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业工作会议、渔业渔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渔业中心工作,发挥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势与作用,着力加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加强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加强以激发新动能为导向的技术服务机制建设,着力推动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加快推进养殖技术从重产量导向转向重质量导向,促进渔业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助力渔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我市生态渔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018年工作要点如下。
01一、深入推进水产绿色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一)实施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按照“一改五化”技术标准改造老旧池塘2000亩以上,加固加高池坎,完善进排水系统、水体修复系统、多级人工湿地、底排污系统改造。
(二)持续推广池塘养殖绿色新模式。大力推广池塘“一改五化”生态集成养殖、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底排污生态化技改、新型渔业机械应用、名优品种生态混养技术,其中推广“一改五化”生态集成养殖25万亩,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8万亩,内循环微流水4000亩、底排污和新型渔业机械应用1万亩、名优品种生态混养1万亩,辐射全市精养池塘50万亩。
(三)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建设渝北兴隆稻渔种养农旅结合示范基地,完成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制定。
(四)开展集装箱式循环流水养殖示范。引进陆基受控式集装箱式养殖设备,开展试验示范。
(五)积极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以上,全市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80个左右、覆盖渔业水面20万亩左右。积极开展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努力实现零突破。
(六)开展“三新”试验示范推广。开展水霉病孔雀石绿替代药物-霉停试验示范;开展太阳能底质改良机、涌浪机等新型渔业机械示范面积,示范面积5000亩。
(七)组织召开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现场会议。
02二、大力推进渔业种业发展
(八)加强现有水产原良种场管理。淘汰不符合要求原良种场,全面完成市水产引育种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
(九)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实施亲本换代工程引进四大家鱼原种和特色鱼类原种亲。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团头鲂“华海1号”和大口黑鲈“优鲈1号”等优势新品种500万尾以上,开展异育银鲫“中科5号”、团头鲂“华海1号”和大口黑鲈“优鲈1号”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大力推广长丰鲢、长丰鲫、广东快长草鱼、松浦镜鲤等新品种。力争地方土著特色品种中华沙鳅、云南盘鮈、裂腹鱼等经济鱼类规模化繁育取得新突破。
(十)组织开展水产苗种生产专项整治。加强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监管抽查和疫病监测。
(十一)积极申报国家现代种业示范基地。
03三、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
(十二)完成部市级检验检测任务。对全市25个重点区县的110个水产品养殖场和3个水产批发市场实施水产品例行抽检。对18个区县的62个水产苗种场实施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抽检;提升区县快检水平,持续开展区县级水产品快速检测。
(十三)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十四)开展追溯试点。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能跟踪、质量有保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目标,继续开展追溯试点。
(十五)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引导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参与认证,通过示范场的创建和三品认证来推动质量安全工作。力争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
(十六)全力推进“两中心”改扩建项目。完成重庆市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和重庆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改扩建,提升市级检测中心检验检测能力。
04四、提升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十七)强化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预警。加强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病情测报工作,提高疫病防控水平。推进疫病监测、预警信息化工作,提升预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新发疫病扑杀和净化。
(十八)组织开展防疫风险分析和评估,加强分析评估报告成果应用。
(十九)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抓好水产养殖科学用药安全指导工作。
(二十)做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检疫工作。
05五、大力推动渔业产业融合发展
(二十一)推进休闲渔业发展。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垂钓、观光渔业、设施渔业、租摆渔业、观赏渔业等以休闲旅游和服务为特点的现代渔业服务业和休闲观光渔业。组织开展休闲渔业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做好精品旅游线路、休闲渔业旅游体验项目、休闲渔业发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推介工作。持续做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工作。
(二十二)促进渔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坚持质量兴渔、效益优先,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展现代水产品流通与加工调研,总结推广一批养殖、加工与流通相融合的典型模式。
(二十三)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展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稻渔综合种养等特色水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指导稻田种养产、加、销全产业链构建。
06六、强化资源养护和环境保护技术支撑
(二十四)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资源养护技术和信息服务。建立增殖放流供苗单位信用管理系统。完善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做好系统使用培训和维护。加强外来水生物种防控科普宣传,开展常见外来水生物种风险评估。
(二十五)加强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服务。贯彻落实渔业要提供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的要求,加快推动养殖尾水排放治理工作。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培训,选择集中连片区域和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养殖尾水排放监测试点。开展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调研宣贯,积极参与尾水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07七、加强渔业大数据建
(二十六)深入推进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化重庆市水产管理服务云平台与全市农业大数据平台对接,建设1个“五位一体”区县级水产管理服务分平台和2个基地管理平台。
(二十七)加强渔业统计工作。深入开展渔业统计调查,认真开展渔业统计数据,及时研判渔业发展形势,加强与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沟通交流,加强渔业统计员培训,提高渔业统计质量。完成渔业统计月报、半年报、年报和大宗淡水产品产销形势分析月报和年报。
(二十八)做好信息宣传服务。发挥好网站、杂志、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的服务与宣传作用,在重庆渔业信息网上发布渔业信息900条以上,渔业信息网发布信息点击量50万次以上。
08八、深入推进渔业扶贫和对外合作与交流
(二十九)积极参与巫溪县红池坝镇对口扶贫,推进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帮扶秦巴山区巫溪、奉节、忠县、云阳、秀山、黔江等渔业资源较好地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
(三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参与渔业招商引资,采取多种形式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继续开展渝疆合作,在乌鲁木齐开展鱼菜共生综合种养试验示范。
09九、推进水产推广体系改革与队伍建设
(三十一)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五有站”建设。创建5个市级基层示范站,争创全国十佳基层推广示范站。开展全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统计,不断完善全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提高全市水产技术支撑保障水平。
(三十二)积极支持基层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基层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多元化服务体系功能。引导科研教育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推广服务。做好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
(三十三)支持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和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创新工作,强化“产学研”合作交流。
(三十四)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水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水产品质量快检、渔业统计、产业扶贫等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开展最美渔技员评选推荐。加强推广队伍作风建设,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水产技术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