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宋建华 陈岩)连片种植面积120亩,亩产4000斤,品相、个头及口感均达到市场上同类生姜标准。

11月9日,随着米东区长山子镇新庄子百亩生姜基地最后一块生姜地收获完毕,标志着在米东区科技局(科协)驻村工作队、新疆农业科学院及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全疆大规模生姜种植基地种植成功。

图片

走进基地大棚,浓浓的生姜味扑面而来。攥着一米多长的姜苗使劲一拔,抖掉土,一簇簇鲜嫩的生姜便露了出来。擦了擦手上的泥土,种植户李忠福感慨:“试种3年,今年终于成了。”

基地内,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徐麟与新庄子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耀州,正对生姜种植技术标准进行总结,并进行生姜品种资源采样,将送到新疆农业科学院检测。

“这是新疆第一个大规模种植的生姜基地,对于新疆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以及新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徐麟说,如果样品检验结果合格,这里将成为新疆生姜地产品种资源基地,种植技术将形成规范标准,陆续在全疆推广。

图片

种植生姜对土壤条件、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新疆本地较少种植,未形成种植标准及品种资源。

三年前,老家在山东潍坊的李忠福转行试种生姜。“我们那家家户户种生姜,效益都不错,我瞅准了种生姜这条路。”李忠福说。

经过多地调研,李忠福选中了土壤、气候条件都适合的新庄子村,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开始试种生姜。

李忠福从老家选育优质种姜进行催芽育苗,并在工作队和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帮助下,不断摸索种植技术。去年,生姜试种成功,今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李忠福带着九户村民一起种生姜。

工作队和村“两委”为基地流转耕地提供绿色通道,并积极协调用水用电,还为基地申请了科技项目,免费提供了价值五万元的农业设施。

3月中旬催芽,4月初栽姜苗,随后是浇水、除草、施肥,李忠福带着大家一起干。种植户朱小明说,李忠福带着大家一起种生姜挣钱,大家都叫他“种姜师傅”。

徐麟带领的团队也定期到基地,与工作队一起对生姜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监测,为制定新疆生姜种植规范标准做准备。

11月初,生姜开始收获,产量、品相都不错。按照市场价,一亩地生姜纯收益3万余元,增收30万元。李忠福笑了:“大家挣到钱,我心里也高兴。”

李忠福还带着大家将鲜姜存储在保鲜库内。“温度湿度控制好,能存储一年,既能保障市场供应,也能让大家多挣钱。”李忠福说,明年,他将带着村民将基地种植面积扩大一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