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麝养殖成本及效益

经济效益。在人工饲养的状态下,一头成年雄麝按生命周期12岁计算,每两年取一次麝,一次取15-20克,累积产麝总量最高不超过120克,每克按600元计算,一头雄麝饲养12年获得6万元收益,平均年产值约6000元;母麝一年可繁殖两到三头幼麝,每头幼麝可卖7千元,如果全部销售,价格也十分可观。

2. 林麝养殖成本及效益分析

1、林麝幼仔一只大约需要15000-20000元,人力成本大约每只需要50元左右,饲料成本一年一只100元左右,病虫害防治费用、水电费等大约20元左右,养殖20只林麝成本大约在303400-403400元左右。

2、养林麝需要找到合适的养殖地点,一般要求至少比海平面高1000米,养殖场地要安静,养殖场内部的植物要比较多。

3、在喂养的时候要注意饲料的比例,林麝可以吃胡萝卜和苹果等蔬菜水果,还可以吃一些植物叶片,比如桑叶等

4、定时巡查麝舍,发现病虫害及时治疗,避免造成大量损失,还要及时清洁和消毒养殖场地,林麝的育种前景比较好。

二、养林麝国家有没有补贴,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1、养林麝国家目前没有补贴,养林麝需要办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养殖林麝是要经过允许的,私自养殖是违法的。

2、林麝需要仔细选择饲料,养殖场建立在有绿草山坡地上比较合适,这样可以给林麝提供天然的青草饲料,然后根据林麝的进食喜好适当的投喂饲料,注意在冬季来临之前储藏好饲料,避免在冬季饲料短缺。

3、还要根据林麝不同的生长情况投喂合适的饲料,因为林麝每个生长阶段有不同的营养需求,所以要及时的调整饲料,这有利于林麝正常生长。

3. 林麝养殖成本及利润

10头林麝的年收入超过100,000元。林麝的主要产品是麝香。这种东西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近年来,麝香的市场价格每年都在上涨。麝香年产量约为20克。林麝主要生产麝香。中国对麝香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目前市场上麝香的产量远远不是我们使用的要求,因此市场需求方面也非常稀缺。

4. 林麝养殖规模

凤县盛产麝香。1.林麝: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马麝: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3.原麝: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凤县获得“中国林麝之乡”殊荣。截至2019年底,县内持有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证的公司有23家,养麝户668户,全县林麝养殖规模达到1.8万头,年产麝香70多千克,新繁育种源4700多头。林麝养殖数量占全国的2/3,麝香产量占全国的70%,均居国内第一,年产值超过2亿元。

5. 林麝养殖效益分析

风景名胜早在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雷波的风景名胜就有雷波荡、龙湖、落水湖、龙洞、垂珠洞、雷神洞、宁远楼、回波塔、八仙洞、温泉、葡萄井和锦屏耸翠、龙头山胜景、海池清浊、龙洞飞泉、天生桥梁等10余景,后多遭毁坏。现雷波县境内有钟灵竞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马湖;自然景观优美的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还有独具魅力的彝族历史文化和三国遗址,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风景区。随着溪洛渡电站上马,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改善,正越来越为国内外投资者看好。孟获殿马湖中有一绿树掩映,风景秀丽的小岛,形如龟,俗称金龟岛,岛上有座全国独一无二的彝族寺殿——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该寺共有二楼七殿,二楼:魁星楼、紫微楼;七殿:灵宫殿、观音殿、孟获殿、大雄殿、老君殿、三仙殿、灶王殿。供奉的神像有108尊。1996年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坐北朝南,寺殿内供奉着三尊彝族菩萨,中座为孟获、身披大红毡衣,腰佩宝剑,左边是其弟孟优大将军,右边是军师摩铁大将军。他们皆身着彝族服装,形象威武,气宇轩昂,栩栩如生,以汉族佛教菩萨同尊一寺而奇,是我国彝民族中唯一寺殿。

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雷波马湖雷波马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距县城47公里,距西昌和乐山各280公里,距宜宾137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马湖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3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为高山屏障,北面为玄武岩、石灰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湖区港湾深幽,湖岸曲折多变,湖底灰岩层光滑细腻,无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园和森林环绕,林木苍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光秀美绮丽。金沙江峡谷山体陡峭,江水湍急,绝壁高耸,怪石如林,极为险峻。区内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历史和文化遗迹,为景区增添了情趣。马湖景区内分布着大量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地衣苔藓遍地,充满了原始古朴气息。 龙湖溶洞雷波马湖龙湖溶洞位于雷波县城东北部的马湖南岸山脚下,距环海公路200米。洞口隐没在郁葱的树林之中,从公路到洞口有一蜿蜒小径供游人进洞观览。龙湖溶洞深不可测,至今尚无人走到尽头而找到第二个出口。洞内气流畅通,凉风习习。

洞高处达5余米,最宽处达3余米,低窄之处只能让人蹲卧爬行通过。洞壁石钟乳、石笋、石花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并有珍禽筑巢,令人美不胜收,留连忘返。雷波荡 雷波荡位于县城西部县委机关所在地内,据《雷波厅志》记载,雷波荡在城西参府署内,形圆如规,周五十余丈,潴水清澈,四时不消,据传说雷波县因先有雷波荡而得名。嘛咪泽 省级自然保护区嘛咪泽,位于雷波县城西北94公里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余脉的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区面积3.88万公顷,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1130米,主峰最高海拔3961米,气候垂直分带,从低至高依次为低山温暖气候带,中山下部温湿气候带,中山上部冷湿气候带,山顶高寒湿润气候带。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下到上分为人工林、山地落叶灌丛、山地常绿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带。其植被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168科463属1247种,国家一级保护名贵古生植物珙桐、连香树、红豆杉、桫椤、水青树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3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种,脊椎动物30目84科221属38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四川山鹧鸪、云豹、牛羚、绿尾虹雉、黑颈鹤、林麝等7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

素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保护区内景点有40多处,著名的有云海、日出、晚霞、瀑布、雪景、原始森林,杜鹃花红、白、黄、紫诸色俱全,每年从4到8月,随海拔高度不同而先后开放,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漫山遍野,形成了花的海洋;有数百亩成片的原始珙桐林,花开似鸽子飞翔,平均密度为每公顷65株,在中国境内罕见。林中奇花异草、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山谷深切、地势陡峭、云海茫茫、急流飞瀑,组成了一个壮观绮丽、神秘奇特的高山生态自然景区。溪洛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境内,为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三个梯级,是金沙江上最大的水电站,中国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巨型水电站,也是世界第一高坝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世界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正常蓄水位610米,库容量141.7亿立方米,最大坝高278米,它将波涛汹涌的江水拦腰斩断,形成“高峡出平湖”,绵延208公里的金沙江峡谷水上旅游走廊。乐水湖位于雷波县城东北1.5公里处,横亘于海湾乡之中,呈南北走向,湖面面积约700亩,积雨面积约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13米,常年蓄水330万立方米,有效取水137万立方米,是一个高山淡水湖泊。

湖泊与雷波县城锦屏山交相辉映形成山湖城一体,一城青山半城湖的意境。湖岸农舍炊烟鸡犬相闻,一派田园风光景象。上个世纪50年代曾全部干枯,当地人以为神灵作祟,故名“落水湖”,后改称为“乐水湖”取“智者乐水”之意。该湖小巧玲珑,环境优越,开发的指导指导思想是建成与县城相连接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和雷波县城的“后花园”。黄茅埂关于黄茅埂,历史上围绕它所发生的事件很多,为它增添了不少人文和神秘色彩。远古时彝族祖先古侯,曲涅部落从云南迁徙凉山,到美姑会盟定居时,就曾历经艰险翻越过黄茅埂。三国时,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自率领一路大军沿金沙江而上,经雷波小谷堆翻越黄茅埂,进军卑水(今昭觉、美姑一带)。彝族的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则,结束了多年游历参学,晚年就在黄茅埂的龙头山下比尔岩洞,潜心修道,从事彝文经书的整理,他去世后其子孙还修建有保存,传承其父遗留经书、道具的藏经楼……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黄茅埂确实不同凡响,不愧为“凉山第一山”。黄茅埂山势雄伟壮观,特别是南端的龙头山,地势非常险峻,形似龙头,时常云雾缭绕,犹如飞龙腾空。此外,自然资源也很丰富,山脊的东西两侧,特别是东侧,拥有大片原始森林,主要树种为杉、桦、松、柏和硬杂木林等,山顶也较平坦,有草场约50万亩,溪沟、山泉较多,水源充足,是良好的天然牧场。

黄茅埂的景观,用什么来形容和概括呢?无论是日出、云海、草场,还是春色、雪景……都无法涵盖其神韵。翘首仰望、远眺,它是何等雄伟,气势磅礴,浩瀚、瑰丽、神奇,云浓雾密,莽莽苍苍,向下俯视、鸟瞰它又势如奔马,宛如游龙,逶迤、峥嵘、壮丽、绵延千里,寥廓无涯。黄茅埂日出:在黄茅埂欣赏日出,可以不受季节的限制。黄茅埂山顶,地势较平坦,视野开阔,有“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天气晴朗时,可以隐隐约约看见群山远处,像金色飘带般的金沙江,闪耀着淡淡的金光。如果是春天来到黄茅埂山顶,而且又是明媚清新的早晨,山顶的草地上泛着的晶莹露珠,空气里弥漫着破晓时的阵阵寒意,山野间不时传来零零星星的鸟鸣声,整个世界非常寂静,夜空开始发亮了,天色已经微明,在东方,可以看见一道亮光,上边呈蓝绿色,下边是粉红色,最后成为一道金红色的光,整个天际越来越大,亮光愈来愈呈现粉红色,愈来愈明亮了,湛蓝色的底色渐渐退去。一轮红日,冉冉东升,此时的黄茅埂也被染成了红色,慢慢地太阳由红色变成了金色,整个山野也变成了金黄色,我们每个欣赏日出的人,都变成了小金人,霞光满天、云空广袤,迎着清晨和煦而清新的山风,真爽啊! 黄茅埂牧场:来到黄茅埂,不能不到牧场去看看,占地近20万亩的黄茅埂牧场,属高山草场,来到此地宛如来到了内蒙古草原。

真是无法想象,在莽莽苍苍的黄茅埂,还有如此绿草如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令人惊叹不已。这里牧草丰盛,地势和缓平坦,是绿色生态之游,放牧的最佳之地。在这个高山草原上,现在主要是放牧高原之舟——牦牛,还有黄牛、羊、马等。由于气候和山地的因素,繁殖力不高,数量很少,而牦牛在此如鱼得水,繁殖力特强,现草场上放牧着集体和个人的3000多头或黑白相间,或纯黑色,膘肥体壮的牦牛。由于是敞放,牦牛或三五成群,或孤身独往,悠然自得,遍布在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春天,索玛花盛开在草坡嫩绿的草叶上,在这充满诱惑的季节里,牧民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当流动的山风掠过草地、掠过头顶时,不免心猿意马,顿感心旷神怡,牧民的歌声,粗犷浑厚,与春天的旋律交织在一起,苍茫的天际与绿草如茵的牧场,顿觉显得格外空旷、广袤。走到草场边沿的地方,裸露的石头,无规则横七竖八,躺在那里并泛着幽暗的光,与明快的草绿色形成了巨大视觉反差,在一些坡地的较高处,生长着一丛丛低矮的高山灌木。在低凹的地方,终年雨水、雾水,植被凝聚,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显得那样娇气清澈,有的还形成涓涓溪流,流向远方,汇入大江大河,这是黄茅埂的生命之泉。 黄茅埂花海黄茅埂的花那是远近闻名的,花的种类无法统计,各种花木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每当春天来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黄茅埂的井叶特西、西甘萨、合姑洛等地,无论是在河谷、山腰、山头,还是牧场、地边、草甸,到处都是百花盛开,花团锦簇,色彩斑斓。特别是美丽的索玛花,一片一片铺在山坡上,黄茅埂就像披上了一个巨大的锦缎。站在远处眺望,迎着和煦的山风,索玛花的花海里翻腾着波涛,到处散发醉人的花香,为黄茅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6. 林麝养殖成本及效益评估

1、养殖户难增收

(1)一度时期林麝的市场非常火爆,但是从2014年起,林麝几乎无人问津。

(2)县上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因为养殖户难增收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所以就使一些养殖户逐渐产生畏难消极的情绪。

2、种群品质退化

(1)凤县从林麝人工繁殖驯养以来,一直都是县内之间进行调配,近两年对外调拨关口有所放开,但外地有想发展的客商人工繁殖驯养许可证很难办理。

(2)这就导致林麝近亲繁殖,品质退化严重,发病率、难产率、死亡率很高,影响规模化发展。

3、疾病防控难

圈养的林麝非常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化脓性疾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呈散发的形式,发病多,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4、缺乏专业人才

(1)凤县有一些林麝的养殖“土专家”,但他们缺乏专业培训、没有报酬待遇,只能凭经验、靠实践摸索,一般能治病、做手术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缺乏。

(2)林麝发病时,没有一个专门的统筹协调指挥机构,只能碰运气。

(3)尤其是林麝生产期比较集中,难产率也会很高,如果只有几个会做难产手术的专家根本忙不过来。

5、草料采摘难

(1)随着林麝种群规模不断扩大,林麝食用的草料也越来越难采摘,县内又没有专门研制营养成分高的颗粒饲料生产企业。

(2)尤其是在晾晒、储备冬季草料时,由于原料少、缺劳力、晾晒期短、储存量大,养殖户只能去邻近镇、相邻县采摘,而且还要高价收购,这样就会增加饲养成本。

7. 林麝的养殖前景

地形地貌

巴中位于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 陕西汉中。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雪山屹立,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诺水风光,使人留连忘返。巴中幅员1232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07米,最低208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四区县,250个乡(镇)、2354个村,2009年总人口398万人。幅员面积12301平方公里。

区 号:0827

邮 编:636000

车牌编号:川Y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乐巴铁路2009年将全线贯通,广巴高速公路2009基本形成通车能力,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今年将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的高速公路力争明年开工,巴中到桃园的高速公路今年有望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级绿色标志。

通江银耳驰名海内外,被国家命名为“银耳之乡”,南江被命名为“核桃之乡”,江口醇酒厂、小角楼酒厂产值均超过亿元。巴州龙头面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大县。南江黄羊以其体格高大、肉质细嫩、遗传性能稳定、板皮质优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成为“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银花、川明参、蕨菜等绿色食品天然佳成。

全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温特征是: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7.1度;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7.9毫米,但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各月降雨量分布也极不均匀;光照较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462.1小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巴中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发展生物工程前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35.91%,堪称“绿色宝库”。南江北部山区3000公顷“巴山水青??”,被专家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浩翰林海里栖息着黑熊、金钱豹、苏门羚、林麝、大鲵、阳鱼、山猫、竹鼠等20多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被中外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矿产,境内有可供开采的矿产主要有煤炭、铁矿、铜矿、金矿、大理石、花岗石、霞石矿、石灰矿、石黑矿、天然气等29种,其中煤炭储量6190万吨,磁铁矿8355万吨,天然气1100亿立方米,霞石矿2100万吨,花岗石10亿立方米,极具开发潜力。

在巴中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还孕育出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等名人;西晋成王李雄、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唐太子李贤、诗人李白、杜甫等名人学士先后游历巴中,留下不朽名篇佳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巴中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经陕南转战巴山,解放巴中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极盛时期发展到纵横500里,拥有23个县市、500万人口、4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中共中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等首脑机关先后驻通江和巴州,现建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和邓小平、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巴中市地处川东北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辖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县一区。

大巴山

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 ,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历史沿革巴中古属禹贡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地。

秦和西汉时为巴郡地。

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汉昌县。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属巴西郡,后继属宕梁郡,又先后置归化郡、大谷郡。

北朝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

巴中州、郡、县迭更, 建县的历史已达1910年,置郡已达1789年,置州已达1485年。

自古以来,巴中是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

汉高祖刘邦打关中,巴江两岸是重要的根据地和后助线。

萧何留守巴郡据通江得汉山“以通饷道”;三国名将张飞从荆州沿江而上,夜袭巴州,智擒严颜老将;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直逼张鲁退兵巴州;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余介在通江等地筑城屯粮抗蒙;抗金名将岳飞率兵巴河东岸轻阳坡等等。

至今,在南江县尚可目睹当年连通蜀汉的“千里栈道”、汉王的金戈铁马、西晋南方獠人的岩墓等,这些无不记载着昔日巴中战火硝烟的壮丽场景。

国务院1993年7月5日批准(国函[1993]98号):设立巴中地区。

巴中地区辖达县地区的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国务院2000年6月14日批准:(1)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2)巴中市设立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巴州镇。(3)巴中市辖原巴中地区的南江县、平昌县、通江县和新设立的巴州区。

2004年辖65个镇、185个乡。历史事件巴中,曾经的中国第二大苏区,拥有12万优秀儿女参加红军,3万巴中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32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后,根据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黄柴畈紧急会议的决定,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他们在突破京汉铁路西征途中,先后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在枣阳、新集等一带与进行了多次的激战。翻越秦岭山脉,转战千里,于12月上旬到达陕西省的南部山区。随即发动群众打富济贫,在城固、西乡建立了两支地方游击队和马儿岩区苏维埃政权。

1932年1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西乡县钟家沟召开了团以上的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了军事问题,会议认为:“川北比陕南的地势更险要,物产更丰富,回旋区域更广阔。加上四川军阀林立,川西一带军阀混战,川北的防务又十分空虚,这正是红军入川的大好时机。”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立即翻越大巴山,占领通江、南江和巴中地区。

红军从钟家沟出发,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顶风冒雪,披荆斩棘,翻越了210华里的巴山天险。红军队伍中有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叫陈松庭。他身体本来就很瘦弱,但却在行军的路上一直替生病的战友背行装。晚上宿营时,又主动替战友们站岗放哨,把自己防寒用的草帘盖在战友们的身上,自己睡在草棚门口。战友们安然的入睡了,他却因极度地疲劳和寒冷,被活活地冻死在草棚外,为了革命的事业他光荣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6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北部地区打破国民党军对川陕苏区三路围攻的作战。2月,红四方面军开创的川陕苏区初步形成。国民党当局急忙调停川军各派在川西的混战,并委任第29军军长田颂尧为川陕边“剿共”督办,调集川军38个团约6万人,分左、中、右3个纵队,向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发起围攻,企图消灭或驱逐红四方面军于立足未稳之际。

巴山游击队的创办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长征时,留下了300多人,组建了红军师长刘子才为首的游击队。年底,巴山游击队由300余人发展到1200余人,开辟了以南江桃园为中心的50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根据地。

1936年4月4日,国民党胡宗南的一个团开抵汉中烂草地围剿游击队,由于游击队领导人麻痹轻敌,被敌人包围击败,突出重围后剩下65人,不屈不挠的巴山游击队并没有就此消沉,他们于1936年11月在南江桃园大河岩壳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会上,指战员严肃批评了刘子才在军事上麻痹轻敌的错误,选出了二营营长、原红30军政治部主任、南江少共宣传部长赵明恩为游击队领导人,下辖两个队和一个独立连,在不到200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内重整旗鼓,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到1938年,巴山游击队又发展到700余人,开创了游击队第二个鼎盛时期。

8. 林麝养殖成本及效益怎么样

梅花鹿好养一些。

林麝比梅花鹿利润高,林麝产生的经济价值有时甚至超过黄金, 第三个会跳的叫黄麂,生在山地丘陵,龙头鹿身,吠声如犬,连绵山林,生性胆小,警惕性高,所以练就一身逃跑的功夫,昼伏夜出,白天藏起来休息,晚上顶着夜光眼畅行自如,养林麝年赚百万不是问题。

9. 人工养殖林麝的前景

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在陕西省凤县,农户养殖92户,专业养殖公司2家,存栏数1700只。今年可突破2300只。陕西省总数可达2600只。

排行第2的为四川省的都江堰、密亚罗、马尔康,全省存栏数为1200只。养殖也很不容易,技术含量高,但前景不错,特别是麝香,很贵的

10. 林麝养殖需要投资多少 单只成本

林麝养殖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幼麝的购买,一只大概15000~20000元。其他的成本,有人力成本,一个人养殖一只林麝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是规模养殖,平均每只分摊50元左右。

而饲料成本是非常低的,因为林麝食量还不如一只兔子,所以一年的食量包括草料和精料,合起来不到100元,按照100元算。还有病害防治费用、水电费等,大概20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