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垂钓发现怀鲇鱼

2010年8月辽河发大洪水以来,钓友们普遍感觉从辽河里钓出来的鲇鱼个体较大,1〜1.5千克的常见,二三千克以上的也有。这些大个体鲇鱼形态上有些是与小河鲇有差异的,如不细心观察,还以为是同样的小河鲇。仅笔者从辽河钓获的鲇鱼经确认的就有南方大口鲇、怀头鲇、小河鲇,还有杂交鲇即怀鲇鱼。怀鲇鱼给笔者最初的印象是头大、身体粗壮、尾巴宽、耐低氧、抢食凶,放在水池里会吞咬比它稍小一点的鲇鱼。笔者粗心的老婆在收拾鱼时,都发现这种鱼和其他鱼的差异,这引起了笔者的格外注意。

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视频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

二、怀鲇鱼来历

据了解,怀鲇鱼是人工杂交的新品种,是经科研人员多年艰辛努力杂交而成的。

由于怀头鲇个大,所以肉质没有小河鲇口感好,但小河鲇生长慢,而怀头鲇生长快,于是科研人员便探索能否将怀头鲇和小河鲇进行杂交,以取长补短,获得良种。但怀头鲇性成熟的个体太大(怀头鲇雌鱼性成熟最小的个体一般在10千克以上,雄鱼略小一些),而小河鲇成熟的个体又太小,怀头鲇甚至可以把小河鲇当作食物吃掉。另外,怀头鲇和小河鲇的性腺成熟期也不同步(一般小河鲇发情期要比怀头鲇早两周以上),所以它们的自然杂交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能否进行人工杂交呢?研究发现,怀头鲇和小河鲇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要杂交则是远缘杂交,而这样取得的杂交品种会更加优良。

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视频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

科研人员选用怀头鲇作母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雌鱼取卵容易,鱼还能保活,而雄鱼取精不易,得将其杀死才能取其精巢研磨,这不利于怀头鲇濒危种族的延续;另一个因素是杂交种的胚胎发育主要取决于雌鱼的卵而非小河鲇的精;再者,以怀头鲇为父本,经试验其授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较低。因此,科研人员以怀头鲇为母本,小河鲇为父本,采用遗传育种新技术进行远缘杂交,并成功获得了怀鲇杂交鱼苗。2001年,该项目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立项支持。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和大面积推广养殖模式。2003年,怀鲇鱼在东北得到大面积的成功养殖,并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2010年辽河大水,中上游流域养殖户中的部分怀鲇鱼(不排除人工增殖放流),也就趁机进入辽河。

三、怀鲇鱼简介

怀鲇鱼幼鱼乃至苗种阶段,几乎和怀头鲇相似,外观上难以区别。头比小河鲇要大。上颌2长须,下颌3〜4短须。背部暗灰色,侧体白中微微发黄略显透明,侧线金黄。成鱼即可上市的商品鱼,头要比怀头鲇小,比小河鲇大,扁平。其头长/体长(%):怀鲇鱼23.3>怀头鲇21.3>小河鲇19.8。鳃耙数多于双亲(怀鲇鱼14〜16,怀头鲇11〜12,小河鲇9〜10)。口裂明显比小河鲇大。眼较小。上颌2长须,下颌2短须。体呈黄底黑灰斑色。腹部较大,白色。尾部比小河鲇宽。金黄色侧线也较为明显。背鳍丛状无硬刺,胸鳍灰色从肛门到尾部,尾鳍较平。

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_养殖鲶鱼技术视频

怀鲇鱼属于鲇类,是无鳞淡水鱼,适应水的PH是6〜9,最适宜是7〜8.4,这和怀头鲇相近。环境适应能力强,它能在0℃〜31℃水温中生存,抗寒能力强,非常适合在北方高寒地区的河流湖泊中生存。生存的最佳摄食水温在20℃〜28℃。

怀鲇鱼是非常耐低氧的新鱼种。以肉食为主,摄食量比小河鲇大。与鲇类一样,喜欢夜间摄食。喜食各种小型鱼类、动物畜禽内脏等陆生动物饲料。在动物性饵料缺乏时,经驯化,也吃粗蛋白比例在35%〜40%之间的人工饲料,食性广,很容易饲养。

怀鲇鱼和其他鲇类一样为底栖鱼类,适宜在弱光下生长发育,强光易使其紧张,影响其生长。平时多潜伏在水底的暗处,即便是苗种的怀鲇鱼也喜在暗光处的障碍物下栖息。

怀鲇鱼比小河鲇生长要快得多,一般是5倍以上的小河鲇生长速度,但比怀头鲇生长慢。从鱼苗开始养殖100天,平均体重就可达1.5千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养殖2年可长到4千克左右,最大个体可达7.5千克。雌雄怀鲇鱼可自行繁育,其后代会自然分离成怀头鲇和鲇鱼。所以,如果不是人工放流或随洪水进入辽河,怀鲇鱼在辽河的出现只能是昙花一现。

怀鲇鱼的肉质几乎同小河鲇一样细嫩,无肌间刺,口感好,而且肌肉中的主要营养粗蛋白、粗脂肪等指标均高于母本和父本,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的含量高于双亲。

养殖鲶鱼技术视频_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

中国钓鱼杂志

订阅电话:010 67118491

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_养殖鲶鱼技术视频

养殖鲶鱼技术视频_养殖鲶鱼技术_养殖鲶鱼技术大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