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活动在汉阴县启动

记者采访熊哲贵(左一)

从汉阴县城驱车向南,一路沿盘山路而上,云海烟岚包裹着黛山,眼前美景仿佛使人置身仙境。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便可到达凤堰古梯田。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活动在这里启动,云腾雾罩下的凤堰梯田层叠而上,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十分壮观。

从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的“惊艳面世”,到如今的“文物惠民”示范样板工程。在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和安康市政府支持下,汉阴县在这里建设了全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并将其作为推动全县旅游大发展的破题之作和拉动汉阴南部山区乡镇发展的“抓手”,先后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配套、文物修复、展示利用、产品开发、教育培训。

11年间,凤堰古梯田形成了“特色文物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带动陕西旅游强势发展,拉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闭环效应。当地农户生产的有机农作物价格翻了5倍;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已发展到80余家,并且在旅游旺季家家爆满;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7年间增长了4117元,增幅达到69.3%。文物助力脱贫攻坚,“凤堰模式”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真真切切送到老百姓的手中。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清代万亩古梯田面世

汉阴凤堰古梯田位于漩涡镇境内凤凰山南麓,是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范围涵盖黄龙、东河、中银、堰坪、茨沟、双河六个行政村共11.5平方公里。

早在清乾隆初年以前,黄龙、东河、堰坪一带山大沟深、荒草遍地、人迹罕至。即使是接近漩涡镇堰坪一带,也仅有少量原住人口。由于蛮荒闭塞,当时的原住人不熟悉梯田耕作方式,也没有开挖修建梯田。至乾隆二十一年后,在明清川陕移民大潮影响下,从湖南、湖北移居当地的移民才引入修建水作梯田的耕种方法,逐渐形成这万亩古梯田。

2009年,在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凤堰古梯田被发现。而据考证,这是由清代中叶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修建的,是目前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

一同被发现的,还有梯田内分布的清乾隆年间以来修建的古建筑民居群落10余座,古寨堡20余处,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等多处文化遗存。其中,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吴家花屋、冯家堡子、太平寨、黄龙庙、敞口屋、中庄子、杨家湾吴家大院、老学房、竹园堡子、吴氏祠堂遗址等。

由于凤堰古梯田位于南北文化交汇地,除古梯田外还留存有古民居、古寨堡等文物建筑。专家认为,凤堰古梯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水利文化遗产之一。

建移民生态博物馆让古梯田“活起来”

陕西大遗址众多,在多年大遗址保护实践中,陕西文物部门探索出了将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的保护新路子。将传统专业性保护扩大到社会参与保护,将单一行业保护扩展到各级政府保护,将被动和限制性保护发展到主动的、引导性保护。

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惊艳面世后,人们发现,地处秦巴山区的汉阴县是典型的山地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重点扶贫开发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3%、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数的近30%,古梯田区域内生活近万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活非常贫困。如何将文物保护利用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怎样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成了亟待破解的难题。2012年,陕西省文物局与安康市、汉阴县相关部门反复研究,提出了以当地特有的移民文化为支撑、以古梯田文物景观为亮点、以筹建移民生态博物馆为平台,打造我国首座移民生态博物馆的设想。随后,省市积极谋划,县镇共同发力。

当地政府投入3亿多元专项资金用于基础配套、文物修复、展示利用、产品开发、教育培训等方面,先后修复700亩梯田,完成以吴家花屋、冯家堡子、敞口屋等为代表的大体量古建筑保护修护工程。对景区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新建观景平台、旅游步道和停车场、旅游公厕。打造以移民生态文化为主题的一台大戏、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套摄影画册、一本旅游解说词、一部风光宣传片的“六个一”文化宣传工程,让文物“活起来”,极大地带动景区的旅游人气。一系列举措将凤堰古梯田打造成了“文物惠民”示范样板工程。

为满足旅游需求,汉阴县通过一个单位帮建一个农户的形式,扶持发展各类农家乐80多家。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引入富硒生态水稻,凤堰区域各类土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凤堰模式”持续发力带动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2010年以前,第一拨客人来我们村,他们到我家,给我说‘大姐,能给我们做顿饭吃吗?’后来得知他们是来玩的,我就很好奇,我们这从来都没有外地人进来过。”景区村民熊哲贵回忆道,“他们开导了我,后来我就开始做农家乐。”熊哲贵经营的“田梁农家”诞生在黄龙村,是汉阴凤堰古梯田景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农家乐。“我们这里平均每年来20多万游客,2012年时,我家一年的收入是五六万,2013年、2014年,我家一年的收入就到了30万到40万。去年一年我家接待了5000多名游客,基本上一年的收入在60余万元。”

这几年,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行”“远方的家”等栏目组多次对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人民日报》在头版和内文整版进行宣传,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攀升。

熊哲贵这个十几年前还几乎没出过山的女人,如今凭借在梯田景区做电商、开办农家乐,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从2012年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揭牌至今,每年涌入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游客不断攀升,呈现出春季旅游车辆拥堵10多公里的“爆棚”景象,给当地村民带来巨大的致富机遇。“当地生产的有机大米由过去每斤不足2元,提升到现在每斤均价20多元;目前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已发展到80余家,旅游旺季家家爆满;景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5938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55元,7年人均收入增长4117元,增幅达69.3%。‘以文物保护利用为引领,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支撑,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线,以带动村民致富为目的’这是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也是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创新措施。”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告诉记者。

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陕西文物资源丰厚,是“天然的历史博物馆”,遍布三秦大地的遗址遗迹星罗棋布,类型完整多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指示精神,陕西积极探索实践凤堰古梯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之路,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的良性发展,直接带动核心区域6个行政村近万人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带动社会投资规模超10亿元,成了新时代陕西文物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注解。

2019年,凤堰古梯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十年前还藏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成了人们脱贫致富的法宝。六月的凤堰梯田秧苗初长,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如曲池,小似新月。在莽莽森林掩映中,在漫漫云海覆盖下,构成壮丽而隽秀的大地景观。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梁飞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