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黄莎 叶真龙 王维仪 田中宝
近日一大早,迎着淅沥沥的小雨,溆浦县聚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东来到自家田地指导农民育秧。
这位身着衬衣、精神抖擞的小伙是一名妥妥的“80”后,也是溆浦县第一个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水稻的大户。
从返乡创业到种植大户,如今,他创办的溆浦县聚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年产、销售粮食1200吨,年收入达3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30万元。
当天,他讲述了他的“种粮故事”。
从企业白领到田间新农人
2007年,为了方便照顾年长的父母,袁东毅然决定放弃企业管理岗位,开启回乡创业之路。
“在外务工时曾到过丽水、安吉等地,考察过当地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希望把这种先进理念带回家乡。”说干就干,2008年3月,袁东联合村里8名种粮大户,注册成立了溆浦县聚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30台套,连片流转了耕地600亩,开始发展水稻生产。
“当时记忆特别深刻,第一年合作社收获水稻270吨,油菜6000公斤。”袁东告诉记者,当年合作社便获利10万余元,极大鼓舞了大家种粮的信心。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他先后对桥江镇堰塘和萝卜田、卢峰镇新坪等村进行实地考察。由于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田地没人耕种,在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袁东下决心流转了2000亩耕地,将闲置土地“化整为零”,并全部种植优质水稻。
“连片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袁东总结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让他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田的愿望。现在,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植保、农机协作,独立核算的办法运作,全社种植优质稻面积460亩,并落实订单收购面积1900亩,目前水稻长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
粮食高产的三件“法宝”
作为一名新型农民,袁东想得最多的是改变过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走机械化、科技化生产的路子,经过十余年的苦心耕耘和悉心经营,他总结了三个“种粮妙招”。
第一“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袁东深知田间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他不断向专家和经验丰富者讨教,还上网找资料,从一个农业“门外汉”成为合作社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同时,他还把社员的实践经验与农技服务员的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形成最理想、最实效的种植方案。
第二“招”,抢抓播种时机。“传统种田看节气,但要想优质、高产还要考虑土壤、气象条件。”袁东将每天的天气、湿度、风力等情况一一记录下来,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品种和播种时机。在粮食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等各个环节,邀请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全程跟踪观测,并适时采取科学配肥、施肥,合理地配药和防治,既节约成本,又达到高效高产的目标。
第三“招”,选优种植品种。目前该县部分优质大米从外面运输过来,县内优质粮源十分缺乏,优质大米价格较普通大米价格每斤高0.2-0.3元。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袁东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先后种植了玉针香、野香优莉斯等口感好、产量高的优质稻品种,每年增效30万元以上。
让种粮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台粮食收割机械能抵百十青壮劳力,一台‘铁牛’能抵20头耕牛,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益。”袁东告诉记者,随着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田间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这些农机具成了广大种植户的“好帮手”。
多年来,合作社坚持走产业化、机械化生产模式,依托国家政策,先后投入400万资金,购置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农用运输拖拉机等农业生产和运输机械设备50台套,从播种到收割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农田耕作、粮食收割分别缩短了15个至20个工作日,每亩节约成本100元。
“南方阴雨天气较多,收获回来的稻谷湿度较高,如不能及时晾晒、烘干,很容易发生霉变。”考虑到这些因素,袁东购置了一批烘干加工设备,修建了仓储设施1200平米,年加工生产大米能力达到1万吨,通过加工转化提升了种粮效益。去年,合作社订单收购农户余粮3000吨,自产优质稻248吨,通过加工转化增加效益30万余元。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袁东不断扩大销售渠道,逐步建立了一条稳固的营销网络,根据市场供求的需要、加工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品牌,渗透到各个用粮层次。
一粒粒金黄稻谷,去壳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经过包装、上车运输销往千家万户。“依靠科学化管理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现在每年大米生产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袁东信心满满地说,将继续扎根农村,带领更多村民在广阔的田间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