富花

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黄花菜致富花

铭记奋斗历程,不忘革命初心

第三站是一大会址(主址),它是一座砖木结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一大宿舍旧址建筑整体采用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风格;南湖红船为单夹弄丝网船。民国十年(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8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的会址内举行。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的回忆,探寻精神的密码,翻开那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

重温党史记忆,厚植家国情怀

第四站是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杨虎城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居住在县城东槐院巷。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秀而不俗的民居宅院,建于1934年,是杨虎城将军为其母和家属所建。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院内青竹翠柏,苍窗格门、浮雕制作精良细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生于和平年代,未经历战乱,不曾受饥苦,要始终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弘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由革命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则要靠新时代青年去开创。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史记忆,在感恩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会也不应忘记那曾令人荡气回肠、慷慨悲歌的昨天。红迹先锋队的六名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家乡的红色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党史记忆,进一步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回顾历史,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矢志奋斗。

创新成才,创业报国——多金多米队慧植金耳促振兴特色产业谋发展(二)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对乡村振兴的重要嘱托,促进特色产业振兴的政策落实,探索商洛柞水“小木耳大产业”的致富之路,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多金多米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创新成才 创业报国”主题的寒假实践活动,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研方式,深入走访和调查陕西商洛柞水县木耳产业,了解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柞水木耳已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获央视推荐的国家品牌。柞水木耳唱响了“品秦楚珍馐 赏柞水风采”的口号。基于此背景,多金多米队成员积极调研,实践路程仍在继续。

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黄花菜致富花

第四站·秦岭天下柞水木耳展销中心

脱贫攻坚人人参与,幸福家园人人和美。实践队员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秦岭天下柞水木耳展销中心进行调研、学习。

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委会副书记向团队介绍道:柞水黑木耳历史颇为悠久,在明清时期柞水人就开始生产木耳,前人留下的柞水木耳赋让如今木耳种植也能从中汲取宝贵经验,让木耳种植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此外,金米村每年都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包括木耳种植环境、种植季节、管理方法、病虫防害等的知识培训。经介绍,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3.36万人,木耳的种植和采摘大多由中老年人来完成。目前“政府+合作社+农民+电商+网红”的五方联动营销体系机制已经形成,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两借两还”模式,全镇500余户通过此模式栽植黑木耳,户均增收2000—5000元,累计分红125万元;500余人通过季节性务工,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000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米村的经济发展。

第五站·金米村村民采访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通过金米村村委会的简单介绍和木耳园区的参观,团队对金米村及木耳产业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下一步,队员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及相关问题汇总,对金米村村民作以采访。在和村民的深入交流,本队发现了一些问题。村内中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青壮年群体选择外出务工,空巢现象较普遍。村委会对村民征地集中种植木耳,在木耳收获季节招聘村内剩余劳动力,为村民提供了收入。但木耳种植收入较低,难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大多数村民种植技术、专业水平难以使木耳达到高产高质,且木耳生长周期过长,与其他农作物相比,资金周转较慢,农民收入难以保障。

对此,实践小组在“创新报国,创业成才”的博学杯作品中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措施。在政府政策下,加大对木耳产业的投入支持,兴办自己的加工厂,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完善好发展策略,产业的完善以发挥木耳最大价值,延长产业链,打造属于村集体的品牌;另外鼓励企业回收加工利用废弃菌包塑料袋,实行工厂化生产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避市场风险,降低生产基地人工成本;邀请更多专业人才和企业,建立供销对接关系,做好优质木耳供应,提升木耳品质;定期培训,发展职业人才。农业发展不仅关乎农民个人生活,也联系着每个你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农业更高质、更高效发展。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第六站·陕西供销柞水木耳综合服务中心

乡村振兴不容缓,企业力量在行动。实践队员来到了陕西供销柞水木耳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了解木耳产业的加工与销售。在队员与公司总经理李元的交谈中了解到,企业作为中国供销合作社,位于各生产基地之间,对木耳全产业链条联系有很大效用;再者,公司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柞水木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着力构建一体化产业链的木耳产业发展体系,支持引导精深加工企业自主研发木耳菌草茶木耳酱等产品。由公司代表介绍道本企业主营业务有农产品(木耳、银耳、黄花菜等)的销售包装和生产木耳的深加工产品,致力于让木耳产业带领小镇迈向更好的生活。

陕西供销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深入落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把柞水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在柞水县注册成立了陕西供销柞水木耳综合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000平米,包括柞水木耳大卖场、柞水木耳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营销中心等,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助力柞水木耳成功走向市场。目前,柞水全县90%的社区、行政村发展木耳产业,“三带六区、专业村支撑、大户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柞水形成,柞水木耳的全产业链也逐渐完备。陕西供销柞水木耳综合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经理、陕西省柞水木耳协会秘书长李元曾言:木耳产业是柞水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是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木耳”。如今,这句话在柞水县已变成事实。小小的木耳成就了柞水县的经济发展前途,成了柞水县脱贫攻坚的“金钥匙”。柞水县供销社还积极主动在西安、南京等地开设了柞水木耳专营店,让柞水的木耳走向全国舞台,一展柞水土特产的风采。

黄花菜致富花_致富经黄花菜种植_致富黄花种植菜地图片

走进乡镇企业,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集种植、分拣、加工、仓储为一体的食品级无菌车间和木耳酱生产车间,旁听了工作情况汇报,对公司在“小木耳 大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的举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担当,认识到乡镇企业在产业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推动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农产业的同时,肩负起社会时代责任,回乡扎根,用一朵小木耳,蹚出一条致富之路。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文案:红迹先锋队 多金多米队

排版:田莹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