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乌头猪(Shawutoupig)又名沙河头猪、沙胡头猪。因其头部大、耳下垂,形似黄砂茶壶,鬃毛乌黑色,其中心产区启东市在1928年建县之前称为外沙(属上海市崇明县管辖),因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沙乌头猪中心产区在江苏省南通市的启东市,主要分布于海门市及上海市的崇明县。在启东市其原产地主要在原聚阳镇、东元镇、合丰镇、少直镇、近海镇等乡镇,以聚阳镇为苗猪集散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主产区位于北纬31o40’~32o06’、东经120o32’~121o53’,地处长江人海口北岸,东濒黄海,南靠长江。启东市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海拔4m。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6.1℃;无霜期221天。年降水量1100mm左右,降雨季节主要在6~7月和9~10月,8~9月份是台风侵袭季节。年平均日照时数1840h。
启东市江岸、海岸线长[],境内大小河沟纵横相通,以长江水系为主,通吕、通启两条运河横贯境内、直通黄海,水资源比较充足,土质南部以沙土为主,北部以黏沙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玉米、麦类为主,玉米总产位居全省之首。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启东陆地形成仅有100多年历史,沙乌头猪在启东的饲养历史也有100多年,其原种产于聚阳镇、东元镇等地。据陈效华等(1964)调查,沙乌头猪是当地原有的沙猪(大花脸猪)和外来的小客猪(灶猪)杂交形成,其中大花脸猪对其形成的影响较大。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江苏省启东市仅有22头沙乌头猪经产母猪。至2005年上海市崇明岛仅存沙乌头母猪70头、公猪13头。
历史上,江苏省沙乌头猪在1975年饲养数量最高,肥猪饲养量40.39万头,母猪饲养量2.37万头左右。以后不断下降,1982年南通地区有沙乌头猪母猪1万余头,占当时存栏纯种母猪的13.73%,有公猪25头,占本品种公猪的14.2%。1979年45.44万头太湖猪母猪中,沙乌头猪占2%,约有9100头母猪。到20世纪80年代中,沙乌头猪的数量约占太湖猪种猪的3%,约1.8万头。
近20年来,江苏省沙乌头猪在当地的饲养量呈不断下降趋势,1986—1996年基本处于稳定时期,启东市沙乌头猪母猪存栏量4000头左右,1996年以后,随着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发展和人们片面追求瘦肉率,沙乌头猪的饲养量迅速下降。
在上海的崇明岛,沙乌头猪的数量也不断下降。1986年存栏沙乌头母猪17600头,公猪980头。1990年存栏沙乌头母猪14200头,公猪750头;1995年存栏沙乌头母猪6100头,公猪330头;2000年存栏沙乌头母猪330头,公猪20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外貌特征 启东的沙乌头猪分为老沙乌头、肉沙乌头、小沙乌头三种类型,现存的沙乌头猪都是肉沙乌头猪,其被毛黑偏淡、较稀,鬃毛乌黑色,皮肤白色,皮质细嫩无皱,体型较大,体质健壮,结构匀称。鼻端、系部、尾梢有白毛,部分猪全身黑毛。
头大、呈寿字形,鼻梁上有3~4道皱纹,嘴筒不长,耳大、下垂,颈中等粗。背腰平,胸深,腹大、不拖地,后躯较丰满。有8~10对乳头,奶头粗,发育良好,对称排列,呈枣形。四肢较结实、粗壮,有的猪后肢有卧系,肋骨13对。
2.体重和体尺 2006年9月对崇明县种畜场沙乌头猪成年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中国太湖猪》记载的1991年的数据基本接近,见表。
(二)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 母猪120~150日龄、公猪140~160日龄性成熟,母猪母猪240~300日龄、公猪300~360日龄可配种。母猪发情周期18~20天,妊娠期112~114天。利用年限5~8年。公猪利用年限3~5年。
对崇明县种畜场2003—2006年12头公猪和30头母猪的资料进行统计,公、母猪日龄约120天性成熟,240日龄适宜配种;母猪发情周期22天,妊娠期平均114.45天;窝产仔数12.56头,窝产活仔数12.17头,初生窝重10.87kg;母猪泌乳力49.11kg,仔猪35日龄断奶个体重6.52kg。
据1991年出版的《中国太湖猪》记载,5窝沙乌头经产母猪,平均带仔14头,60天全期泌乳量456kg。
据江苏省(2006)调查,22头成年母猪窝产仔数14.4头,窝产活仔数14.2头。与1982年调查报道的78窝沙乌头猪母猪,窝产仔数(14.65±0.39)头,窝活产仔数(13.49±0.39)头基本相近。据原启东县种猪场25窝统计,仔猪初生个体重0.75kg,初生窝重10.4kg,20日龄窝重39.2kg。一般45日龄断奶,仔猪断奶个体重10.29kg。断奶仔猪成活数13.6头,成活率95.8%左右。
2.育肥性能 据2004年12月崇明县种畜场对21头沙乌头猪的肥育性能测定,育肥猪始重(23.26±1.28)kg,饲养期115天,末重(71.48±1.42)kg,日增重(428.45±1.90)g,料重比3.34;对12头宰前活重(74.25±1.18)kg的肉猪进行屠宰,胴体重(50.48±0.69)kg,屠宰率67.99%±0.42%,瘦肉率43.08%±0.61%,背膘厚(33.7±1.2)mm,眼肌面积(17.23±0.56)cm2。
根据启东县林牧场种猪场1988年对15头沙乌头猪屠宰性能的测定,育肥期日增重442g,180日龄猪宰前活重(82±6.24)kg,屠宰率72.8%±0.89%,背膘厚(20.9±3.5)mm,瘦肉率43.21%±3.33%,育肥期饲料每千克含消化能12.55MJ,粗蛋白16.2%,料重比4.72。
四、饲养管理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饲养和繁殖方式。传统的饲养方法大多采用“吊架子”饲养法。纯种沙乌头猪在小猪阶段生长比较缓慢,到50kg以后生长较快,易于催肥,因而用这种饲养方法比较适合,只是生长期较长,耗青、粗饲料较多。目前都采用“前敞后控”饲喂法饲养,有利于缩短饲养周期,减少后期脂肪沉积。该猪胸腔狭窄,对气喘病抵抗力较低,尤其在冬春容易发病,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温暖干燥,可防止发病。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8年建立了启东县种猪场,主要对沙乌头猪进行提纯复壮,良种扩繁,为全市提供纯种沙乌头母猪。1992年前后,江苏省农林厅确定启东县种猪场承担沙乌头猪保种任务。2003年后由乐乐牧业公司猪场进行保种,饲养有7头经产母猪,5头培育母猪,4头培育公猪。沙乌头猪作为太湖猪的一个类群,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
六、品种评价
沙乌头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易于催肥,母猪发情易受胎、产仔多、保姆性强等特点。但目前母猪数量很少、种公猪更少,已濒临灭绝。今后应进行抢救性保护,扩大群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