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0月4日消息(记者 魏炜 俞安懿 实习生 陈楠 方永彬 童嘉颖)今年8月23日,浙江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将实施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核心的“双强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重要产业基础和物质基础。
在杭州,一座座现代农场正在建成,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去休闲观光。而在太湖源省级现代农业园,现代化、规模化的种植正带领着村民大步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现代农场 闲梦江东
2019年8月,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与江东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签署土地托管协议,进行美丽农业建设。原本的江东农场所在区域是一片水塘旱地,到处都是散乱破旧的管理用房。为规范发展,发挥土地集中连片优势,钱塘区集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对此区域开展“旱改水”项目建设。
杭州江东农场(央广网发 陈楠摄)
目前,江东农场总面积近4000亩,聘请了从乡镇街道退休的专家老师成立了专家团队,又集结了大批有30多年种植经验的种地能手分管不同区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江东农场主要种植单作物,上半年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和油菜,下半年主要种水稻,田地周边还种了一些花花草草和树木。因为美丽的生态环境,周末的时候经常有游客过来游玩,逐渐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江东农场负责人孔万春介绍道:“科技推广示范方面,我们主要承担政府、企业集团方面的科研和事业任务。今年我们就承担了杭州市技术推广中心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把厨房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使用到农业中,还有一个是秸秆综合利用。”
53岁的诸暨人刘顺风,有过十余年房地产操盘经验,2018年,他的二次创业瞄准了江东村。在江东村240亩土地上,由他投资的“闲梦江东”农业综合体项目一期已建成。“这里已经成为省农科院的科研基地,他们来试种各类新品种的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杭州江东农场(央广网发 陈楠摄)
围绕着绿色生产,农场一方面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另一方面也进行生态防治,减少对作物的损害,并采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撒药,做到精准控制。目前已经审核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生产标识验收。
专利先行 竹笋致富
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横徐村位于太湖源省级现代农业园核心区块,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鼓励竹笋大户规模化种植,全村共有30亩以上种植大户11户,20亩以上约27户,亩均实现竹笋产值2万元。村里还开发了新品种“天目水果笋”。
邵观夫是当地的种笋大户,他种植的笋目前已经达到了20亩的规模,对于天目水果笋的研发他有着很深的感触,“以前的笋生吃涩喉,现在的笋吃下去甘甜不苦,而且肉质颜色比较白,很脆,光泽度也很好。”
上个月,天目水果笋获得了中国一号“碳标签”。这项技术可以让竹笋吸收更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竹笋里的水分相结合后产生葡萄糖,再转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被竹笋吸收利用后,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太源湖现代农业园(央广网发 陈楠摄)
泛龙竹海的负责人林汉良是一名科研专家,通过给笋农提供免费天目水果笋种植技术指导,带领农户亩产提升了2000余斤,每斤市场价可提高0.5~1元。
他从2005年开始研究水果笋,三年后初见成效,六年后基本成型,并且研发出了智能农业直通车。通过土壤传感器收集数据,再用物联网技术传输到土壤数据库云计算,就可以配出这块地所需要的配方肥料,实现施肥的个性化定制。
“我希望再通过三年努力,竹笋种植面积达到13000亩,带领更多笋农增收,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实现我的人生理想。”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林汉良觉得自己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