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灵山县要怎么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我认为,突出城镇工业发展,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推动工农互促、城乡融合发展成胜势,走出“灵山式”发展道路,这是谋求推动灵山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考虑。

一、因时而动,瞄准当前发展趋势,站在时代风口

因时而动抓发展,才抓住关键。这个因时指的是天时。发展是相机而动,准确把握发展的时机和趋势,站在时和势这边,才牢牢抓住发展的主动权,发展才会好。所谓“站在时代的风口,是头猪都可以飞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推进乡村振兴,是县域发展的时代使命。在灵山这么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工农互促、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锻造城镇、工业的长板,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是灵山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发展向海经济,正形成共识和行动。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正从沿海经济向向海经济转变。围绕向海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发出“面朝大海、向海图强”号召,钦州市委大力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今年9月,平陆运河开工建设,这是落实西部地区向海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推动江海联通、江海联动、海陆统筹,打通广西开放发展“任督二脉”。平陆运河的建设,为灵山向海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灵山工业和城镇发展跃上新台阶。

城镇建设从城市向城镇转移,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未来城镇发展的重点不是城市,而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县城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灵山要善于抓住城镇发展新趋势,利用良好的基础条件,推动城镇建设跃上新台阶。

胸怀“两个大局”,灵山发展迎来利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我们站在时和势这边,坚持以我为主谋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西方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此消彼长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进,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基建如火如荼……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灵山县具有生态优势、人口红利、成本优势等基础和条件,有预期、有未来,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二、顺势而为,立足灵山资源禀赋,发挥优势特长

顺势而为抓发展,才事半功倍。这个顺势指的是地利。

灵山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物产丰美,用好灵山的地利因素,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为灵山的发展优势,就是一件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的事情。

要用好优势资源谋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灵山的现代化。灵山是农业大县,拥有“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淡水鱼苗之乡”等荣誉称号,形成了具有灵山特色的农业产业。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以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就是灵山奋进新征程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事情。

要用好人口红利谋发展。灵山是广西第三人口大县,户籍人口168万人,常住人口121万人,外出谋生就业接近50万人,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服务人、实现人。人口红利是发展的有力凭借,人才是第一资源。利用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推动工农互促、城乡融合就是灵山谋发展的必要考虑。

要用好水陆通道谋发展。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位于灵山和浦北两县的几何中心,形成陆路向海经济发展的支撑,推动浦北、灵山两县向海发展成趋势。平陆运河经沙坪、旧州、陆屋三镇,以钦江为主体建设,大江沟通大海,形成大江南去浪滔滔的局面,推动水路向海发展成大势。抓住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利用灵山扼守钦州“水陆”通道之便,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通道经济、节点经济、枢纽经济,就是灵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考虑和举措。

三、乘势而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创灵山式道路

乘势而上抓发展,才成就特色。这个乘势指的是人和。

近年来,灵山县发展相对沉寂,很多工作被浦北县给比下去。浦北成为钦州甚至是广西县域发展的担当,比如乡村风貌整治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浦北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特色发展道路。

灵山也必须走出一条属于“灵山式”发展道路。灵山走的灵山式发展道路,一定要与浦北有所区别,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且能充分发挥灵山资源禀赋优势。

相比浦北在乡村方面建立起优势、形成了“浦北”发展特色,灵山要突出在城镇和工业上建立优势,形成灵山式发展道路。

构建灵山向海经济发展工业“铁三角”。大力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共描市域向海经济同心圆,这个是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也是灵山县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抓住向海经济发展大势,结合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平陆运河建设的机遇,在灵山县城十里工业集中区、陆屋工业园、武利工业园的基础上构建工业“铁三角”,就是灵山做大做强工业的前提考虑,也是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事情。

县城十里工业园要以我为主,充分发挥灵山资源禀赋,打造形成具有灵山特色、相对独立的工业产业体系。宜重点布局食品加工、地方土特产、特色手工艺制品以及电子厂、制衣厂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挥好县城人口密集的优势。

陆屋工业园和武利工业园重点发展向海产业,主要承接向海产业的辐射,打造向海产业的链条。

陆屋工业园在机电小镇的基础上,要善于结合平陆运河建设的机遇,找准平陆运河经济带沿线的陆屋发展定位,从节点经济、枢纽经济的角度布局产业,推动工业跃上新台阶。

武利工业园在木业具备规模的基础上,要突出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的发展,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县域副中心,助力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形成灵山、浦北两县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灵山县除县城外,有17个乡镇,户籍人口接近、达到或超过十万的乡镇有8个:新圩、檀圩、那隆、陆屋、旧州、太平、伯劳、武利。利用灵山人口优势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满足更多农村人口城镇居住的美好生活向往就是一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事情。

建设“三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推动产城融合,支撑向海发展。围绕“一轴双翼”“一主两副”目标建设“三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推进产城融合,形成支点支撑,推动向海经济发展,这个是灵山城镇建设的首要考虑。

打造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瞄准向海大方向,围绕“钦州-灵山”主轴,以钦州主城区为市域中心,将灵山县城打造成为钦州市域副中心、灵山县域中心。目前,灵山县城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万人,县城与新圩、檀圩等城镇已逐步融为一体,聚居人口接近5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打造“双翼”县域副中心。将陆屋镇和武利镇打造成为灵山县两个县域副中心,形成发展双翼,推动向海发展成形成势,力促灵山向海经济腾飞。武利镇是灵南片区中心镇,是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中心。陆屋镇是灵西片区中心镇,平陆运河穿城区而过,两镇目前城镇建成区已超过3平方公里,聚居人口已超过3万人,城镇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正好。

构建灵山工业“铁三角”、打造城镇“三足鼎立”,这个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科学务实之态度,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方法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指的是人和,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灵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灵山能够创出特色之所在。一定要努力打造具有灵山特色的工业和城镇发展道路,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引领灵山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灵山人,我希望灵山有新发展,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灵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