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重楼花灿。
近年来,禄劝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始终坚持“党委引导、政府搭台、商会牵线、村企唱戏”工作思路,致力补链延链强链,蹚出一条村企双兴共荣的乡村振兴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禄劝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达13.6万亩,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政银企”联动 促进企业多维度发展
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禄劝特色中药材带动周边村镇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号召,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中充分展现企业担当、贡献企业力量,先后在禄劝县茂山镇东屏村委会3个村民小组,建成重楼栽培管理标准化、设施配备精准化繁育和种植基地1012亩,是云南省最早进行产品追溯的中药材种植企业之一。企业所在的禄劝县茂山镇东屏村委会入选云南省2023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
在重楼产业发展过程中,禄劝县通过村企联建、党建联建,把村企党组织建设成为兴产业、促发展的“助推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在争取群众支持、土地流转、组织学习栽培技术、带动农户种植重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禄劝县结合“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工作,由县级领导带队,以大调研、解难题为抓手,及时会商解决村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实现协调联络常态化、通报情况及时化、制定措施具体化,推动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对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经营主体实施金融支持政策,对有合理贷款需求的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同时积极架设银企信息互通桥梁,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帮助企业缓解压力,解决“转贷难、转贷贵”等难题。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政府补助892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
“政企村”联推 促进产业多环节增效
禄劝县积极争取和邀请相关专家到禄劝设立工作站、进行长期指导,为中药材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14年,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首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聘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向阳博士为进站专家,同时外聘李恒研究员及王仲朗博士作为技术指导专家。禄劝县还争取到世界重楼分类专家、中科院研究员李恒和中南大学分子药物与治疗研究所所长徐明教授在禄劝设立工作站。2023年1月,“云南(昆明)徐福荣禄劝道地滇重楼产业专家工作站”成立。
在科学技术赋能加持下,目前已筛选出性状稳定、抗病、高产的“彝道一号”,并建立滇重楼优良品种种植区;摸索出处理滇重楼种子的育苗方法,发芽率达到90%以上;筛选出优质多芽滇重楼品种,并创新分芽种植、无须育苗技术,2年皂苷含量就能达到国家药典标准,比传统种植缩短3年周期。
2016年,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该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平台,与商务部的国家追溯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目标,实现中药材追溯信息的监管和共享,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村企民”联建 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
云南彝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禄劝县5个村推广种植滇重楼720亩,积极鼓励农户通过土地资源、务工和资金投入等方式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拓宽增收渠道。公司与844户农户(2822人)联合进行重楼种植,每年支付入股分红达44.3万元,每年可为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1万余人次用工、支付工资70余万元。
该公司综合采用“公司+农户(享受分红)”“公司+合作社(产量包干)”双向模式,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构建起村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产业带动和公益捐赠等多种方式,找准村企合作发展契合点,助力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公司联合中科院专家,在茂山镇发展5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当归、葛根、重楼3000余亩,共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68万元。在公司所在地东屏村种植滇重楼40亩,合作社出资100万元享有10亩重楼收益,自2017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6万元以上。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昆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