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经验总结(共汇编)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促进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国策,而城中村作为一特殊村庄群体,其发展已开始为政府所重视。由于城中村问题存在已久改造难度很大,其所带来的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一块心病。对于城中村问题的研究和改造实践,国内取得成功的案例很少,因此,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如何促进城中村的发展,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以下,笔者将以舰涌村规划为例,探讨有关城中村的新农村改造工作。2.舰涌村现状及问题分析舰涌村现状介绍舰涌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处于目前番禺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心城区南区,其周边区域的城市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该村村域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为2618人,生活区分新村和旧村两部分,新村于中部集中布置,多为近几年来新建建筑,建筑质量较好;旧村沿区内的河涌两侧布量,多为80、90年代前建筑,建筑质量普遍较为破旧。村域内目前尚存在较多河涌和农田,生态环境较好,该村目前主要的经济来为工业,而农业在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少。由于周边城区开发建设工作很快,村周边很多土地已被政府征用,一些村现有空地也即将被征作政府储备土地,届于村可直接开发的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不多,其现状是一典型的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中村。

舰涌村现状问题分析Ap年,番禺区政府决定大力推进全区范围内的新农村开发工作,舰涌村是重点发展的农村之一,但作为新农村开发,舰涌村面临着较多的开发困境,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经济档次低,发展速度迟缓,阻碍了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村工业发展历史已久,但工业类型多为那种低档次、污染型的二类工业,村的工业层次低,效率和产业附加值不高,且工业厂房多为层数低、质量破旧的厂房,土地利用率很低。根据村经济统计数据,该村年年工业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远远低于这一期间番禺区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另一方面,村所开发的商业以沿街商业为主,规模很小,且商业档次很低,这种商业模式对村经济的整体贡献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低层次的产业发展模式必为城市开发所诟病,若不很好实现产业的转型,舰涌村以后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生活区绿地空间缺乏,村内环境质量较差。村现在居住模式为单家独院式,建筑间距较窄,建筑分布较密,住宅间缺乏有效的绿地空间,而公共绿地则更为缺乏,村整体绿化环境较差。配套设施不完备,停车、教育、老人、文化、体育、医疗等设施较为缺乏。根据我们对村的调查问卷显示,村民不满意的设施主要集中在停车、教育、老人、文化、体育、医疗六个方面。

村里缺乏公共停车场,现有菜市场周边的停车问题通过占用市政道路停靠解决,而已建好的村民住宅楼基本均未预设停车库,居民停车不便;村目前的教育问题通过离村较远的小学、幼儿园解决,出行不便;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现状规模很小,无法满足村民现有需求,老人设施现状则几乎没有。村污水直接排往河涌,对区内河涌污染很大。现状村排水方式为雨污合流制,区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往河涌,若任由其发展,将对现状河涌污染很大。3.舰涌村新农村开发与非城中村相比面临的优势与困境分析舰涌村作为城中村,与其它非城中村相比,新农村开发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较大的困境,其优势主要来于地理上的便利。由于位于城区,其商业更容易得到发展。但另一方面,其城中村的特征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开发中面临着较大困境,这种困境来于其经济、社会与非城中村的差异,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土地资紧张,可直接用于经济开发的土地不多。随着城市的发展,舰涌村土地很多将会由于城市开发需要由政府统一征用,因此,与非城中村相比,舰涌村今后届于可供自己独立开发的土地资将十分缺乏。生态环境较差,村域内绿化环境营造困难。与城区外围农村不同,舰涌村在今后发展中,将逐渐失去其赖以依托的农田区域,而逐步为城市建设城区所包围,村域内整体生态环境将极大受损。而在内部绿化环境营造上,由于其绿化建设标准很低,仅有的绿化多由各住户在宅前自行营造,而缺乏统一的绿化管理部门和园林绿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